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nthropic 宣布收购了 Humanloop 背后的核心创始团队,包括联合创始人及大部分技术成员。该交易的具体条款尚未对外公布,但从操作模式来看,符合科技行业在 AI 人才争夺战中日益普遍的“人才收购”策略。
尽管 Anthropic 的发言人称,该 AI 公司并未收购 Humanloop 的资产或知识产权,但在这个“知识产权存在于大脑中”的行业,这一点无关紧要。而 Humanloop 团队为 Anthropic 带来的,是开发相关工具的经验——这些工具能帮助企业安全、可靠地大规模运行 AI。
早在上个月,Humanloop 就已通知客户,其平台即将关闭,并称这是一个 “非常艰难的决定”,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公司已进入 “被收购流程”。Humanloop 是一个专注于提示词管理、大语言模型(LLM)评估及可观测性的平台,此次被收购旨在强化 Anthropic 的企业战略布局。
Humanloop 成立于 2020 年,脱胎于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 AI 项目,宣称通过一套能帮助人类 “教导” AI 算法的工具,可显著降低企业采用这波新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难度。这意味着律师、医生或银行家能将某一知识输入该平台,随后软件会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广泛应用这一知识,从而让 AI 在更多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据介绍,其应用场景可能包括:从互联网上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构建全国房地产市场图景;浏览电子健康记录以识别可能适合尝试新疗法的人群;甚至对 Facebook 群组中的评论进行审核。
PitchBook(数据平台)信息显示,这家初创公司参与了 Y Combinator(创业孵化器)和 Fuse 孵化器项目,随后分两轮完成了 791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672 万元)的种子轮融资,领投方为 Y Combinator 和 Index Ventures。Humanloop 因帮助多邻国、Gusto(薪资福利平台)、Vanta(安全合规平台)等企业客户开发、评估和微调稳健的 AI 应用而积累了良好声誉。
该公司的团队由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和剑桥大学的顶尖计算机科学家以及谷歌、亚马逊的前员工组成。目前,Humanloop 的三位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Raza Habib、首席技术官 Peter Hayes 和首席产品官 Jordan Burgess 已悉数加入 Anthropic,同时加入的还有约十几名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其中,Habib 此前在谷歌担任 AI 研究员,并在 Monolith AI 做过两年多的数据科学家;更早之前,他在伦敦大学学院攻读了机器学习硕士学位,是剑桥大学的一名本科物理学家。
此番人才收购交易的时机,正值 Anthropic 向企业客户推出更长上下文窗口等功能之际,这些功能提升了其模型的能力以及适用场景。在企业级领域,Anthropic 正凭借其领先的智能代理和编码能力快速发展。
但如今,面临企业 AI 领域对顶级 AI 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激烈竞争,仅靠模型性能已经不够了。Anthropic、OpenAI 和 Google DeepMind 等公司不仅在竞相构建先进的 AI 模型,还在竞相构建周围的基础设施和安全工具,以实现实用、可扩展和负责任的 AI 部署。
通过整合 Humanloop 的团队,有望帮助 Anthropic 加强工具生态系统,巩固其在性能和企业级适用性两方面相对于 OpenAI 和谷歌 DeepMind 的领先地位。Anthropic 的 API 产品负责人 Brad Abrams 表示,“Humanloop 在 AI 工具开发和评估方面的成熟经验将极具价值,助力我们在 AI 安全以及构建实用 AI 系统的工作中持续推进。”
本周早些时候,Anthropic 与美国政府中央采购部门达成协议,将向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各政府机构出售其 AI 服务,首年每个机构仅需 1 美元——这显然是为了削弱 OpenAI 定价相近的服务竞争力。政府和企业买家都需要 Humanloop 所专长的那种评估、监控和合规功能。
另外,此次收购也与 Anthropic 的品牌定位相符,该公司标榜自己是“安全优先”的 AI 企业。Humanloop 的评估流程通过提供持续的性能衡量、安全防护和偏见缓解,与这一使命相契合。Humanloop 前首席执行官 Raza Habib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从创立之初,我们就专注于打造能帮助开发者安全且高效地构建 AI 应用的工具。Anthropic 对 AI 安全研究和负责任的 AI 开发的投入,与我们的愿景完美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Anthropic 正同时在欧洲大举招聘,其在伦敦为 AI 工程师开出了高达 34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330 万元)的年薪。
Anthropic 这笔交易是 AI 生态系统中最新的“反向人才收购”案例——即一家公司聘用初创公司的核心人才并授权其技术,但并未彻底收购该公司。近期,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在走这条路子。
前不久,有外媒报道称,谷歌将支付 24 亿美元用于授权 Windsurf 的技术并聘用其核心员工。谷歌同样并未入股 Windsurf,也不会对该公司拥有任何控制权。不过,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谷歌将获得 Windsurf 某些技术的非独家许可,这意味着这家 AI 编码初创公司仍可自由地将其技术授权给其他方。
AI 代码编辑器开发商 Anysphere(旗下产品为 Cursor)也刚达成了一项收购协议,将收购 AI 驱动的客户关系管理(CRM)初创公司 Koala。不过,Cursor 并无整合这家初创公司核心 CRM 产品的计划,而只打算吸纳 Koala 的数名核心工程师,组建一支专门的企业级适配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此前就有过类似交易,重新聘用 Character.AI 的首席执行官 Noam Shazeer;微软也曾通过类似方式聘用 Mustafa Suleyman。
AI 正步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获取顶尖人才的重要性即便不超过算力或数据,也已与之不相上下。AI 研究人员市场的热度飙升,其态势愈发接近职业体育界——满是高额合同以及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需求。并且,这类交易既能帮助人才收购方在 AI 竞赛中提升地位,同时又不会引发监管审查。
有网友对此感叹道,“AI 人才的争夺战场,堪称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竞赛。”还有网友认为,“AI 人才争夺战已不再关乎创新——而是要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囤积人才。这感觉不像是在推动进步,更像是在抢先建立垄断。”
参考链接:
https://humanloop.com/
https://techcrunch.com/2025/08/13/anthropic-nabs-humanloop-team-as-competition-for-enterprise-ai-talent-heats-up/
https://sifted.eu/articles/anthropic-acquisition-ai-human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