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创制“精准治疗”技术 助锂电池“起死回生”
2025-02-14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彭慧胜和高悦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旨在恢复废旧或衰减锂电池的容量并延长其寿命。他们设计了锂载体分子,并将其注入电池中,以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和化学信息学技术构建数据库,成功合成了成本低廉、易于制备的三氟甲基亚磺酸锂作为锂载体分子,该分子与各类电池材料和电解液均兼容。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新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从原来的500至2000圈提高到12000至60000圈。目前,该团队正在积极推进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电池企业展开合作,期望将这一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