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件事之后,除了李斌很笃定蔚来会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更多不看好蔚来的人也会回心转意。
5月16日,蔚来旗下新款ES6和EC6迎来“极简”上市发布会,不仅选址牛屋(蔚来中心NIOHouse),更摒弃了多余的装饰与噱头。这与此前动辄豪掷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新品发布会相比,蔚来将“降本”理念贯彻至极致。
图/蔚来ES6/EC6发布会现场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事实上,这并非蔚来首次在牛屋举办新品发布会。为省去场地租赁、舞台搭建及其他费用,旗下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的产品发布会便已选址于此。
从“不差钱讲排面的富二代”到“花小钱办大事的务实者”,转变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角逐中,蔚来再次站在命运的关键渡口。
除却推出新车型与最大化缩减成本,蔚来近期动作频频:整合子品牌、优化用户服务、寻求外部合作……为在市场竞争中重构优势版图,也为了在第四季度盈利,蔚来打出一套“组合拳”。
至于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但至少在新款ES6和EC6的上市发布会,和即将到来的新款ET5和ET5T上市发布会上,蔚来至少已经省下了数百万元。
随着2025年几近过半,李斌与蔚来仿佛开启了“快进模式”,一系列动作令人目不暇接。
最近的当属蔚来新ES6、新EC6上市发布,“加量不加价”成为了此次两款产品的最大看点之一。比如整体切换到NT2.5平台,搭载了神玑NX9031智驾芯片,并配有激光雷达等行业领先的感知硬件,屏幕变成了更大更清晰的15.6英寸2K横屏、NOMI升级到3.0版本,座椅通风按摩和方向盘加热甚至都成为了标配……
但价格方面,蔚来ES6还是起售价33.8万元,EC6还是起售价35.8万元。以至于不少网友表示,“这是蔚来冲击销量的新希望”。
图/ES6/EC6起售价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蔚来更大的动作,是新车上市前的内部组织架构调整。
5月9日,蔚来内部公告显示,旗下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被深度整合至蔚来主品牌体系。销量不及预期的乐道品牌,是本轮调整的重点。
根据公告,蔚来的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会新设一个乐道产品设计与研发一级部门,直接汇报给李斌。原乐道事业部中的产品体验、项目管理、设计、整车工程划入该部门。同时,新设立乐道品牌产品线部。萤火虫事业部同样划入PD&D集群,但更多的调整细节并未公布。
对于乐道品牌的调整还远不止于此。本月初,蔚来进行了区域销售体系的重新布局,天津、大连、杭州等地的区域总经理开始兼任乐道对应区域负责人,偏远地区甚至由蔚来总经理直接接管乐道销售。更早的4月初,乐道原总裁艾铁成因品牌销量未达预期主动请辞。
图/艾铁成请辞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一系列调整,不仅标志着蔚来彻底告别子品牌“独立作战”模式,也进一步显示蔚来“降本增效”的决心。
有汽车分析师对此分析到,“蔚来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是应对市场压力的必要举措,将子品牌纳入主品牌体系能集中资源优化产品线,但如何平衡不同品牌的定位差异,避免内部竞争,仍是关键挑战。”
而调整的最终目的无疑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从而卖出更多的车。因此,除了内部调整外,蔚来近期的动作还包括释放福利,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
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0点-5月5日24:00),乐道宣布向用户提供“乐道车主不限次高速免费充换电服务”。这一举措精准切中用户长途出行的补能痛点,不仅降低了用户的出行成本,还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好感与忠诚度。
图/五一期间乐道不限次免费充换电服务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一位来自北京的乐道L60车主王女士就直言,五一期间和朋友自驾出行,享受了一把免费换电服务,“不仅长途出行完全没焦虑,而且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在朋友面前大大的炫耀了一把,蔚来这次是真懂用户需求。”
从紧锣密鼓筹备新车上市,到雷厉风行推进组织架构调整,再到不遗余力优化用户服务……对于蔚来而言,当下无疑是关键时期,每一个决策、每一项举措都关乎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关键转折。
回顾蔚来的发展历程,李斌似乎总是与“生死线”有着不解之缘。
2019年,蔚来遭遇了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当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市场竞争加剧,蔚来的资金链濒临断裂,销量也持续低迷。公司股价暴跌,外界对蔚来的质疑声不断,甚至有媒体称蔚来即将破产。
2023年,蔚来再次陷入危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车型,市场份额逐渐被瓜分。蔚来的产品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销量增长乏力。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问题也给蔚来的生产和成本控制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一年,蔚来的亏损进一步扩大,公司第二次站在了生死边缘。
而如今,2025年的蔚来,虽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陷入绝境,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财务数据是衡量企业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而蔚来的财务报表却令人担忧。
