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正加快《广东省数据条例》立法
10 小时前 / 阅读约4分钟
来源:C114
广东发挥大湾区优势,聚焦实数深度融合,从多维度供给数据“燃料”、全方位强化“根基”、多载体培育“生态”三方面,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

C114讯 9月28日消息(颜翊)今日,在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系列发布会上,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广介绍了广东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的重点举措和阶段性成果。

王天广表示,广东发挥大湾区市场主体众多、产业发展活跃、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等综合优势,聚焦实数深度融合一条主线,全力开展数据要素价值全生命周期探索,重点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多维度供给“燃料”:夯实数据要素基础支撑

王天广指出,多元、丰富、优质的数据供给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基础“燃料”。为此,广东从公共数据开放、多源数据融合、行业数据开发三个层面发力:

一是牵住牛鼻子,以公共数据开放供“燃料”。建立全省公共数据目录“一本账”,“一网共享”平台累计服务2342个部门的26万个数据需求,“开放广东”平台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超270亿条,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以基础“燃料”助力广东政务服务惠民生显温度。

二是找准切入点,以多源数据融合供“燃料”。以公共数据“率先下场”为牵引,吸引多源数据融合开发利用,我省生物医药、基层治理、低空经济、绿色金融、物流等6个领域项目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培育场景,省内十余个地市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探索,开发超150款公共数据资源产品和服务,以聚合“燃料”让数据要素活力充分迸发。

三是注重实用性,以行业数据开发供“燃料”。发挥政策和资金引领效应,聚焦千行百业场景需求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常态化开展征集培育工作,脑疾病监测高质量数据集等项目获国家数据局认可,以专业“燃料”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强化“根基”:筑牢政策、设施与安全体系

为保障数据要素高效安全流通,广东从政策引领、设施布局、安全保障三方面加强制度和技术支撑:

一是全力加大政策护航的温度。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积极谋划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以有效政策让企业可感可及。先后出台了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意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和省“数据二十条”等政策文件,目前正在加快《广东省数据条例》立法。

二是全力加大设施供给的力度。以韶关集群为核心,优化全省算力中心布局,助力数据“燃料”能量释放。以城市级、行业级和企业级数据可信空间打造为抓手,保障数据“燃料”安全可控。国家数据局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的63个试点中,广东占有6席。其中,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在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能源设备优化升级、产品碳足迹追踪等方面成效显著。

三是全力加大安全保障的强度。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坚持强化底线思维,连续五年举办“粤盾”网络安全实战演练。以创新思维搭建了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评价模式。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数据安全管理措施。努力为已经驶入快车道发展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按好指示牌、划好行车线、装好防护栏。

多载体培育“生态”:打造数据要素发展良好环境

广东注重构建多方参与、协同共赢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一是大力固本培元。推动供需的有效对接,以解决有数据的不知道有何用途,用数据的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的现实问题。通过发挥广州数据交易所等平台作用,畅通数据流通利用大动脉,在陶瓷、能源、海洋渔业等领域,以数据要素破解了传统产业难题,让数据从“沉睡的金矿”,变成了“流通的资产”。

二是做好主体培育。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全力开展全省标杆数据企业培育。组织有条件的地市创建国家级数据产业集聚区,结合产业特色与资源禀赋,打造了省级数据产业集聚区,以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供好源头活水。加大高素质数字人才的供给,出台省大数据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将多个数据相关职业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已有1416人获得大数据专业职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