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花27亿美元(约192亿人民币)挖来的Transformer“贡献最大”作者Noam Shazzer,现在点燃了火药桶。
这次的导火索,不是关于代码、模型或技术路线的争论,而是来自Noam本人极具争议的言论。
这使得当初斥重金“雇佣式收购”挖来Noam的谷歌,现在却只想让他闭嘴。
有人认为,Noam的言论挑战了公司的包容性政策;也有人觉得,Noam只是在内部论坛表达个人观点,而公司非但没有包容,反而选择“堵嘴”。
但不可避免的是,谷歌似乎又一次陷入了这种“到底保人才还是保价值观”的传统撕裂之中。
整起事件的核心,发生在Noam回归谷歌后不久的公司内部论坛上。
Noam引发争议的话题里,其中有一个就是当前在美国很容易引发争论的性别问题。
这些帖子一经发出,几乎立刻在公司内部引发了“风暴”,并迅速演变成两大对立阵营。
许多谷歌员工与Noam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们认为Noam的帖子具有“煽动性”,并认为这些言论公然挑战了谷歌长期以来关于内部言论和包容性的既定规范。
随着内部争论愈演愈烈,谷歌的管理方最终介入了,他们删除了Noam的部分评论。
这一“删帖”行为非但没有平息风波,反而使争议升级。
支持者认为,谷歌此举坐实了他们对Noam的“压制”,是企业文化僵化的表现;而反对者则认为,即便是顶尖人才,也必须遵守公司的包容性政策。
在谷歌外部,支持Noam的人也绝非少数,马斯克更是站出来挑明立场,表示Noam说的对。

这起事件不可避免地让外界联想起了2017年的“James Damore事件”。当时,谷歌工程师James Damore因撰写了一份内部备忘录,同样触及性别议题,而被谷歌解雇。
但Noam毕竟不是James,许多网友都认为Noam绝不可能被开除。
华盛顿大学计算机教授Pedro Domingos表示,单单是Noam重返谷歌后修复的一个Gemini漏洞,就已价值25亿美元。

Hyperbolic Labs的联创兼CTOYuchen Jin也认为,把Noam挖回来是谷歌有史以来最划算的一笔交易,绝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将他解雇,并且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支持Noam。

他还补充说,如果Noam被马斯克挖走,那最好的大模型就要变成Grok了。

总之,Noam的地位实在是太过重要,让谷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无法像开除James那样送走Noam。
Noam是Transformer八位作者之一,还被公认为“贡献最大”——他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编写了整个项目代码,把系统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使得Transformer项目“拉开了冲刺的序幕”。
2021年,Noam离开谷歌和同事Daniel De Freitas一起创办了Character.AI。
还在谷歌时,他俩主要负责构建LaMDA,这是一种用于AI对话的语言模型。
而创办Character.AI,主要也是想进一步研究更加个性化的超级智能。
经过两年多发展,Character.AI以“各式各样的AI角色”攒了2000多万用户。
2023年3月,Character.AI以10亿美元估值完成1.5亿美元融资,a16z领投,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Elad Gil、A Capital 和 SV Angel参投。
不过在此之后,这家明星AI独角兽开始陷入困境——这次融资4个月后,有消息传出Character.AI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谈判,但后来再没有下文。
直到谷歌伸出橄榄枝。
去年8月,Character.AI的核心团队被谷歌打包带走,不仅Noam和Freitas宣告回归,研究团队部分成员也追随其后。

总之,以Noam的地位和贡献,谷歌花费的27亿美元巨额资金,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再回到谷歌这边来看,其实重要人物因为言论问题引起争议,已经是老传统了。
几年前,另一位AI巨头Jeff Dean卷入的风波,暴露了谷歌在“学术自由”上的红线。
2020年,谷歌AI伦理团队的联合负责人、著名的AI伦理研究者Timnit Gebru博士被谷歌“开除”,而Jeff Dean正是这场风波的中心人物。
事件的导火索是Gebru与人合著的一篇论文,对谷歌赖以生存的大模型提出了尖锐批评,包括训练数据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以及模型只会“模仿”而无真正理解(即“随机鹦鹉”)的危险。

这篇论文显然刺痛了谷歌的管理层。据报道,谷歌高层要求Gebru撤回该论文,或至少删除所有谷歌员工的名字。
Gebru拒绝了这一要求,并向内部一个女性和盟友邮件组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了她对谷歌多样性和包容性努力的失望,以及在此次论文事件中感受到的“压制”。
谷歌的反应是立即终止了她的雇佣关系。
Jeff Dean随后向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内部邮件为公司辩护,称Gebru的论文“没有达到我们发表的门槛”,因为它“忽视了太多相关研究”。
他还表示,Gebru提出了条件,如果不被满足她就会辞职,而谷歌只是“接受了她的辞职”。
Dean的这封邮件引发了谷歌内外的巨大风暴。Gebru本人及“Google Walkout”等组织公开表示,Gebru从未辞职。
超过1400名谷歌员工和数千名外部学者签署了支持Gebru的联名信,谴责谷歌的行为是对学术自由的审查和对伦理研究者的报复。
数月后,Jeff Dean在另一封内部邮件中,为他“处理此事的敏感度”道歉。
从Jeff到Noam,谷歌高层与其顶尖研究人员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似乎从未停止。
https://x.com/i/trending/1986860287459237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