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发声!
12 小时前 / 阅读约17分钟
来源:集微网
壹倍科技获数亿元融资助力Micro-LED量产,东风汽车与华为深化合作,卓翼科技进入无实际控制人时代,国芯科技AI MCU芯片应用于商用空调,一汽股份收购卓驭科技股权。

1、再获数亿元加持,壹倍科技助全球Micro-LED行业冲量产

2、东风汽车董事长会见华为任正非,共同探讨深化战略合作

3、卓翼科技原控股股东地位丧失,公司进入无实际控制人时代

4、国芯科技成功推动实现AI MCU芯片在新一代商用空调领域的应用

5、一汽股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将成第一大股东


1、再获数亿元加持,壹倍科技助全球Micro-LED行业冲量产

壹倍科技近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国中资本、安芯投资、普华资本、厦金创新和思明科创基金共同投资,后浪资本作为早期投资人并担任财务顾问。本次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产品开发和保障交付。公司成立5年以来,共计完成5轮融资,目前累计融资额位列新创Micro-LED行业设备厂商第一,已引入国内头部财务投资机构、国内头部产业资本和政府资本等多类型股东,显现出资本市场对于Micro LED行业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和对于壹倍科技在Micro-LED设备领域成绩的高度肯定。

伴随着近两年MicroLED终端产品的逐步落地,行业已经从样品验证阶段过渡到了量产导入和降本阶段。已经上市的产品包括大尺寸电视(三星/海信/TCL/辰显等)、手表(佳明 Fenix 8 Pro MicroLED)、车载显示(Ams-Osram/马瑞利 矩阵式大灯)和AR微显示器(JBD 蜂鸟II)等,显示应用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同时基于MicroLED的阵列光通讯技术也受到了台积电、微软和富士康等科技巨头公司的密切关注和投入,有望成为高速可见光通讯(VLC)、芯片间光互连(D2D)及硅光共封装光学(CPO)等前沿技术的理想解决方案。

站在LED、平板显示和半导体产业的交汇点,公司致力于成为Micro-LED行业全球领先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提供商。随着巨量转移和单片集成的技术路线趋于收敛,与下游客户的密切合作过程中,公司的技术与产品线布局日益完善。自2022年7月推出国内首台晶圆级PL巨量检测设备后,又逐步拓展到了AOI位移量测和外延无图形缺陷检测等产品领域。至今已基本覆盖大陆头部厂商,同时积极开拓台湾客户,布局日韩和欧美等海外市场,成为当前环境下少有的前道设备出海案例。公司产品已完整覆盖衬底-外延段-COW芯片-COC巨量转移/微显-MIP/Panel模组各个Micro-LED前道生产环节,提供全面的基于光致发光PL、高精度明/暗场、和的多重光学检测技术和产品。

Micro-LED发光性能缺陷检测设备

作为国内首家研发且目前唯一可量产Micro-LED发光性能缺陷检测设备的厂商,PL光致发光产品线是壹倍科技首款面向市场推出的产品,短短2年商业化时间,公司产品已完全覆盖国内全部头部芯片厂、巨量转移厂、面板厂和部分微显示器厂。

Micro-LED行业中,PL光致发光检测设备、巨量转移/修补设备是Micro-LED大规模量产和降本的关键设备,已成为Micro-LED制程中评估芯片发光性能的核心技术手段,壹倍科技历时3年时间已完成对日本滨松、日本东丽和韩国Etamax等海外对标厂商全面追赶,收获了来自大陆、台湾和海外客户的订单认可。

该设备主要应用于芯片厂COC制成、巨转移厂COW制成和模组厂MIP制成中,其串联Micro-LED晶圆整个图形化到模组化之间的过程,通过非接触、无损的方式提供芯片发光亮度、光谱分布、发光均匀性等检测指标,并为巨量转移、巨量修复、分/混Bin、MIP模组化提供最为基础的芯片性能数据。同时,该设备晶圆检出速度可达15片/小时,晶粒检测速度每小时可达数千万颗,在保证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充分满足上下游其他环节节拍要求。

Micro-LED衬底及外延检测设备

随着MicroLED产业迈入量产,业界对于晶圆良率和成本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大量的LED芯粒后道失效问题均源于最初的衬底表面缺陷或外延层生长不良。特别是随着芯粒尺寸越来越小,甚至降至5μm以下(如AR微显示应用),其对于外延层缺陷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且存在多种类型的亚表面晶体缺陷,这些缺陷采用传统检测手段无法检出。

壹倍推出的Micro-LED衬底及外延专用检测设备采用显微光致发光成像、共聚焦微分干涉成像及高分辨暗场成像及宽光谱PL成像技术,实现透明样品的无接触、非破坏性和超快速的缺陷/亚表面缺陷检出,提供不同维度检测的缺陷Mapping、外延与器件叠图Mapping与混Bin良率统计结果。