2024年全年,蔚来净亏损高达人民币224.017亿元,同比增长8.1%;仅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达人民币71.115亿元,同比扩大32.5%。新车销量方面,2024年全年,蔚来共卖出新车221970辆。粗略经计算,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10万元。
图/2024年蔚来净亏损224.017亿元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造成如此巨额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研发投入上,蔚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换电站、芯片研发、NIOPhone等都让蔚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24年,蔚来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00亿元以上,虽然这些投入为蔚来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在短期内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图/2024年蔚来研发支出130.37亿元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其次,在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上的投入,的确帮助其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但也因巨额的房租、运营维护等,成为了压力的一部分。
财务压力与市场的再次质疑,让“高傲”的李斌喊出了“2025年第四季度笃定实现盈利”的豪言。
只不过2025年已经过去了完整的四个月,蔚来的销量压力可以说有增无减。
2025年一季度,蔚来累计交付42094台,平均月销量仅有1.4万辆。而同期的理想和小鹏,月销已经稳定在3万辆以上,其中,小鹏更是突破了4万辆,理想早已站上过5万辆大关。
一位有置换车想法的车主坦言,“我很欣赏蔚来的服务理念,但同时也更关注价格和性价比。同样的配置和续航,确实很多其它品牌的价格更有吸引力。”
得益于购车权益的调整,4月蔚来的交付数据达到23900台,实现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58.9%的亮眼成绩。
图/2025年4月蔚来交付情况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只不过,从整体来看,蔚来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要想实现盈利目标,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严峻的形势,蔚来将破局的希望寄托在了“内外兼修”上——旗下三个子品牌的差异化布局,以及与外部强者的合作,成为其核心策略。
内在方面,三个子品牌各有侧重,形成了互补的产品矩阵:蔚来品牌锚定高端市场,通过NT2.0平台、全场景服务体系构建品牌壁垒;乐道瞄准家庭用户,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强化智能座舱实用性(如儿童安全监测系统、多场景座椅组合)切入家用车市场;萤火虫则聚焦年轻群体,以潮酷设计语言、轻量化智能配置(如自定义车机交互界面、社交化出行功能)吸引年轻消费者,填补品牌在入门级市场的空白,实现“金字塔型”用户结构全覆盖。
图/蔚来矩阵定位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有业内人士表示,“蔚来的多品牌战略本质是‘市场切割术’——通过明确的用户画像标签(高端体验型、家庭实用型、年轻尝鲜型),在新能源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关键阶段,实现对不同购买力、使用场景的精准覆盖。”
但这种布局也需要警惕三大风险。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一是品牌调性区隔的清晰度,避免主品牌高端属性被子品牌稀释;二是供应链体系的成本控制能力,多平台并行可能导致研发与制造成本高企;三是渠道资源的分配效率,需防止不同品牌在同一区域形成内耗。”
此外,蔚来也在寻求外部强者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扬长”,其与宁德时代的“换电联盟”成为最大看点。
图/蔚来与宁德时代合作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通过合作,蔚来的换电站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电池管理和更快速的换电服务。例如,双方合作研发的换电电池,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能够在不同车型之间通用,提高了电池的利用率。同时,换电站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电池的状态,确保换电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一位在新能源行业颇有研究的人士表示,“蔚来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是一步好棋,换电技术若能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不仅能降低用户补能成本,还可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但当前换电站建设成本高、回本周期长,双方需要在商业化落地层面找到平衡点。”
显然,在新能源江湖的生死较量中,蔚来再次激发出了潜能,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有顺势而为,有开源节流,也有壮士扼腕。但杀伤力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至少,蔚来已经做好了向着“第四季度盈利”,背水一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