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品、锂电池和电动汽车这"新三样"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占率分别高达85%、79.8%和70.4%。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助力中国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可能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政府应支持"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借此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扩大国内光伏装机应用规模,以满足实现"3060"碳中和目标的发展需求。他指出,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具有绝对领先优势,锂电池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取得显著成就。预计未来二三十年,这些产业将带动50至100万亿人民币资金走出国门,有力支撑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为此,刘汉元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关键技术和设备攻关,进一步提升中国"新三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