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丝意外,涨停了。
上周五,一则消息在AI圈流传——OpenAI被爆出要做硬件了,首个合作对象正是“果链之王”立讯精密。
今日上午,立讯精密以60.95元高开,随后迅速涨停,并在盘中以一字板形式牢牢封住涨幅,最新市值站上4400亿。身后潮汕女掌门王来春,身价暴涨。
早年间,王来春从流水线工人做起,后以代工厂白手起家创业,又因与苹果的合作打响名号。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缔造A股“果链一哥”。而立讯精密崛起背后,是中国供应链无可取代的价值。
这一幕要从上周五说起。《上海证券报》援引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将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
报道显示,这款设备目前仍处于原型研发阶段,被设计为口袋大小的便携形态,搭载先进的上下文感知系统,并深度整合ChatGPT背后的大语言模型。这将是OpenAI第一次AI硬件尝试,而立讯精密成为这款设备的第一个中国合作商。
事实上,OpenAI的硬件布局早有预料。今年5月,OpenAl公司豪掷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创立的AI硬件公司Humane。今年以来,这家超级独角兽接连从苹果撬走了20多位硬件工程师。
现在,OpenAI瞄准苹果的中国供应链。
在苹果的供应链版图里,立讯精密地位不言而喻。从2011年首次与苹果开启合作,立讯精密代工业务就一路延展,覆盖了包括iPhone、AirPods、Apple Watch以及Apple Vision Pro等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产品。
此外,在掌门人王来春的带领下,立讯精密也早已开始布局智能硬件,成为AI眼镜等多个前沿设备的主要供应商,还与美国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可穿戴产品。
一切似乎早已埋下伏笔。
今日早盘,立讯精密涨超10.00%,盘中一度涨停。另一边,同为“果链”的歌尔股份也被爆出正在与OpenAI接洽,可能会为OpenAI的首款消费级硬件产品提供扬声器模块等组件。歌尔股份同样高开,一度涨超8%,总市值超1200亿。
由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领涨,国内消费电子领域的蓝思科技、鹏鼎控股、东山精密和领益智造等一众A股公司纷纷迎来上涨。
所有人都在期待AI硬件的iPhone时刻。
王来春,立讯精密的灵魂人物。
1967年出生在广东汕头澄海区,王来春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经历成长岁月磨练的她,养成了坚韧的性格,后来南下来到深圳打工。
那是1984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一派欣欣向荣。她从流水线上的小工做起,一路做到管理上千名员工的课长,亲历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腾飞时代。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伴随着工厂青年创业潮,王来春也在深圳办了厂,逆袭传奇由此启幕。
从熟悉的电子连接线和连接器做起,王来春渐渐在深圳站稳脚跟,但她也慢慢意识到,只做代工并非长久之计,唯有技术才能带来可持续发展。2004年,王来春率队成立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独立开发自有客户并自主研发产品,逐步向高端产品线迈进,并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完成对上游产业链的整合,一步步占领行业龙头位置。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一个关键转折点是在2011年。这一年,伴随苹果新CEO上任,苹果公司试图扩充供应商队伍以应对供应链风险,立讯精密首次进入苹果供应链,之后因制造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iPhone手机而家喻户晓。
截至目前,立讯精密仍是苹果AirPods核心代工厂、iPhone第二大代工厂,也是苹果Vision Pro头显主要供应商。很长时间里,立讯精密都被外界称为“苹果代工厂”,王来春也有了“代工女王”的称号。
如今,立讯精密业务已覆盖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三大领域,形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多元化产品线的发展格局。作为掌门人,王来春正在带领这家公司撕掉代工标签,“我们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很多人说我们是代工企业,不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条件,我认为这是对精密制造行业的误解。”
在她看来,客户在提出产品需求时也会同步提出很多技术指标要求,其中,很多要求是未来性的、当前业内没有的,这就需要精密制造企业从材料创新、工艺制程创新、流程创新等不同角度出发,为客户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创新属于我们这个行业,是其他行业没有的,我认为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企业创造的重要‘中国财富’。”王来春曾说。
二十余年创业征程,一座制造业霸主崛起,当中“全球化”成为最深刻的印记——立讯精密近九成销售额来自海外,制造基地星罗棋布,从中国到越南、泰国、印度、墨西哥、德国,全球版图不断延展。
王来春曾粗略算了一下,2024年她飞了202次,大部分时间都在欧美跑。她清晰地勾勒立讯精密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目标——构建“制造+科技”双轮驱动的全球化产业生态。
这幅蓝图正在不断落子。印象深刻的一笔是2024年9月,立讯精密斥资约40亿元收购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Leoni AG(莱尼集团)。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莱尼集团汽车线束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欧洲领先,客户涵盖宝马、奔驰、大众、通用、福特等全球汽车主机厂。
这被王来春总结为一次关键决策,以深度整合其全球产能布局与技术研发资源,加速立讯精密汽车业务从区域性向全球化跨越。
奔赴全球化,香港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窗口。今年8月,立讯精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冲刺A+H上市,旨在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新技术研发、全球产能布局等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
眼前AI大模型浪潮正席卷全球,种种变化让王来春倍感振奋。她认为,AI技术演进速度与应用拓展远超预期,对制造业而言,这些技术变化无疑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立讯精密也渐渐成为全球AI终端产业链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一幕,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新范式:全球产业格局已悄然改写——从过去的 “离不开中国的低成本”,转变为了今天的 “离不开中国顶尖的工程实现能力、供应链网络和协同创新生态”。
From China to the world,世界正在见证着这样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