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暂停”干预仅是表象,安世控制权必须回归合法持有人
5 小时前 / 阅读约3分钟
来源:集微网
荷兰经济大臣暂停对安世半导体干预,但未终止。荷兰政府9月30日接管安世半导体引发争议,司法程序公正性受质疑。安世半导体波动影响全球汽车芯片供应,欧洲车企“曲线救国”。呼吁荷兰撤回干预政令,修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周一在社交媒体X上发表声明,表示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并称“鉴于近期的事态发展,我认为现在是采取建设性步骤的正确时机。”

这一表态距离荷兰政府9月30日依据1952年《物资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实施行政接管已过去50天,释放出局势缓和的初步信号。

然而,“暂停”不等于“终止”。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由荷兰政府非法行政指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安世半导体的正常经营秩序仍受严重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性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核心问题仍未解决

9月30日,荷兰政府依据1952年《物资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实施行政接管。这部冷战时期的法律在和平时期被用于制裁正常运营的中资控股企业,其法律适用性备受质疑。

更关键的是,企业法庭的裁决目前仍然有效。根据10月7日裁决,闻泰科技通过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仍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托管,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持续受限,合法股东权利无法正常行使。

司法程序公正性受质疑

本次危机的根源可追溯至9月30日荷兰政府启用冷战时期法律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更令人担忧的是司法独立性的丧失。

据披露的法律文件,在荷兰政府发布行政令后,企业法庭在未传唤中方、未充分听证的情况下,仓促裁决暂停中方管理层职权,将中资股东全部股份移交托管。这种“行政干预+司法配合”的闭环操作,构成对闻泰科技合法权益的系统性侵害。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此前明确指出,荷方强行不当干预并托管私营企业股份的行为违背契约精神,是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动荡的根源。

全球产业链持续承压

荷兰的干预已引发全球产业链系统性危机。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车规级功率器件龙头,车规级产品收入占比近60%,客户涵盖大众、宝马等主流车企。

其东莞封测工厂年产量超500亿颗半导体元器件,占安世全球封装产能的80%,这一核心产能的波动对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造成立竿见影的影响。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安世芯片库存仅能维持数周,而替代供应商认证需数月时间,可能加剧新一轮“芯片荒”。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面对危机,欧洲车企已开始绕开荷兰政府,直接从安世在欧洲的晶圆厂提取半成品芯片,送往中国东莞封测线完成后再运回欧洲。这一“曲线救国”方案,凸显市场对政治干预的否定。

下一步,看荷兰如何落子

既然是荷兰经济部自己挑起了这场危机,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他们必须立即撤回去年9月30日以来的所有干预政令,彻底消除这些错误决定对安世半导体的负面影响。同时,荷方也应推动其司法机构纠正此前不正常的裁决,解除股份托管,恢复闻泰科技在安世半导体的合法董事职务与治理权。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必须完整地交还给它的合法所有者。

半导体产业生来就是全球化的行业,它的未来靠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我们希望荷兰方面能拿出真正的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用实际行动修复被其破坏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安全与稳定。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