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7 日,唐纳德·特朗普抵达伦敦,开启他任内第二次英国国事访问。
这一次的重点是科技落地,不是政治秀。
随行人员名单里,除了外交高官,还有三位硅谷最核心的 AI 企业 CEO:微软的Satya Nadella、英伟达的 Jensen Huang、OpenAI 的 Sam Altman。
他们此行不是为了站台,而是为了实地部署 AI 基础设施。
微软宣布投资 300 亿美元(约 220 亿英镑),用于建设 AI 数据中心、云算力设施与本地研发团队;
英伟达宣布将在英国部署 12 万片 Blackwell GPU,并向英国 AI基础设施公司 Nscale 投资 5 亿英镑;
OpenAI 启动 Stargate UK 项目,在北泰恩赛德建设英国本地大模型平台,首批部署 8000 张 GPU。
加上谷歌、CoreWeave、Salesforce 等企业,总投资超过 310 亿英镑(约合 420 亿美元),构成了一份横跨 AI、能源、政策、芯片的综合性科技投资协议。
这不是简单的企业扩张,而是国家级的产业布局。
美国 AI 三巨头正在将“主权AI”从概念转为现实。他们把核心能力直接部署到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中,英国成了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问题也随之而来:
英国是在构建自主 AI 能力,还是成为美企全球布局的节点?
这一轮 AI 的全球竞争,已经从硅谷的实验室走向了各国的政策决策层。
“我们从 1982 年就在英国做业务了。”
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在接受 BBC 采访时,开场就提到了微软在英国 40 年的合作历程。这不是在介绍公司历史,而是在说明为什么这次愿意拿出 300 亿美元投资英国。
几十年来持续投资英国,看中的不是短期热度,而是政策稳定性。这让我们能够持续下注,才有今天的基础。
这不是客套话。
微软这次宣布的 300 亿美元,是三部分合成:
一部分投在“硬件”:土地、数据中心、建筑设备、超算网络;
一部分投在“软件”:本地销售、研发、运营团队;
剩下是人:建设、招募、培养,形成自己的 AI 研发队伍。
而这些部署,不是放在伦敦或者牛津,而是落到了英格兰东北部。
为什么选这个位置? 因为英国政府把这里列为“AI 增长区”,提供审批、能源、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微软选择与英国 AI 基础设施公司 Nscale 深度合作,成为其数据中心的核心客户。简单说,微软不是卖技术,而是把自己变成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买家和用户。
在采访中,BBC 记者反复问他一句话:
“英国经济目前增长缓慢,你觉得 AI 真能带来那 10% 的 GDP 增长吗?多久才能看见效果?”
Nadella 回答很现实:
“我希望不是十年,而是五年,但要看到效果,真的需要时间。”
AI 能力的确强,但要让它产生经济价值,组织还得经历一系列变化,要重新设计流程、重塑协作方式……不能跳过这些阶段。
这句话,实际上在强调:
模型再强,不部署,就不产生价值;
AI 不落地,就只是算法,不是能力;
最终看的,是谁能把 AI 接进业务,把硬件连进应用,把技术转化为“能真正被使用的工具”。
所以微软这 300 亿,既不是造产品,也不是抢市场。
是为未来的 AI 工厂打地基。
AI 不是在云端的比赛,而是在土地上的施工。
谁先建好算力基础设施,谁就能承接下一轮智能革命。
“别忘了,这里是图灵的故乡。”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采访提到英国的 AI 根基:大学训练出的顶尖人才、本地的研究机构、早期的计算传统。
但他接下来的话更关键:
“你们拥有自己的数据,这些数据属于英国,你们应该用它来训练自己的大模型。”
这不是鼓励,是暗示: 大模型时代,不是看谁有最多服务器,而是看谁能把数据和能力留在自己国家。
而英伟达做的事情,是把这样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这家公司宣布,在英国部署多达 12 万块最新的 Blackwell GPU 芯片,这是英伟达在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落地。
不只是卖芯片,而是帮助英国建起完整的数据中心;
不只是卖硬件,而是连同合作伙伴一起投资土地、基础建设、电力配套;
甚至直接向英国本地企业 Nscale 投资 5 亿英镑,成为 Stargate UK 项目的重要合作方。
GPU,不再是技术件,而是外交语言。
芯片在哪,能力就在哪;能部署多少,就意味着能训练多少、优化多少、发展多少。 今天的大模型,不再是云上产品,而是地上资源。
记者问他:
“你觉得英国真的有机会站上这轮 AI 的中心吗?我们这里总是有点犹豫,大家很容易低估自己。”
黄仁勋对此表达了困惑:
我确实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谦虚?这里明明是人工智能的发源地。为什么不大胆一点,把自己的 AI 做出来?
