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英特尔称有望在AI领域带来“颠覆性”突破 代工业务无需大量外部订单支持
10 小时前 / 阅读约15分钟
来源:集微网
韩国设150万亿韩元基金支持AI等产业;Reflection AI拟融资10亿美元;英特尔称有望在AI领域带来“颠覆性”突破;杰理科技两项技术成果获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1.韩国宣布设立150万亿韩元基金 支持AI、半导体等先进产业投资

2.英伟达力挺!Reflection AI拟融资10亿美元,估值狂飙至55亿美元

3.彭博上手体验iPhone 17:这可能是你期待已久的升级之选

4.英特尔称有望在AI领域带来“颠覆性”突破 代工业务无需大量外部订单支持

5.国际领先水平!杰理科技两项技术成果获鉴定


1.韩国宣布设立150万亿韩元基金 支持AI、半导体等先进产业投资

韩国总统李在明周三表示,韩国将设立一个150万亿韩元(合1200亿美元,7695亿元人民币)的公私基金,以支持对人工智能(AI)和其他先进产业的投资。

李在明当天在首尔的一次讲话中公布了这一名为“公共增长基金”的计划,比他最初承诺的100万亿韩元规模有所增加。

该基金将在未来五年内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技术、疫苗、机器人、氢能、二次电池、显示器、未来汽车、国防工业等十大前沿产业及整个价值链(生态系统)。

该基金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筹集。

李在明说:“我们很清楚,需要冒险精神和耐心的风险投资公司不可能独自在市场上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将通过财政支持发挥引水作用,以吸引私人资本。”

该计划将包括一个75万亿韩元的政府担保战略产业基金(定于12月启动),以及75万亿韩元的民间投资,包括直接和间接融资、韩国政府支持债券和低息贷款计划。

预计这不仅将增强产业竞争力,还将带来各种增值效益,包括扩大风险投资和科技企业规模、刺激区域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校对/赵月)


2.英伟达力挺!Reflection AI拟融资10亿美元,估值狂飙至55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英伟达支持的Reflection AI正在筹集约10亿美元的资金,估值将高达55亿美元。包括新投资在内,此轮融资对Reflection的估值可能在45亿~55亿美元之间。

英伟达的风险投资部门将投资至少2.5亿美元。光速创投、红杉资本和尤里·米尔纳的DST Global也参与此轮融资。

据PitchBook数据,在Reflection公司上一次外部融资(估值5.45亿美元)仅仅六个月后,此次融资公告的发布可能意味着Reflection的估值将飙升近10倍。

利用人工智能(AI)的初创公司持续吸引投资者资本,这项新兴技术甚至引发了大型科技公司之间数百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竞赛。

Reflection由谷歌DeepMind前研究员Misha Laskin和Ioannis Antonoglou于2024年创立,致力于开发自动化编码工具,这是AI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用例。

此次最新融资正值硅谷AI人才竞购战之际,Misha Laskin和Ioannis Antonoglou等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Meta提供的薪酬和签约奖金堪比职业运动员。


3.彭博上手体验iPhone 17:这可能是你期待已久的升级之选



iPhone 17 Pro采用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

北京时间9月10日,据彭博社报道,在经过多年的“挤牙膏式”更新后,苹果公司的新iPhone系列再次让人感到兴奋。

周二,苹果发布了四款新手机:基础款iPhone 17、超薄款iPhone Air、高端款iPhone 17 Pro以及更大尺寸的iPhone 17 Pro Max。所有机型均搭载苹果最新自研芯片、升级摄像头和更坚固的外屏玻璃。

升级正当时

在iPhone 17系列发布后,彭博社记者在苹果总部对新手机进行了上手体验。

彭博认为,对于那些一直推迟换新、想等到外观有明显变化的新款iPhone发布后再购买的消费者来说,今年的手机可能值得入手,尤其是在苹果确认新机价格大致与去年版本持平之后。

所有新款iPhone都将于9月12日开始预售,9月19日上市。虽然起售价总体与以往相近,但iPhone 17 Pro的起售价现为1099美元,比去年上涨了100美元。不过,它现在配备的是256GB存储容量,与去年256GB版的iPhone 16 Pro价格相同。



iPhone 17

基础款iPhone 17起售价为799美元,搭载更大的6.3英寸屏幕,大于iPhone 16的6.1英寸,刷新率提升至120赫兹,让日常使用明显更顺畅。虽然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会在意这些规格,但对于关注性能细节的科技爱好者来说,从浏览邮件到玩游戏,新款iPhone 17相比60赫兹的iPhone 16响应更快。

它还带来了改进版的后置摄像头和大幅升级的自拍摄像头,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可能是一个受欢迎的提升。但在硬件设计方面,它仍是整个系列中最熟悉的外观。不过,新机提供了一些新颜色选择,包括薰衣草紫色、鼠尾草绿色和青薄雾蓝色。

iPhone Air轻盈无比

苹果更引人注目的设计变化体现在仅5.6毫米厚的iPhone Air机型上,以及技术更先进的Pro系列,该系列采用全新的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设计,实现了彻底革新。