AOI转移位移和缺陷量检测设备

Micro-LED场景中的芯片缺陷检测与量测具备明显的行业特征:数据巨量、缺陷尺寸小、位置度信息敏感、检测节拍要求极高等特点。对于传统AOI厂商而言,进入Micro-LED场景提供以传统机器视觉为技术支撑的产品完全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壹倍科技AOI芯片缺陷量检测设备,采用超宽场、高NA、显微线扫光学成像系统与高通量图像处理算法,结合系统误差整合分析和校准技术、运动与图像像质的自适应补偿技术,可以对Micro LED工艺制程中的COW以及巨量转移前后的COC的晶圆进行全面的精细检查,同时具备亚微米级的全局位移量检出能力,因此可以有效地对巨量检测转移工序良率进行监测和管控。可在数分钟内检测 Micro LED COW (Chip on Wafer)或COC (Chip on Carrier)晶圆上数千万颗芯粒的缺陷检测或位置量测,最小可检出亚微米级的缺陷和偏移。

壹倍科技技术转化团队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和材料专业,公司核心团队在光学和半导体材料领域积累超过15年,基于材料体系理解、材料表征手段的掌握与核心光学系统自主的攻坚克难,壹倍团队才能够快速成为Micro-LED行业检测设备国内的代表性公司,并希望在未来能够产品化更多真实解决终端客户生产需求的关键工艺设备。

2、东风汽车董事长会见华为任正非,共同探讨深化战略合作

东风汽车9月23日发文称,9月22日,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一行赴深圳,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举行会谈。双方就强化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推进企业治理与运营机制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与任正非的会谈中,双方回顾了东风汽车与华为多年来深化合作的历程。杨青表示,东风汽车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智能化跃迁,将与华为持续深化战略协同,共同面对产业变革与市场挑战。任正非则强调,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双方一致认为,在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背景下,深化合作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

在与徐直军的交流中,双方重点就持续推进全面战略合作、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徐直军表示,华为将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未来双方将在产品定义、智能化技术、营销等领域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央企市场化运营新路径。双方共同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谈标志着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将在产品定义、智能化技术、营销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央企市场化运营新路径。

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历程由来已久。双方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会谈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战略合作,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将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3、卓翼科技原控股股东地位丧失,公司进入无实际控制人时代

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369,以下简称“卓翼科技”)于2025年9月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传武所持部分股份的司法拍卖过户已完成,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据公告披露,夏传武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拍卖的36,220,000股公司股份已于近日完成过户登记。此次司法拍卖的竞买人包括胡文明、张宇、徐秀龙、陈瑞岳、张娇娇、彭沛东、程维娜等七人,他们分别竞得不同数量的股份。过户完成后,夏传武的持股数量从37,783,242股减少至1,563,242股,持股比例从6.66%降至0.28%,由此丧失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地位。

本次权益变动后,卓翼科技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和山未来(深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25,513,032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然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目前不存在持股超过50%的股东,也不存在可以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单一股东无法通过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决定公司董事会超过半数成员选任,亦不存在单一股东依其可实际支配的公司股份表决权对公司股东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因此,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尽管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但卓翼科技表示,这一情况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经营正常,管理团队稳定,且公司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及独立经营的能力。此外,公司原控股股东夏传武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况。

卓翼科技此次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标志着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将更加依赖于管理层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4、国芯科技成功推动实现AI MCU芯片在新一代商用空调领域的应用

9月19日,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红岛馆)隆重开幕。国芯科技携端侧AI MCU芯片新产品亮相青岛,成功实现CCR4001S AI MCU芯片在新一代商用空调中的应用。

1、直击痛点:节能降耗更舒适

长期以来,商用空调系统作为现代楼宇能源消耗大户,常年被能耗高、控制精度不足、调试周期长等痛点桎梏着节能降碳、绿色制冷/热的脚步。传统控制方法响应速度慢,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需求、更遑论精准调控;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办公楼宇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总能耗比例持续高达40%-60%。企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显著降低能耗、提高控制精度的智能解决方案。国芯科技针对上述痛点,基于自研的AI MCU芯片CCR4001S,为行业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CCR4001S芯片的最大特点是支持生成式控制算法,允许设备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操作,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具体至商用空调系统场景中,该AI MCU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动态调整能耗,使传统电机参数调优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小时级,大幅提升调优效率,同时确保用户的舒适度达到最佳状态。随着AI MCU芯片在商用空调领域的应用,空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温度调节设备,而是进化为能够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的节能专家。可以说,CCR4001S以算法为刃,削平能耗峰值,重塑建筑能源的优雅曲线,有效助力商空系统走上更加节能高效、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

