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苹果再流失人才!OpenAI任命新印裔CTO!11亿美金连公司打包收购;特斯拉未来新规划是AI写的?
13 小时前 / 阅读约15分钟
来源:集微网
苹果AI研究员加入Meta,OpenAI任命新CTO并收购Statsig,特斯拉未来规划被指空洞,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面临反垄断威胁。

1.苹果再流失人才!机器人AI研究员加入Meta;

2.OpenAI任命新印裔CTO!11亿美金连公司打包收购,接管ChatGPT产品核心;

3.OpenAI收购初创公司Statsig:任命其CEO为应用技术负责人;

4.特斯拉未来新规划是AI写的?美媒:空洞、无实质内容;

5.谷歌躲过一劫,但这些美国科技巨头还面临反垄断威胁

1.苹果再流失人才!机器人AI研究员加入Meta

据报道,苹果公司机器人领域的首席人工智能研究员已经离开公司,加入了Meta的竞争项目。

Meta周二证实,这名为Jian Zhang的员工加入了Meta机器人工作室。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又有三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离开苹果内部的大型语言模型团队,加剧了该团队的动荡。

上述知情人士说,最近的一系列离职都发生在上周,其中包括John Peebles、Nan Du和Zhao bbb,John Peebles和杜Nan Du将加入OpenAI,而Zhao bbb将加入Anthropic PBC。

他们都是苹果基金会模型团队的成员,该团队在最近几周失去了大约10名成员,其中包括首席执行官。该团队是苹果智能平台(Apple Intelligence)创建的核心,该平台于去年推出,是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迎头赶上的努力的一部分。

报道指出,苹果公司目前正在内部讨论是否更多地依赖外部技术,而不仅仅是本土机型。

苹果公司机器人研究员Jian Zhang曾领导一个小型学术团队,专注于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此类产品中的作用。该团队已经出现了一些人员流失,Jian Zhang的一个下属Mario Srouji今年4月离开,前往Archer Aviation负责人工智能产品。

这个机器人研究小组隶属于苹果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部门。它与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开发部门是分开的,后者在今年早些时候被转移到了苹果的硬件工程部门。

2.OpenAI任命新印裔CTO!11亿美金连公司打包收购,接管ChatGPT产品核心

OpenAI近期动作频频。首先斥巨资收购实验平台Statsig,并任命创始人Vijaye Raji为应用部门新CTO。同时还启动了「OpenAI for Science」项目,致力于打造AI驱动的科学发现平台,以加速基础科学突破。

OpenAI今天又搞了个大新闻。

斥资11亿美金,收购了一家全新的公司Statsig,不光买公司,还顺便「买」了人。

Statsig的CEO Vijaye Raji直接空降,成了OpenAI应用部门的新CTO。

他将直接向CEO Fidji Simo汇报。 (奥特曼估计正专心搞算力,修他的超算中心呢。)

Statsig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是一个帮助软件团队「更聪明、更安全、更快」上线新功能的实验和分析平台,比如常说的A/B测试、功能开关、产品分析。

它不是帮OpenAI写代码,而是帮助判断「代码写好之后,要不要上线、怎么上线、上线后有没有带来好结果」。

从Statsig的官网Demo可以看出,它提供多种工具以支持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每日活跃用户(DAU)和购买事件(DPE)等核心指标的实时数据,同时利用仪表盘和警报功能,监控项目进展和团队协作。

Vijaye Raji空降OpenAI应用CTO

Vijaye Raji这位空降CTO看起来就是一个「编程猛男」,并且他的履历也极其的精彩。

下面是他的Github主页,从绿色方框贡献图来看,他真的太爱编程了,几乎全年无休的写代码。

Vijaye Raji曾在微软干过约十年,加入Facebook(Meta)后领导大规模消费者工程长达十年。

2021年,他离开Meta创办 Statsig,立志让外部的产品团队也能使用Meta内部级别的实验和数据工具。

Statsig的使命正是降低产品试错成本,让工程师和产品团队能以数据驱动方式更快迭代 。

他还积极参与社区,支持教育与公益,比如志愿教授儿童计算机科学课程

OpenAI官宣Vijaye Raji将负责领导ChatGPT和Codex的产品工程,其职责将横跨核心系统和产品线,包括基础设施和Integrity团队。

12岁爱上编程的印度天才

Vijaye出生在印度本地治里,12岁那年,他对编程萌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买不起电脑,他便在当地图书馆的电脑上学习编程。

有一次,为了能通宵达旦地写代码,他甚至说服图书管理员在闭馆后将他一个人锁在了馆内。

尽管对科技充满热情,但拉吉始终不忍远离家人。

因此,当面临大学择校时,他没有选择那些培养了众多硅谷印度裔工程师的顶尖信息技术学府,而是就近入读了本地治里大学。

毕业后不久,他便被印度外包巨头Wipro选中,并派到了芬兰去为诺基亚工作。

两年后,Vijaye收到了来自西雅图微软的录用信。

当时Wipro给他的年薪是2600美元,在那个年代的印度,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而微软在录用信上承诺的是——年薪72000美元!如此之高的薪酬,一度让他认为肯定是公司印错了。

