连马斯克都放弃了“造芯”,特斯拉解散Dojo给我们什么启示?
3 小时前 / 阅读约7分钟
来源:36kr
连马斯克都放弃了“造芯”,特斯拉解散Dojo给我们什么启示?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亲自下场,证实了市场传闻:特斯拉已正式解散其内部雄心勃勃的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这个自2019年启动,承载着特斯拉AI算力“独立自主”梦想的项目,在投入了无数顶级工程师的心血与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后,迎来了终局。

马斯克的解释言简意赅,却揭示了内部资源的激烈博弈:“分散资源去同时开发Dojo训练芯片与AI5/AI6推理芯片是‘不合理’的。”

伴随这一决策的,是Dojo项目负责人、芯片设计界元老彼得·班农(Peter Bannon)的黯然离职,以及约20名核心工程师奔赴由前特斯拉AI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创立的初创公司DensityAI。其余团队成员则被重新分配至自动驾驶硬件、Robotaxi及人形机器人(Optimus)等更为紧迫的业务线。

这一决策引发了市场的无数猜想:特斯拉的技术路线是否遭遇了瓶颈?其AI战略将何去何从?对于依赖公开信息的普通人而言,答案仿佛雾里看花。

然而,对于真正需要做出关键决策的投资者和企业家来说,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真实动因至关重要。而这,正是硅兔君的核心所在——我们深耕硅谷,致力于链接那些正在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人物,为您提供超越公开报道的一手真实洞察。于是在事件发后生我们第一时间与我们的专家团队进行了闭门研讨,并为投资者整理了独家观点。

在这场变局中,特斯拉将如何重新布局?这背后,究竟是技术的无奈、财务的压力,还是更高维度的战略考量?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Dojo的三重困境

Dojo的落幕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 

1. 技术路线的冲突与研发停滞的现实

Dojo的初衷是伟大的:打造一款专为处理海量视频数据而生的AI训练“怪兽”。然而,自2021年发布D1芯片后,Dojo项目便陷入了长期的技术瓶颈。 

据多方报道,2025年推出的Dojo2芯片性能未达内部预期,且面临严峻的量产难题。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另一条芯片战线——车载推理芯片,却高歌猛进。新一代的AI5芯片已成功进入量产阶段,采用行业领先的台积电3nm工艺,算力高达惊人的2500TOPS,较前代提升了整整5倍,甚至超越了英伟达为自动驾驶设计的旗舰芯片Thor-X(2000TOPS)。 

马斯克本人也承认,AI5/AI6芯片不仅在核心的推理任务上表现卓越,其训练性能也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准。 

这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Dojo的功能与新一代推理芯片的功能产生了严重重叠,继续投入无异于“内部打架”,造成了宝贵的工程资源浪费。 

2. 财务压力下的“断臂求生”

造芯,本就是一场“烧钱”游戏。特斯拉在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超过90亿美元,其中AI相关投入占据主导。Dojo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超算生态,每年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来维持研发、流片和运营,但其产出却迟迟未能匹配如此巨大的投入。 

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上,马斯克坦言特斯拉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需要应对未来几个季度的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砍掉高投入、低产出、且已有替代方案的Dojo项目,将资金和人才集中到更具商业化确定性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项目上,无疑是一次理性的、甚至是必要的“断臂求生”。 

3. Cortex集群的崛起:更优的替代方案

压垮Dojo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其内部替代者——Cortex超级计算机集群的强势崛起。 

自2024年起,特斯拉便开始逐步用Cortex集群替代Dojo。正在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加速建设的Cortex 2.0,预计将在2025年底正式投入运营。它没有选择艰难的自研路线,而是直接采用了市场上最强大的商用解决方案——英伟达的H100 GPU。 

目前,特斯拉已部署了约5万块H100 GPU,并计划将这一数字增加到10万块。这个专为处理海量视觉数据而设计的庞大算力集群,据称训练效率比Dojo提升了数倍,并且已经承担了特斯拉5%-10%的自动驾驶数据处理任务。未来,它将成为驱动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这对“王炸”组合的核心引擎。 

当一个更强大、更高效、生态更成熟的替代方案出现时,Dojo的命运便已注定。 

权力重组与行业涟漪

任何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都伴随着深刻的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重塑,并对整个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 核心人才的流失与内部权力的重构

Dojo的解散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核心人才的流失。前Dojo项目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创立的DensityAI,凭借其深厚的特斯拉背景,成功吸引了约20名技术骨干加盟,其联合创始人中不乏前特斯拉高管Bill Chang、Ben Floering等身影。这家初创公司将专注于AI数据中心芯片及硬件的开发,无疑将成为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而在特斯拉内部,一场围绕AI业务的权力重组也已完成。Ashok Elluswamy被提升为AI软件副总裁,全权统管Robotaxi和Optimus两大核心项目;Aaron Rodgers则继续主导战功赫赫的AI5芯片研发;Silvio Brugada接管了关键的固件团队。这标志着特斯拉的AI战略正从过去的“多点开花”转向高度的“集中化管理”。 

2. 行业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

放弃Dojo,短期看似乎削弱了特斯拉在芯片领域的自主性,但长期看,这或许是一次“以退为进”的精明之举。通过全面拥抱Cortex集群和持续迭代AI5/AI6芯片,特斯拉依然牢牢掌握着自动驾驶训练效率和端侧推理性能的领先地位。 

曾经,摩根士丹利预测Dojo若能成功,可为特斯拉带来高达5000亿美元的市值增长。如今,市场的预期正从Dojo这个“黑科技”故事,转移到更具商业化前景的Cortex算力服务和Robotaxi的规模化落地上。 

然而,赛道上的对手并未停歇。Waymo在Robotaxi领域依旧保持着先发优势,而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厂商也在加速布局。特斯拉的战略调整,正是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求生存和胜利所做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