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眼驾驶”时代将至,而我们远未做好准备
16 小时前 / 阅读约7分钟
来源:Theverge
通用汽车等车企正推进Level3自动驾驶技术,允许司机在某些情况下脱手脱眼驾驶,但需随时准备接管。责任界定和法律问题仍存争议,传感器或成关键证据。

上个月,通用汽车也加入了众多汽车制造商的行列,开始探索新型部分自动化技术——“脱眼驾驶”。然而,他们并未详细说明,一旦出现事故,责任将如何界定与承担。

通用汽车所研发的系统,与当下许多司机分心驾驶时“脱眼”的情况截然不同。它代表着通用汽车朝着销售私人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最终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部分通用汽车已配备了超级巡航系统,该系统允许司机松开方向盘,但会利用视线追踪技术确保司机视线始终保持在前方。而新推出的这套系统,属于六级自动驾驶等级中的第三级,它允许司机在美国部分高速公路上松开方向盘,视线也可移开。

通用汽车表示,计划于2028年将第三级自动驾驶系统推向市场,首款搭载该系统的车型为凯迪拉克Escalade IQ。此后,这项技术有望逐步扩展至通用汽车旗下的雪佛兰、别克和GMC等其他品牌。届时,司机们将可以毫无顾虑地看手机,而不必担心违反交通规则。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司机甚至还能在车辆自动驾驶时玩电子游戏或观看YouTube视频。

不过,这种情况只是个别现象。关键在于,在第三级自动驾驶系统中,一旦系统发出提示,司机必须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权。若他们未能及时做出反应,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毕竟,在当今复杂的驾驶环境中,问题总是防不胜防。

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高级研究科学家亚历山德拉·穆勒博士指出:“条件自动化,即第三级自动化,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我想,这正是众多担忧的根源所在,因为在第三级自动驾驶方面,我们仍有许多未知领域。”

级别之争

当我们审视那些积极投身这项技术研发的汽车制造商名单时,这种不确定性愈发令人担忧。除通用汽车外,福特、吉普的母公司斯泰兰蒂斯以及本田,均已投身于第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梅赛德斯-奔驰更是率先推出了第三级自动驾驶系统——Drive Pilot,但该系统目前仅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特定高速公路上使用合法。

这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业界正积极规划推出这项新技术,但在大多数地区,这项技术仍被广泛禁止。德国和日本分别对宝马和本田给予了一些临时许可。但截至目前,第三级自动驾驶系统仍受到严格限制,并且在立法者解决相关问题之前,这种情况很可能将持续下去。

对于众多监管机构而言,这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在一个自动驾驶系统与人类司机可来回切换控制权的系统中,责任究竟该如何分配?以Drive Pilot为例,梅赛德斯表示,当系统处于激活状态时,若发生由其技术导致的碰撞,公司将承担责任。但这本质上是有条件的,若司机在系统提示时未能及时接管控制权或滥用系统,司机仍需承担相应责任。

特斯拉便已利用这种模糊性,从其第二级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和完全自动驾驶功能中获取了利益。一项针对数十起涉及特斯拉的撞车事故的调查发现,Autopilot会在撞击前“不到一秒”解除。调查人员并未发现特斯拉试图推卸责任的证据,但这显然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不利影响。

感知与理智

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引导这些系统的传感器,如摄像头、红外追踪器和扭矩传感器等,也可作为公司证明车辆控制权归属的证据。在通用汽车发布其新的“脱眼”系统的活动上,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指出,传感器数量的增加或许可使公司在这些情况下免于担责。当被问及第三级自动驾驶的责任问题时,她表示:“我们将拥有更强的感知能力,从而能够确切地了解发生了什么。”“而且我认为,通用汽车一直以来都会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

第三级自动驾驶的定义本身就存在矛盾:司机被告知可以放松,但同时也必须随时准备迅速重新接管。当转变是计划之中的,如司机进入或离开一个已绘制的区域时,交接理应是无缝的。然而,突发的天气变化或道路状况改变等意外事件,却可能使这些系统变得不可靠。研究表明,人类通常难以从这种“脱离任务”的状态中迅速恢复。

当人们长时间脱离驾驶状态,在紧急情况下突然被迫接管控制权时,可能会出现反应过度的情况。他们可能会过度转向、刹车过猛,或者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无法做出正确反应。而这些行为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危险甚至致命的后果。

穆勒表示:“混合车队的情况,可能会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直存在,它提供了一个高度不受控的环境,许多高度自动化系统,甚至部分和有条件自动化系统,都将难以应对。”“而且它们将永远难以应对,因为坦率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混乱和多变的环境中,事物在不断变化。”

混乱的中期

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判例法的出现,它将责任归咎于人类司机而非自动化系统。

在亚利桑那州,优步自动驾驶出租车中的安全司机对一项过失杀人指控表示认罪,该指控源于2017年发生的一起致命撞车事故,当时自动驾驶系统处于激活状态。此前,一名特斯拉司机对过失杀人罪表示不抗辩,该指控源于一起特斯拉Autopilot系统激活时发生的撞车事故,导致两人死亡。在这两起案件中,检察官均对车轮后的人类提起了刑事指控,他们认为尽管存在自动化系统,但司机最终仍应对车辆负责。

汽车制造商可能对这些案件的结果感到满意。但也有其他案件认定,当出现问题时,汽车公司也可能需要承担部分责任。以佛罗里达州最近的一个陪审团裁决为例,特斯拉被认定对一起导致两人死亡的撞车事故负有部分责任。在该案件中,使用Autopilot的Model S车主也被认定负有责任,但最终是埃隆·马斯克的公司被判向受害者家属支付2.43亿美元。

专门从事移动出行领域的审判律师迈克·尼尔森指出,与自动化相关的撞车事故的法律先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关于第二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案件将被用来为第三级及更高级别的裁决提供参考。但法官、律师和陪审员往往缺乏技术专业知识,这使得未来的情况将主要由不可预测性决定。

尼尔森表示,当我们进入这个混乱的中期阶段,人类司机发现自己与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共享道路时,汽车制造商最好尽可能保持透明。原因何在?陪审团往往更倾向于那些不试图掩盖自己过失的公司。

“我对这种混乱并不感到高兴,但这并非不可预见,”尼尔森说。“每次工业革命都会发生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