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申购启动
2、芯源微:力争实现前道Track突破 加大前道化学清洗新品客户导入力度
3、顺络电子TLVR电感已批量供货
4、盛景微副总经理刘思铭辞职 将专注海外业务开拓
5、海外芯片股一周涨跌幅:传特朗普或延后半导体关税计划,费城半导体指数跌5.94%
1、“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申购启动
11月24日,被市场称为“国产GPU第一股”的摩尔线程(688795.SH)启动科创板新股申购。根据发行安排,公司此次发行价格为114.28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80亿元,刷新年内最贵新股纪录的同时,也创下今年科创板融资规模之最。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和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该项目受到二级市场和机构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从询价结果看,本次发行吸引了286家网下投资者及其旗下7787个配售对象参与初步询价,报价区间覆盖88.79元/股至159.57元/股,机构参与度较高。在剔除无效报价后,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将发行价确定在区间中上部的114.28元/股。按该价格测算,摩尔线程本次发行对应的2024年摊薄后静态市销率约为122.51倍,发行后公司总市值约为537.15亿元,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通用GPU及相关加速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定位“中国英伟达”,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从FP8到FP64全计算精度支持的GPU厂商之一,也是较早推出支持DirectX12图形加速引擎的国产GPU企业。公司已迭代推出多代GPU架构和智能SoC产品,形成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领域的产品矩阵,实现“云—边—端”全栈布局,但当前在相关细分市场的市占率仍不足1%。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但受制于研发和市场投入较大,公司仍处于持续亏损阶段,累计亏损已超过50亿元,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层面的盈利。有机构人士认为,摩尔线程上市后短期可能受情绪推动出现较大波动,中长期能否匹配当前估值,仍需看其在GPU产品迭代、生态构建与盈利兑现方面的实际表现。
2、芯源微:力争实现前道Track突破 加大前道化学清洗新品客户导入力度
11月24日,芯源微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就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公司介绍,其专业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总部位于沈阳浑南,并在日本、上海、广州等地设有子公司,已形成前道涂胶显影、前道清洗、后道先进封装及化合物、核心零部件四大业务板块,累计出厂设备超过2000台套,被视为国内半导体设备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在产品布局方面,芯源微表示,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包括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前道物理清洗设备、前道化学清洗设备以及后道先进封装和化合物等小尺寸设备。其中,前道涂胶显影机、前道物理清洗机持续获得国内领先逻辑、存储等客户订单,前道化学清洗机已取得多家大客户正式订单及验证性订单。后道先进封装用涂胶显影设备、单片式湿法设备,已连续多年作为主流机型批量应用于台积电、盛合晶微、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珠海天成等海内外一线大厂,并持续获得海外封装龙头客户的重复性批量订单。
谈及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时,芯源微披露,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下降1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4.9万元。公司解释称,收入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前道Track产品成熟度尚不高,客户端验收推进节奏偏慢;二是前道物理清洗设备此前交付给战略大客户的大批量机台验收时间推迟;三是作为战略新品的前道化学清洗设备签单增幅明显,但从签约到交验通常需要一定周期,尚未在前三季度体现为收入。
在现金流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亿元,主要系前道化学清洗机等战略新产品签单快速增长,带来物料备货采购支出大幅增加,同时人员扩张推高员工薪酬等费用支出。芯源微表示,结合业务实际和在手订单结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总体仍属良性,三季度末合同负债较去年年末增长接近80%,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签单情况和客户预收款的增加。
