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十年前跟我说,学会写代码能年薪15万美元,那我信;但如果你现在跟我说,会写代码的中年人只能靠送外卖生存……我也信了。”
这不是什么段子,而是现年 42 岁的 Massive 的真实写照。
曾经,Massive 是一名资深软件工程师,在美国加州的某家元宇宙公司任职,年薪 15 万美元,有冲劲、有梦想;而现在,他蜗居在一辆小型房车里,为了生计不断刷新招聘网站、送外卖,甚至考虑去考卡车司机执照。
他不是不努力——失业期间,他一共投出了 800+ 份简历,却只换来了不到 10 次的面试机会。其中有几次面试他的并不是人类 HR,而是 AI 机器人。“我感觉自己就像是透明人,甚至都没机会进入真正的招聘流程,人类还没看到我的简历就被 AI 算法筛掉了。”
而颇为讽刺的是,真正让他失业的,也正是 AI。
Massive 今年 42 岁,在技术行业摸爬滚打了近 20 年。他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时经历过第一次裁员,后来也在疫情期间也再度被裁。但那两次,他都在几个月内迅速找到了新工作。
而这一次,从 2024 年 4 月失业开始,已经过去了一年,他仍然在找工作。
刚失业时,Massive还信心满满:他有计算机科学学位、有项目经验,面试肯定会源源不断。但很快他就发现他错了——在他投出的 800 多份简历中,大多数石沉大海,不是被人类面试官拒绝,而是在 HR 看到之前就被 AI 简历筛选工具过滤掉。
“过去我们总担心 AI 会在某天取代程序员,而现在我觉得,这一天已经来了。”
Massive 并不是杞人忧天。今年早些时候,Anthropic 公司 CEO Dario Amodei 就曾公开预测,更多软件工作岗位将很快被淘汰:“到 9 月份,AI 将能够生成 90% 的代码。再过 12 个月,我们可能会处于一个 AI 基本上能编写所有代码的世界。”
也许有人会惊讶,毕竟美国劳工统计局一再将软件工程列为“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但根据 Layoffs.fyi 的统计数据,仅在 2024 年,全球就有超过 15 万名科技工作者失去了工作;而到 2025 年 5 月,这一数字已超过了 5 万人。
如今,许多公司正在悄悄裁撤开发团队,用 AI 工具(如 GitHub Copilot、Claude、ChatGPT 等)代替原来的工程师。它们不会疲惫、不涨工资、不请假,甚至不会反驳老板——从效率和成本角度来看,“AI 程序员”确实香得不可思议。
Massive 坦言,在继续尝试找技术工作的同时,他也探索过 Plan B。
他曾不止一次想过,是不是应该深造或彻底换行业:他考虑过去重新进修,想过去考取技术认证证书,甚至还一度想考卡车司机的商业驾照(CDL)……但最终还是因费用太高、负担不起而作罢。更重要是的,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 20 年,换赛道的门槛对他来说太高、也太不确定了。
无奈之下,现阶段的 Massive 只能先努力维持生计:为节省房租,他搬进了一辆小型房车,并通过送 DoorDash 外卖和在 eBay 上变卖家当来换取日常生活的开支。但这一切加起来,每月也不过几百美元而已,还不够他以前一周的工资。
很显然,这并不是 Massive 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AI 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社会对于“被 AI 替代者”的转型准备。
令人意外的是,Massive 并不怨恨 AI。相反,他还自称是“AI Maximalist”(AI极客主义者),并表示:“如果 AI 真的能写得比我好,那我也不会因此难过。它虽然没‘人味’,但确实更高效,这是事实。”
真正让他感到失望的,是企业选择用 AI 来节省成本、裁掉人才,而不是利用它去增强团队的能力。在 Massive 看来,如今很多公司依旧在用旧时代的思维看待 AI:如果一个 AI 可以替代 10 个人,那就裁掉 9 个程序员;而不是思考:“我现在拥有 10 个程序员 + 10 个 AI,那能不能把工作产出提升 100 倍?”
这也是他在 Substack 上反复强调的观点:问题不在于 AI 会不会取代人,而在于人类是否愿意构建“人+AI”的新协作范式。Massive 感慨道:“公司缺少的,不是 AI,而是想象力。”
在当前 AI 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Massive 的经历并不是孤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下社会和诸多媒体依旧把“AI 取代人类工作”视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正如Massive 所说——他已经活生生地经历了这件事、AI 已经替代了他,可人们“却连如何应对这种变革的基础性方案都还没开始认真讨论”。
“我们不能再装作一切如常。‘被AI 替代’不再是模糊的未来图景,而是正在展开的现实战场。”
如今,Massive 仍然在送外卖、卖家电、住房车,也在为那些和他一样被 AI“边缘化”的中年程序员发声。而他的经历也揭示了一个更深的问题:AI 的潜力毋庸置疑,但当技术革新掀起“结构性失业”之时,人们亟需思考的不只是“AI 能做什么”,而是“人类还能做什么”。
https://www.yahoo.com/news/software-engineer-lost-150k-job-09000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