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视频赛道,最近打破了个记录:爱诗科技完成超过 6000 万美元融资(B轮),领投方是阿里巴巴。该融资(约4.26亿元),打破了AIGC视频最大单轮融资记录(国内)。
那么问题来了。这笔融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超级机会,以至于让阿里如此重仓出击?
爱诗科技的创始人叫王长虎,是位80后(1982年生),出生于辽宁本溪。2009年,他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博士),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干就是8年。
直到2017年,他跳槽至字节跳动,担任AI Lab总监,主导抖音和TikTok从0到1的视频AI能力建设。
从这段经历看,王长虎的背景聚焦在AI视频。在中科大,他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视频理解、多媒体检索和机器学习等;在字节跳动,他主攻的也是AI视频。
但随后,他从字节跳槽至龙湖集团,这段经历就有点小插曲:担任AIoT引擎团队总经理,负责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直到2023年4月,他创立爱诗科技,才算又回到AIGC视频赛道。
在产品策略上,爱诗科技是先国外再国内。2024 年 1 月,爱诗科技推出海外版产品 PixVerse。这是个利用AI制作视频的工具:用户输入照片或文字,PixVerse生成高质量视频。
2025 年 6 月,爱诗科技又推出“拍我 AI”——它算是PixVerse的国内版。
这是个与虎谋皮的赛道,巨头环伺,竞争激烈。且不谈国外Runway、谷歌、OpenAI等国际巨头,就看国内几个头部玩家,竞争上就够创业者喝几壶了:字节有剪映、即梦,快手有可灵。
当然,字节是王长虎的老东家。历史上,从老东家离职创业、再把老东家干掉的故事比比皆是,概率低但并不稀奇。
从创业经验看,这样的赛道,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能抱上大腿是最好的。这不,最近这轮融资,爱诗科技抱上了阿里巴巴。
尽管,阿里本身也有布局AI视频。比如通义推出了视频大模型“通义万相”,阿里妈妈发布了 tomoVideo,进军电商营销AI视频。但创新这件事,最好还是体内孵化+体外创新同步进行,股权投资必不可少。
对于爱诗科技而言,阿里背后的生态资源,也是对抗其他巨头的良药,包括但不限于算力资源、AI技术、应用场景合作、资金支持。
视频AIGC有几种赚钱方式,走不同路子,意味着不同结局。一种是ToC,一种是ToB。
To C怎么赚钱?比如订阅会员,每个月98元(详情见下表)。
To B又怎么赚钱?比如卖SAAS、视频制作服务、行业解决方案等(详情见下表)。
爱诗科技靠什么赚钱?两条腿走路。
一个是To C 订阅会员服务:据说其全球用户规模已突破 1 亿,订阅收入已经覆盖成本。
另一个是ToB服务。2025年年初,爱诗科技开展 B 端业务,场景集中在广告、短剧和游戏等领域,具体服务形式为:API 和定制化视频生成服务。
比如在游戏赛道,它可以为游戏公司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角色动作设计、场景资产批量生成等;比如在广告领域,它为企业产出SKU 定制广告与真人口播素材。
这两个方向,对企业基因的要求完全不同。爱诗科技之所以两条腿走路,有点试错的味道。
ToC订阅模式,考验的是产品能力和获客投流能力,竞争对手是清一色的巨头。更具体地说就是:爱诗科技的产品体验,必须超过诸如字节等巨头;同时在投流获客上,不能亚于字节等巨头。
这背后考验的是团队研发力、产品力、融资力,每一个环节都不简单。
而ToB模式,也有难以逾越的挑战。
此前铅笔道曾访谈一览科技创始人罗江春,toB模式的主要挑战,可以总结为几点。
1、客户认知与诉求偏差:“要结果不要工具”。
To B 客户的核心目标是 “通过内容达成业务指标”(如获客、促活、增收),而非 “使用 AIGC 工具”。
更具体地说,客户只在乎最终交付的内容是否能满足 KPI(如电商客户关注视频转化率、银行客户关注用户使用时长),并不关心内容是 AI 生成还是人工制作。因此,AIGC 的技术优势难以直接成为客户付费的动力。
2、技术进化存在瓶颈。
短期内难以“高效生成视频”,至少未来3-5年内,无法一键生成客户满意的内容。
从 AI 生成初稿(如数百张图片、多版脚本),到专业团队筛选优化(精修图片、重写脚本),再到多轮审核交付,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工判断,很难实现 “降本增效” 的极致目标。
3、客户需求 “非标化”:匹配成本高,规模化难度大。
To B 客户的需求具有 “个性化、场景化” 特征,AIGC 难以通过标准化工具或服务覆盖,导致 “规模化复制” 成为核心难题。
4、竞争格局混乱:大厂挤压 + 行业内卷,创业公司生存空间受限。
赛道玩家众多(包括创业公司、大公司),但缺乏 “绝对头部玩家”,部分企业通过 “降价、免费增服务” 等方式争夺客户,压缩全行业利润空间;同时,大量玩家 “进快退快”,导致市场需求与服务质量不稳定。
从全球实践案例看,部分赚钱的潜力股赛道已经浮出水面。
1、虚拟人方向。
Synthesia 是一家主打 AI 虚拟人视频制作的英国公司,其通过人脸和语音合成技术,为营销、培训与媒体传播创造新的视频表达方式。根据2025年4月的报道,Synthesia在获得Adobe战略投资时,其ARR已突破1亿美元。
2、AI 视频生成与创意工具。
Runway 是一家专注于 AI 视频生成与创意工具的美国综合性平台,提供从图像转视频、多场景特效生成到移动端实时编辑的全套解决方案。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2024 年 12 月,Runway 预计当月年化收入达到 8400 万美元。
3、视频广告。
腾讯广告在2024年表现强劲,全年广告收入达到1214亿元,同比增长20%。其推出的AIGC创意平台妙思,通过文生图、图生图、数字人等功能,提升了广告素材的生产效率和点击率。
这些案例中,B2B盈利模式表现突出。Synthesia、Runway 等企业,通过提供企业级的 AI 视频解决方案,如AI 数字人视频 SaaS等,取得了显著的收入。Synthesia 的 ARR 达到 1.5 亿美元,Runway 的 ARR 也有 8000 万美元。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