对于后续发展规划,芯源微表示,自2025年6月北方华创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全面赋能以来,公司在管理精细化、资源统筹及产品规划方面均发生积极变化。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要资源,力争在今明两年实现前道Track的快速突破,同时加大前道化学清洗新品在客户端的导入力度,并不断巩固在后道先进封装领域的领先优势。在技术创新方向上,公司称,将持续优化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单元和整机设计,提升可靠性和稳定性,研究新一代inline、offline高产能关键技术;前道化学清洗设备则聚焦湿法关键工艺、提高清洗产能,并推进高温硫酸、超临界等高端机台验证与产业化;高端封装设备方面将围绕键合、解键合及热压键合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以期在未来几年实现业务的稳健发展与技术领先。
3、顺络电子TLVR电感已批量供货
11月24日,顺络电子宣布,其TLVR电感产品已实现批量供应,标志着公司在面向AI服务器的高性能磁性器件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表示,该类产品在性能与单价方面均较传统AI电感具有明显优势,面向的主要应用场景为AI服务器及相关数据中心电源模块。

顺络电子介绍,TLVR电感采用新型结构设计,可更好适配AI服务器高电流、快速动态响应等工况需求,在损耗控制、体积占用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实现综合优化。与传统方案相比,TLVR电感有望在保障供电稳定性的前提下,兼顾成本与能效,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电源解决方案。
公司方面指出,随着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算力需求持续攀升,AI服务器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进入加速期,整机功耗大幅抬升也带动了对高性能磁性器件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单机中磁性器件的价值量预计将显著提升,相关配套厂商的业务成长弹性同步增大。
顺络电子表示,公司已提前布局TLVR结构的多类型电感产品,在设计能力、工艺储备与产线匹配方面均处于行业前沿位置。依托现有的片式电感、功率电感等产品体系,TLVR电感的放量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在服务器与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组合,增强其在高端磁性器件市场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在AI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下,服务器电源管理及其核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正不断推进,具备技术领先和规模化供货能力的本土厂商有望率先受益。顺络电子指出,随着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需求持续释放,公司数据中心相关业务有望在未来几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有望逐步提升。
4、盛景微副总经理刘思铭辞职 将专注海外业务开拓
11月24日,盛景微(603375.SH)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刘思铭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公告披露,辞职后刘思铭将更多聚焦海外业务开拓,公司方面表示其将继续围绕国际市场寻找增量空间,力争为公司创造新的业务机会和价值。

公告提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刘思铭通过无锡九安芯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公司2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25%。持股高管在卸任管理岗位后,仍将自身精力投向公司相关业务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的认可。同时,从公司角度看,这种角色转换有利于在保持核心股东稳定的前提下,优化管理层分工与资源配置。
近年来,随着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水平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本土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拓展客户结构、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完善全球服务体系,来对冲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营压力。盛景微此次明确强调“专注海外业务开拓”,被市场解读为公司加快布局海外、强化外部订单获取能力的一大信号。
上市公司管理团队的动态调整已成为常态。分析人士指出,副总经理从内部经营管理岗位转向更具外部开拓属性的角色,有望在业务一线与公司决策层之间形成新的沟通桥梁,帮助企业更敏锐地捕捉海外客户需求和竞争格局变化。同时,高管职务调整的过渡期管理和权责划分,也将考验公司内部运营的精细化程度。
业绩方面,公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盛景微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5万元。在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公司一方面通过产能与产品结构调整巩固现有市场,另一方面也寄望通过海外业务开拓寻找新的增长点。