2、技术自主:AI MCU芯片功能特点

CCR4001S系2024年国芯科技凭借在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出的基于自主内核研发的端侧AI MCU芯片。该AI MCU基于国芯科技自主RISC-V架构CPU CRV4H内核研发,带有AI NPU,芯片集成了一个0.3 TOPS@INT8算力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专门用于加速AI任务。这一高性能NPU集成了卷积、池化、激活函数等多种硬件加速算子,能够高效运行MobileNet、ResNet、VGG、EfficientNet、Yolo等深度学习算法,使设备能够实时完成物体识别、目标检测、图像分类等复杂任务。NPU的设计还考虑到了低功耗和高性能之间的平衡,确保了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能实现卓越的表现。该NPU支持所有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TensorFlow Lite、PyTorch、Caffe、DarkNet、ONNX等),并通过量化、裁剪和模型压缩等优化技术原生加速神经网络模型,为更广泛的应用提供AI计算能力。这款芯片按照工业级进行设计和生产,具备高可靠性,是为智能家电、工业控制、新能源、机器人等多种领域设计的智能控制场景MCU芯片。

3、生态建设:构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国芯科技于AI MCU生态建设和构建完整产业链方面,始终秉持十分开放、合作的态度,以自主可控的RISC-V CPU和AI NPU技术为核心,通过广泛的生态协作,将技术落地到千行百业。此次,国芯科技亦联合多家生态链伙伴,集中展示了一系列联合开发智慧健康、新能源安全检测与预测性维护等解决方案,其中部分方案已经量产落地。

  • 宝宝看护“芯”升级:得益于技术进步、社会生活条件普遍提升以及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婴儿看护器市场蓬勃兴起,根据QYResearch调研统计,2031年全球婴儿看护器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6%(2025-2031),最新出现的端侧AI芯片则为这一市场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安全看护方案。搭载了基于国芯科技CCR4001S芯片的智能传感模组的新一代智能婴儿看护仪可高效处理来自毫米波雷达、红外热成像等多模态传感器的数据,实现对婴儿睡眠、呼吸、活动等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为家长提供科学、安心的育儿支持。

  • 新能源拉弧“芯”检测:拉弧是发生在带电导体与导体(或地)距离较近时,导体间的电压击穿气体,使气体电离而产生的一种持续放电现象。在光伏系统中,接点松脱、接触不良、接线断裂、绝缘材料老化碳化、电线受潮腐蚀或绝缘破损等多种情况都可能触发电弧。随着光伏、储能装机全面铺开,直流高压侧的安全日益重要。由于直流侧端子密集,拉弧概率较交流侧显著增加:轻则烧毁组件逆变器,重则星火燎原,严重威胁人身与资产安全。基于国芯科技CCR4001S端侧AI芯片的智能检测模组可实现更高的监测准确率和更低的误报率,并提供更好的扩展性和自学习能力,为市场提供更智能高效的检测方案。

当AI芯片与智能设备“双向奔赴”:空调不再只是调温机器,拉弧检测将更加安全、婴儿看护也带上了温度。国芯科技愿以自主RISC-V指令集与开放AI MCU生态,携手伙伴,把每一颗AI MCU芯片嵌入主机、终端,点亮更加安全、节能、舒适的未来。

5、一汽股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将成第一大股东

9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公告。

根据《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一汽股份与New Territory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New Territory”)、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卓驭科技”)签署协议,拟增资并收购New Territory持有的卓驭科技的股权。卓驭科技主要从事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业务。交易前,New Territory持有卓驭科技70.65%的股权,单独控制卓驭科技。

交易后,一汽股份持有卓驭科技35.8%的股权,New Territory持有卓驭科技34.85%的股权,双方将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资料显示,New Territory于2022年10月3日成立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主要业务是持有卓驭科技的股权。New Territory的最终控制人是自然人,主要通过其控制的公司从事无人机、手持影像、机器人教育及相关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公示表》介绍,本次交易属于“存在上下游关系的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上下游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均小于25%。”其同时披露,在2024年中国境内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市场中,New Territory(通过卓驭科技)的市场份额为0-5%;下游2024年中国境内乘用车市场中,一汽股份的市场份额为10-15%。

天眼查显示,“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28日,卓驭起步于2016年,其前身为大疆的车载事业部。2023年,卓驭从大疆分拆独立,并于2024年6月正式启用“卓驭”作为业务品牌。

今年5月9日,卓驭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卓驭科技首次完整对外公布其9大合作客户:大众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奇瑞汽车、长城汽车、中国一汽、奥迪、北汽集团等主流车企,并宣布已有20余款搭载其智能驾驶方案的车型实现量产,另有30多款车型即将量产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