来到微软后,Vijaye投入了近十年的心血,打造了众多杰出产品,包括Windows Application Framework、SQL Server Modeling Language/Runtime、Visual Studio Editor等。

后来,Vijaye又去了Meta,并主导创建了Windows版Messenger、Facebook Marketplace和Groups Commerce等项目。

他从一名软件工程师开始,一路晋升,先后担任副总裁、游戏业务主管、西雅图办公室负责人,直至最终成为娱乐业务的副总裁兼总负责人。

然而,有一件事Vijaye从不愿承认,那就是他究竟有多么深受现任及前任团队成员的爱戴。

Vijaye绝不会主动提到他是领导和员工眼中那个既得力又可靠的伙伴。

对于那些曾在Meta西雅图旧办公室里流传的、印有他形象的巨型人形抱枕,更是会避而不谈。

如果你问起,他大概只会耸耸肩一笑置之,然后分享一则关于「影响力源于信任」的轶事。

工作之余,他喜欢陪伴家人,并以志愿者身份去小学教授计算机科学。

至于户外活动,他则是能躲就躲。

OpenAI为何要收购Statsig

综合此前奥特曼「卸任」OpenAI CEO而将权力转交给Vijaye Raji来看,OpenAI的下一步是在产品上发力。

根据外媒报道,这一系列举动清晰地表明,OpenAI的战略重心,正从纯粹的底层模型研发,向打造世界级、数据驱动的终端用户产品,进行重大转移。

和Anthropic相比,OpenAI现在更需要补足哪个环节?

同时,Anthropic今天宣布了新一轮融资,估值火箭般上升。

此轮F轮融资13亿美元、投后估值约1830亿美元,Anthropic手里握着更大的「长期主义预算」,其对外叙事也强调可靠性、安全性与企业就绪度(包括强劲的代码能力)。

在这样的对比下,OpenAI最需要加强的不是「再多一个大模型」,而是把研究成果稳定、持续地转化成可复用的产品工程体系:更快试验、更稳上线、更清晰地量化「是否真的更好」。

OpenAI收购Statsig此举就是为了把「模型能力→用户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产品工程中台补齐并做厚。

把实验、灰度发布、实时指标与因果评估变成「默认动作」,让ChatGPT、Codex 等应用能更快、更可控地从想法走到规模化上线。

而这正是Statsig擅长的赛道。

Statsig这套平台:A/B 实验、功能开关(feature flags)、实时决策,其实早已被OpenAI等团队采用,换言之,OpenAI把一套「产品实验中台」直接纳入应用线的地基。

OpenAI for Science

与此同时,OpenAI CPO Kevin Weil也在公司内部启动了一个全新的项目——OpenAI for Science。

目标是打造下一代伟大的科学仪器:一个由AI驱动、用于加速科学发现的平台。

这支小团队将由顶尖学者组成,他们都:

在自己的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对AI的力量深信不疑;

是杰出的科学传播者。

同时,他们还将与一组研究员配对,希望以此证明,AI模型已准备好加速基础科学的进步,并推动全球各地的研究进程。

科学发现能改善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日常起居质量到国家安全,再到全球GDP。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鲜有哪个领域能像科学一样带来如此巨大的希望。

GPT-5显然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以下是近期的四个例子,此外还有更多,更不用说谷歌DeepMind开发的AlphaFold等杰出成果。

1. GPT-5 Pro仅用17分钟思考,就将Sebastien Bubeck一篇关于凸优化论文中的一个界限提升了 50%。

2. GPT-5为近期一篇关于量子场论的hep-th论文勾勒出证明思路,并提出了相关的扩展方向。

3. 在OpenAI最近与Retro Biosciences的合作中,一个定制模型设计出了诺贝尔奖级别蛋白质(与干细胞相关)的显著改进变体。

4. Derya Unutmaz源源不断地提供了AI加速其生物学研究的案例。

Kevin Weil表示,自己读研本是为了成为一名高能物理研究员,却和许多人一样,半路被有趣的技术难题吸引,一头扎进了创业圈。

如今,他将作为一名AI研究员,开始与Sebastien Bubeck及OpenAI的合成数据团队共事,学习这门技艺。

之所以能投身于此,是因为OpenAI拥有卓越的产品和设计领导者,而随着Fidji Simo出任应用CEO,团队更是如虎添翼。

未来几个月,他还将分享更多关于OpenAI for Science的信息。(文章来源:凤凰网)

3.OpenAI收购初创公司Statsig:任命其CEO为应用技术负责人

9月3日,OpenAI宣布收购产品测试初创公司Statsig。根据安排,Statsig创始人兼CEO维贾伊·拉吉(Vijaye Raji)将出任OpenAI应用技术CTO,领导ChatGPT和代码生成工具Codex的产品工程工作。