在发布会前,iPhone Air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此前,彭博社率先报道称,苹果计划推出一款超薄手机。这款手机重量仅165克,手感轻盈无比,比竞争对手三星电子的Galaxy S25 Edge略轻几克。



iPhone Air

iPhone Air带来了一种罕见的未来感,而这种感觉通常在代际间只是进行小幅更新的iPhone上很难体会到。几分钟的上手体验就能确认的是,iPhone Air与Galaxy S25 Edge类似,其主要优势并不局限于轻薄特性,更在于实现了大尺寸显示屏与便携性的完美平衡,放在口袋里几乎感知不到存在。

不过,尽管苹果声称iPhone Air充满电可全天使用,但其电池续航仍存在值得怀疑的地方。此外,它还有其他一些妥协:iPhone Air仅配备单摄像头(可通过软件裁剪实现2倍人像模式)。它也是苹果首次在全球销售仅支持eSIM虚拟卡的iPhone。

17 Pro彰显实力

如果说iPhone Air是在致敬未来,那么iPhone 17 Pro和Pro Max则展示了苹果在更厚、更传统机身设计上的实力,这两款手机都可能成为受欢迎的选择。苹果全新的一体成型机身设计带来了近年来iPhone中最舒适的人体工学体验。边缘略微圆润,在近期方正设计的机型与早期完全圆边的iPhone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铝金属与玻璃背板衔接处的开口区域(用于无线充电),处理的比预期更加隐蔽,并不显眼。

在苹果发布会上,一项很少被注意的升级是Pro机型屏幕新增的防反射涂层,它大幅降低了眩光的干扰。这是一项能够显著提升使用体验的改进,需要亲眼所见才能体会其价值。

机身背面同样暗藏玄机:浅色款基本上杜绝了指纹残留,因为背板完全摒弃了光面玻璃设计,而铝金属材质处理指纹的效果也比近年Pro机型采用的钛金属更为出色。

至于外观配色,新款橙色非常抢眼,而银色和深蓝色Pro机型同样非常出彩。


3.彭博上手体验iPhone 17:这可能是你期待已久的升级之选



iPhone 17 Pro采用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

北京时间9月10日,据彭博社报道,在经过多年的“挤牙膏式”更新后,苹果公司的新iPhone系列再次让人感到兴奋。

周二,苹果发布了四款新手机:基础款iPhone 17、超薄款iPhone Air、高端款iPhone 17 Pro以及更大尺寸的iPhone 17 Pro Max。所有机型均搭载苹果最新自研芯片、升级摄像头和更坚固的外屏玻璃。

升级正当时

在iPhone 17系列发布后,彭博社记者在苹果总部对新手机进行了上手体验。

彭博认为,对于那些一直推迟换新、想等到外观有明显变化的新款iPhone发布后再购买的消费者来说,今年的手机可能值得入手,尤其是在苹果确认新机价格大致与去年版本持平之后。

所有新款iPhone都将于9月12日开始预售,9月19日上市。虽然起售价总体与以往相近,但iPhone 17 Pro的起售价现为1099美元,比去年上涨了100美元。不过,它现在配备的是256GB存储容量,与去年256GB版的iPhone 16 Pro价格相同。



iPhone 17

基础款iPhone 17起售价为799美元,搭载更大的6.3英寸屏幕,大于iPhone 16的6.1英寸,刷新率提升至120赫兹,让日常使用明显更顺畅。虽然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会在意这些规格,但对于关注性能细节的科技爱好者来说,从浏览邮件到玩游戏,新款iPhone 17相比60赫兹的iPhone 16响应更快。

它还带来了改进版的后置摄像头和大幅升级的自拍摄像头,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可能是一个受欢迎的提升。但在硬件设计方面,它仍是整个系列中最熟悉的外观。不过,新机提供了一些新颜色选择,包括薰衣草紫色、鼠尾草绿色和青薄雾蓝色。

iPhone Air轻盈无比

苹果更引人注目的设计变化体现在仅5.6毫米厚的iPhone Air机型上,以及技术更先进的Pro系列,该系列采用全新的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设计,实现了彻底革新。

在发布会前,iPhone Air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此前,彭博社率先报道称,苹果计划推出一款超薄手机。这款手机重量仅165克,手感轻盈无比,比竞争对手三星电子的Galaxy S25 Edge略轻几克。



iPhone Air

iPhone Air带来了一种罕见的未来感,而这种感觉通常在代际间只是进行小幅更新的iPhone上很难体会到。几分钟的上手体验就能确认的是,iPhone Air与Galaxy S25 Edge类似,其主要优势并不局限于轻薄特性,更在于实现了大尺寸显示屏与便携性的完美平衡,放在口袋里几乎感知不到存在。