英伟达这次带来的,不只是 12 万块 GPU。
而是告诉英国政府:你们可以拥有你们自己的 AI 能力。
前提是,要有人愿意把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建在你的土地上。
这不是“技术输出”,是“能力转移”。 不是 API 接入,而是本地算力落地。
英伟达的观点很明确:主权 AI 的第一步,就是在自己国家建起能训练大模型的算力工厂。
OpenAI 启动“Stargate UK”项目,在英国本地部署大模型基础设施:
选址:首期将在英国北泰恩赛德 Cobalt Park 建设大模型训练平台;
分工:由 OpenAI 牵头、Nscale 承建,英伟达提供首批 8000 张 GPU;
政策:纳入英国"AI增长区",获得政府支持
OpenAI 这次不只是宣布合作,而是要把大模型真正部署到英国的基础设施中。
英国政府表示:该项目将用于支持主权 AI 发展,确保英国能够在本土运行与训练高质量的大模型。
这句话很要点:“本土运行”。
OpenAI 过去的模型大多部署在美国,用户通过 API 远程调用;现在它把部分训练与推理能力,搬到了英国本地。
也就是说:
数据不出境,本地接入;
模型在英国运转,不依赖海外调度;
平台为英国开发者和企业量身定制,不再是标准全球包。
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在于 AI 角色的转变:
大模型不再是简单的云端服务,而是要深度融入政策、能源、监管框架的核心基础设施。
过去的模式是 API 全球调用,现在的策略是本地建设、定制化部署,适应各国的政策环境。
英国拿下 Stargate UK 项目,意味着 OpenAI 从“云端服务商”转向“本地部署伙伴”。
Stargate UK 代表了一种新合作模式:OpenAI 提供技术能力,英国提供土地和政策,双方深度绑定。
这种模式下,AI 主权的关键不再是谁开发,而是谁控制运行和更新。
英国看似抢到了有利位置,但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当技术平台落地英国,主导权是否也真正转移了?
答案可能并不那么简单。
当 BBC 记者追问 Nadella“英国是否正在放弃数字主权”时,
对方回应得很直接:
“我们是在英国本地投资,这些是英国自己的 AI 工厂。英国公司可以用它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
这番表态延续了前三节的基调:合作、开放、双赢。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表态背后,英国国内的讨论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一、不是反对投资,而是想看得更清楚:谁真正掌握方向盘?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称这是一项“代际级的科技协议”,将英国推向欧洲 AI 的中心位置。 财政部发文欢迎三大科技巨头“带来技术、资本和就业”。
但《经济学人》智库的全球经济学家凯恩·伯奇(Cailin Birch)却在 BBC 节目中说了另一面:
“所有的投资听上去都很有吸引力,但好处基本还是偏向美国。”
“我们在提供土地、电力、人才,但最终核心能力仍然掌握在对方手中。”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出口”,也不是本地合作,而是美国科技公司正在成为英国 AI 架构的一部分。
二、这些合作到底带来了什么?
英国当然是受益方,至少短期看是这样:
投资到账;
岗位增加;
基础设施开建;
北部偏远地区首次被纳入全球 AI 网络节点。
但 BBC 主持人接着分析道:
“这些数据中心里运行的,并不是英国自己开发的模型。这些岗位更多是施工与运维,而不是模型训练与指令架构。这些平台最终的接口和训练调度权,还是在硅谷。”
英国得到了“接入权”,但没有拿到“控制权”。
三、这是合作,还是依附?还是两者并存?
从表面看,英国获得了全球 AI 链上的关键节点。从深层看,它也正在被美企纳入全球部署版图。
凯恩·伯奇认为,这类合作更像是结构性融合,而非对等协作。
这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科技合作模式:
不是买卖模型;
不是输入服务;
而是把算力基础设施直接融入另一个国家的基础体系。
关键问题:英国究竟拿回了什么?
BBC 分析认为,英国既可能是 AI 繁荣的受益者,也可能只是全球 AI 部署的承载地。
眼前的岗位、投资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十年后,这些能力是否真正“属于英国”。
这节不是简单的质疑,而是一次冷静审视。
OpenAI、微软、英伟达确实带来了资源、平台、速度。
但这也提出了一个所有国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是真正的合作共建,还是被纳入某些国家的全球战略布局?
这场投资潮,不是简单的商业扩张,而是一个清晰信号:
“AI 竞争的重点,从模型性能转向部署能力。”
英国这轮押注的收获:三大科技巨头同时落地,“主权AI”首次在英国有了实体模板,东北部成为新兴 AI 工业带。
表面看是双赢合作,实质上展示了 AI 世界的新分工:美国输出技术标准和核心能力,英国提供土地、电力和政策配合,共同搭建“本地化却联通全球”的 AI 节点。
对中国来说,不是评价这场合作谁占了上风,而是看清下面这几点:
真正的 AI 实力看本土部署能力,不看模型跑分
关键是算力、人才、应用的完整闭环
未来比拼的是谁能建起完整的 AI 工业体系
这种合作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参与方是共建者,还是承载者?
AI 时代的国家竞争,考验的就是这种承载和转化能力。
这才是 AI 真正变成国家力量时,要回答的事情。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uC1_M1O4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NL6iXU2TY&t=4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0duds0WbeU&t=56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k/uk-us-agree-42-billion-tech-pact-mark-trumps-visit-2025-09-16/?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9-16/microsoft-openai-herald-trump-s-uk-visit-with-spending-pledges?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openai.com/index/introducing-stargate-uk/?utm_source=chatgpt.com
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