据了解,此次交易为11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Statsig将继续独立运营,从西雅图总部为现有客户提供服务。

另据路透社8月报道,OpenAI凭借核心产品ChatGPT,在今年前七个月收入实现翻倍,达到年化120亿美元,并有望在年底前达到200亿美元。

Statsig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功能测试和上线标记工具。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已完成1 亿美元融资。(文章来源;凤凰网)

4.特斯拉未来新规划是AI写的?美媒:空洞、无实质内容

特斯拉未来聚焦机器人

北京时间9月3日,特斯拉发布了“秘密宏图”的第四篇章,声称要打造“可持续的富足”。然而,美国科技媒体TheVerge发文指出,这篇文章就像是AI写的,内容空洞,无具体方案。

第四篇章全文仅983个字,是其未来规划“秘密宏图”系列中最短的一篇。该计划首次发表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而非特斯拉官网。

“秘密宏图4”的文风读起来像是用马斯克的聊天机器人Grok生成的,不仅反复使用破折号,并以一种令人怀疑的乌托邦式语气描绘AI和机器人的未来。

特斯拉发布“秘密宏图4”

TheVerge表示,它是否真由AI生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最新篇章的内容过于模糊、空洞,缺乏具体方案,几乎毫无实质内容。

相比之下,特斯拉2006年发布的第一篇章曾明确勾勒出公司战略:先打造电动跑车,再用其收入逐步开发更实惠的电动车型。2016年的第二篇章则提出要制造电动半挂卡车与巴士,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并让客户能将车辆作为创收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使用。2023年发布的第三篇章则将特斯拉定位为全球消除化石燃料、推动世界转向可持续能源的领导者。(文章来源:凤凰网)

5.谷歌躲过一劫,但这些美国科技巨头还面临反垄断威胁

谷歌

北京时间9月3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法官周二裁定,谷歌必须与竞争对手分享搜索数据,但不必出售Chrome浏览器。这桩案子只是美国反垄断执法部门针对大型科技公司市场主导地位采取的众多行动之一。

目前,美国反垄断部门已对一些世界上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发起了反垄断诉讼或启动了反垄断调查,包括谷歌、Meta、苹果、亚马逊、微软以及英伟达。

谷歌

谷歌正在两条战线上应对美国司法部及各州执法机构的诉讼。在其中一桩案件中,华盛顿法官周二裁定,谷歌必须与竞争对手共享数据,以促进网络搜索领域的竞争,并禁止谷歌签订排他性协议阻止设备制造商在新设备上预装竞品。谷歌已聘请一名前奥巴马政府官员代表其上诉,这一过程可能持续多年。

与此同时,谷歌还在为9月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开庭的审判做准备,此次审判将决定其是否必须剥离部分在线广告技术,以为该领域的新进入者腾出空间。此前,谷歌被认定在该领域存在两项非法垄断行为。谷歌表示将提起上诉。

Meta

脸书母公司Meta今年也面临自己的反垄断审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试图拆分Meta收购的关键资产Instagram和WhatsApp。该机构试图证明,Meta策略性地收购了它认为可能成为脸书竞争对手的新兴应用,其中部分依据是Meta内部文件。例如,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2008年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买下它比竞争更好”。

Meta

Meta则表示,扎克伯格过去的意图无关紧要,案件应当驳回,因为它依赖的是一个虚构的社交媒体市场,忽略了字节跳动的TikTok、谷歌的YouTube等竞争平台。负责此案的华盛顿法官不太可能在2025年底之前作出裁决。

亚马逊

亚马逊正在西雅图应对FTC及各州执法机构的诉讼。FTC指控亚马逊通过反竞争手段维持其在线上平台和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FTC称,亚马逊线上平台Amazon.com拥有10亿种商品,其使用的一种算法推高了价格,导致美国家庭多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费用。亚马逊在法庭文件中表示,该算法已于2019年停止使用。去年,一名法官基本上驳回了亚马逊要求撤销案件的请求。审判定于2027年2月进行。

苹果

美国司法部及多州组成的联盟正在起诉苹果。他们称,苹果通过限制应用开发商和第三方设备制造商来阻碍竞争,从而将iPhone用户锁定在其生态系统中。

苹果在6月提出的驳回诉讼请求被拒绝。双方交换案件信息的截止日期延长到了2027年初,目前尚未确定审判日期。

英伟达

英伟达

美国司法部对这家半导体公司展开了调查。英伟达生产的高需求AI芯片使其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目前。美国司法部尚未提起诉讼。

微软

FTC在2024年对这家软件和云计算巨头展开调查,重点是其是否滥用生产力软件市场的优势,通过实施惩罚性许可条款阻止客户将数据迁移到竞争平台。FTC尚未提起诉讼。(文章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