不过,尽管苹果声称iPhone Air充满电可全天使用,但其电池续航仍存在值得怀疑的地方。此外,它还有其他一些妥协:iPhone Air仅配备单摄像头(可通过软件裁剪实现2倍人像模式)。它也是苹果首次在全球销售仅支持eSIM虚拟卡的iPhone。

17 Pro彰显实力

如果说iPhone Air是在致敬未来,那么iPhone 17 Pro和Pro Max则展示了苹果在更厚、更传统机身设计上的实力,这两款手机都可能成为受欢迎的选择。苹果全新的一体成型机身设计带来了近年来iPhone中最舒适的人体工学体验。边缘略微圆润,在近期方正设计的机型与早期完全圆边的iPhone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铝金属与玻璃背板衔接处的开口区域(用于无线充电),处理的比预期更加隐蔽,并不显眼。

在苹果发布会上,一项很少被注意的升级是Pro机型屏幕新增的防反射涂层,它大幅降低了眩光的干扰。这是一项能够显著提升使用体验的改进,需要亲眼所见才能体会其价值。

机身背面同样暗藏玄机:浅色款基本上杜绝了指纹残留,因为背板完全摒弃了光面玻璃设计,而铝金属材质处理指纹的效果也比近年Pro机型采用的钛金属更为出色。

至于外观配色,新款橙色非常抢眼,而银色和深蓝色Pro机型同样非常出彩。


4.英特尔称有望在AI领域带来“颠覆性”突破 代工业务无需大量外部订单支持

在近日的高盛Communacopia+科技大会上,英特尔公司规划与投资者关系副总裁John Pitzer透露了公司CEO陈立武推动转型的核心要点,并简要介绍了英特尔的AI发展战略。他强调,英特尔新一代14A芯片制造工艺与以往完全不同,首次在技术定义初期便让外部客户深度参与。

Pitzer指出,陈立武上任后,最大的改变在于公司文化。去年进行的大规模重组主要着眼于削减成本,但今年二季度的改革则本质上改变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大幅减少管理层级,提升了决策效率,加快了企业反应速度,并要求员工重返办公室,推动更高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未来几个月,英特尔将聚焦四大优先目标:修复x86核心芯片业务、制定AI发展战略、推动代工业务成熟运转,以及继续优化公司资产负债表。

谈及AI战略,Pitzer表示,英特尔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AI加速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提升x86业务增长,以及发力AI市场,公司期望实现超过传统3-5%的增长。英特尔认为,其x86生态系统将在AI市场中具备独特价值,公司将努力在AI推理性能和能耗方面实现“颠覆式”突破,相关细节将在三季度财报会上进一步公布。

针对14A先进制程,Pitzer重申英特尔“全力投入”开发,强调目前与外部客户在技术定义阶段就已深度合作,有信心确保该制程的工艺成熟度和良率,让客户最迟能在2027年上半年参与设计决策。

代工业务方面,英特尔制定了2027年底实现运营盈亏平衡的目标。Pitzer指出,依托18A技术扩大量产规模,仅凭英特尔自有产品的需求就能实现该目标,无需大量外部订单支持。


5.国际领先水平!杰理科技两项技术成果获鉴定

2025年9月4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组织召开“自适应ANC低延时无线通信端侧AI芯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经评审,专家组一致认定杰理科技该技术成果在综合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杰理科技2022年—2025年度在“低延时通信”“主动降噪”“端侧AI”等方面的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该技术致力于解决复杂环境下无线音频传输的性能瓶颈,提升端侧AI计算能力,显著提升TWS耳机、智能穿戴等终端的用户体验,是公司在高端音频芯片、高端AIoT芯片领域自主创新的一项里程碑成果。

核心技术指标全面领先

超凡降噪性能:自适应ANC系统最大降噪深度达到47dB,有效带宽扩展至5kHz。

极致低延时传输:无线通信+音频编解码全链路端到端延时低至4.615ms,大幅领先行业同类方案。

卓越接收灵敏度:蓝牙接收灵敏度为-99.5dBm,显著增强信号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高效端侧AI语音识别:集成声学模型参数仅136KB,语音识别精度高达95%以上。

该技术已应用和将应用于公司多款蓝牙音频SoC芯片。已应用该技术的芯片已用于的终端设备覆盖超百万台,应用终端客户包括小米、VIVO、绿联、AKT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在知识产权方面,该技术共申请专利22项、软著5项、布图设计5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8项。

专家组认为,该芯片技术在自适应ANC降噪深度、宽度以及无线音频低延时通信技术方面均表现优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研发成果和先进设计具备较高的行业推广价值,可为我国高端无线音频芯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行业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杰理科技作为全球蓝牙音频芯片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凭借此次技术突破,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音频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以卓越性能重新定义了无线音频体验的行业标杆。该技术的突破极大提升了用户在实时通话、音频娱乐及智能交互中的感知体验,展现出公司在全球蓝牙音频技术领域的卓越创新力,并持续推动产业向更高性能、更高智能化的新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