5、海外芯片股一周涨跌幅:传特朗普或延后半导体关税计划,费城半导体指数跌5.94%
编者按:一直以来,爱集微凭借强大的媒体平台和原创内容生产力,全方位跟踪全球半导体行业热点,为全球用户提供专业的资讯服务。此次,爱集微推出《海外芯片股》系列,将聚焦海外半导体上市公司,第一时间跟踪海外上市公司的公告发布、新闻动态和深度分析,敬请关注。《海外芯片股》系列主要跟踪覆盖的企业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全球半导体主要生产和消费地的上市公司,目前跟踪企业数量超过110家,后续仍将不断更替完善企业数据库。

上周,全球重要指数全线下跌。美股方面,道指跌1.91%,纳指跌2.74%,标普500跌1.95%。欧洲地区,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64%,法国CAC40指数跌2.29%,德国DAX30指数跌3.29%。亚洲地区,日经225跌3.48%,韩国综合跌3.95%,台湾加权指数跌3.51%。另外,费城半导体指数跌5.94%。
整体行情:传特朗普或延后半导体关税计划
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美股周五收高,但三大股指本周均录得跌幅。纽约联储行长威廉姆斯暗示12月仍有可能降息,提高了交易员对美联储下个月将实施今年第三次降息的押注。
据报导,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半导体高额关税计划可能延后上路。多名消息人士透露,华府官员近日已私下向产业与政府相关人士释出讯息,表示原订的芯片关税时程恐推迟,显示白宫正采取较为谨慎的策略,以避免引发美中新一轮贸易冲突。
根据消息人士说法,特朗普团队正在放慢脚步,以免破坏与中国维持的暂时休战局面,特别是担心若贸易紧张升高,可能冲击稀土等关键原料的供应。不过,官员强调政策尚未最终定案,若白宫拍板,仍可能随时启动高达100%的芯片进口税。
白宫对延后说法予以否认。白宫发言人德赛(Kush Desai)表示,政府仍致力于利用行政权推动关键制造业回流,并批评相关匿名消息为“假新闻”。美国商务部亦强调,对半导体的第232条款关税政策并无改变。
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了据称是业内首款用于高性能应用的18nm微控制器(MCU)STM32V8,SpaceX已选择将其用于其Starlink(星链)卫星星座。除了下一代18nm FD-SOI技术外,意法半导体的STM32V8微控制器还配备了先进的相变嵌入式存储器(PCM)。
意法半导体表示,该产品采用4MB非易失性PCM,拥有市场上最小的单元尺寸,可实现高集成度和成本效益。该芯片组由该公司位于法国克罗勒的300mm制造工厂生产,“并且与三星代工厂合作生产”。
SK集团将作为龙头企业(牵头企业)参与韩国政府的功率半导体开发项目,该项目是政府推进的“15个超级创新经济项目”之一。这是韩国大型企业首次参与李在明政府的超级创新半导体项目。尽管韩国国内半导体巨头一直对投资功率半导体持谨慎态度,但SK集团率先行动,因为政府提出了涵盖整个供应链的公私合作模式。继SK集团之后,三星电子也开始对功率半导体进行内部市场调研。
据报道,三星电子已从中国两大加密货币矿机厂商——MicroBT(比特微)和Canaan(嘉楠科技)获得2nm芯片订单。
报道称,MicroBT和Canaan已签署协议,将采用三星的2nm Gate-All-Around(GAA)技术。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加密货币矿机硬件制造商,计划利用该技术生产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作为其矿机设备的核心处理器。如果这一潜在交易得到确认,三星的2nm客户名单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其客户包括特斯拉和三星内部系统LSI部门(Exynos移动芯片的生产商)。
近日,据报道,SpeedTest应用程序的开发商Ookla对苹果最新iPhone 17系列中搭载的自研Wi-Fi芯片Apple N1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其性能相比iPhone 16系列中使用的博通Wi-Fi芯片提升了约40%。
苹果N1芯片支持Wi-Fi 7(802.11be)、Wi-Fi 6以及Thread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取代了以往主要由博通提供的无线芯片。苹果宣称,N1芯片将提升AirPlay和AirDrop等本地通信功能的连接稳定性,但未具体说明其性能表现。
个股方面:欧美地区态势极差,亚洲地区涨少跌多
爱集微跟踪的106家境外半导体上市公司表现极差,其中11家上涨,95家下跌,费城半导体指数跌5.94%。
美股57家公司涨少跌多,8家上涨,49家下跌,其中涨幅居前的是库力索法半导体(10.01%)、莱迪思半导体(4.80%)、联电(1.40%),跌幅居前的是超威半导体(-17.43%)、美光科技(-15.99%)、INDIE SEMICONDUCTOR(-14.43%)、迈威尔科技(-10.41%)、蓝博士半导体(-7.45%)、超科林半导体(-6.82%)。
欧洲方面,8家公司全部下跌,其中跌幅居前的是SOITEC(-38.03%)、英飞凌科技(-10.60%)、AIXTRON(-8.40%)。
日韩地区,13家公司,2家上涨,11家下跌,其中涨幅居前的是SILICON WORKS(1.57%),跌幅居前的是WONIK IPS(-13.83%)、胜高(-9.97%)、DISCO(-7.11%)、瑞萨电(-7.08%)。
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地区28家公司中,1家上涨,27家下跌,其中上涨的是信骅(1.84%),跌幅居前的是世芯-KY(-14.81%)、华邦电(-13.43%)、南亚科(-11.67%)、硅力-KY(-11.36%)、环球晶圆(-1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