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预警:中国新能源车市大洗牌要来了!约100家车企将淘汰
2 天前 / 阅读约3分钟
来源:集微网
中国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市场将大规模洗牌,约100家车企或出局。比亚迪等认为价格战退潮后,技术、资金不足的车企将被淘汰,未来市场格局将更健康。

《金融时报》报导,比亚迪( 002594-CN ) 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慕尼黑车展上指出,随着中国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非理性竞争,中国汽车市场将面临大规模洗牌,约有100 家车企可能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出局。

李柯表示,现有车企过多,价格战一旦退潮,不具竞争力的企业将难以生存。她直言,过去许多车企靠打折、送优惠吸引消费者,但随着低价策略失效,不少整车厂将面临生存压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李柯更指出:「就算最后只剩下20 家车企,其实还是太多了。」

中国目前拥有130 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市场增长逐渐放缓,电动车价格下降,加上政策整治,车企数量势必要进行大规模洗牌。

不仅比亚迪如此判断,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都在唱「淘汰赛」的调子。咨询公司AlixPartners 预测,2024 年仍有129 个品牌在售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但到2030 年,能保持财务可持续运营的品牌可能仅剩15 家。

比亚迪竞争对手小鹏汽车( XPEV-US ) 则更为激进地预测,全球汽车行业未来十年可能只剩下10 家主要企业,意味着缺乏技术、资金或特色的中小车企,将面临被收购或直接出局。

即便是行业领头羊比亚迪也面临挑战。花旗银行近期大幅下调比亚迪销量预期,今年从580 万辆降至460 万辆,明年从720 万辆降至540 万辆,2027 年预期也从840 万辆降至600 万辆。

不过,李柯对长期发展仍充满信心。她表示,价格战退潮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消费者将更看重技术与驾驶体验,而这正是比亚迪的竞争优势。她说:「我们的利润依然会保持强劲。」

随着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不少车企将目光投向海外,但李柯提醒,海外市场挑战依旧,需要适应当地政策、消费者习惯及品牌竞争。

比亚迪已透过高性价比与先进技术的车型,扩大英国及欧洲市场的销量,并计画在匈牙利工厂进行本地生产,但产能扩张仍需时间。

其他中国车企,如长安汽车( 000625-CN ) ,也已进军海外市场,加入全球竞争行列。

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短期增长或告一段落,但经过优胜劣汰后,将迎来更健康的发展格局。未来能在市场存活的企业,有望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