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5G-A与AI产业深度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做了《5G-AxAI能力升级,焕新产业价值》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移动迈向5G-A时代,积极推动AI与移动网络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发表主题演讲
当前AI已深度融入中国移动网络架构,推动5G-A网络逐步迈向通感算智融合新架构,并实现四大应用场景优化。
一是AI赋能无线空口,通过时序预测模型提升空口性能与定位精度,系统量提升约10%,室内定位达米级。
二是AI赋能业务差异化保障,基于多维预测与智能决策,实现VIP用户体验提升约10%,业务满足度提高5%~10%,成功支撑“苏超”赛事、地铁高峰期等高密度场景。
三是AI赋能网络智能节能,通过感知与寻优决策,实现单站能效增益6%,多站协同节能达5%。
四是AI赋能智能运维,引入AI自动检测及决策寻优技术,实现投诉处理从“天级”到“小时级”跨越,参数秒级调整,场景级容量提升显著。
另一方面,5G-A为AI应用提供关键支撑,以中国移动“新三样”为代表的用户体验持续升级。
对于手机用户,5G-A赋能AI助理,构建云-边-端超高速、低时延、高可靠连接。中国移动推出“云超级助手”,支持多模态交互、实时转写、多语言翻译与智能摘要,准确率超91%。
在具身智能的创新上,探索通过5G-A将机器人感知认知等重载计算弹性卸载至RAN边侧算力池,实现10ms内AI服务“一跳直连”,并支持秒级语音与视觉响应。
面向智能网联车和自动驾驶,以RAN为数据中枢,构建“数据编排+池化算力+广域传输”车路云协同底座,在苏州L4级无人小巴“最后一公里”接驳中,实现多源感知数据RAN内实时融合,协同感知时延稳定在20ms以内。
随着5G-A与AI向深向实融合发展,中国移动将会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标准共建与应用创新等方面与产业链伙伴深化协作,推动产业智能化跃迁,释放数字红利,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与社会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