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为支持人AI 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融资浪潮。今年以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发债规模已经超过2,000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警告,这场「AI 债务盛宴」正加速向整个信贷市场蔓延,可能在未来数年埋下新的系统性风险。
高盛先前估计,Meta( META-US ) 、Alphabe( GOOGL-US ) 和甲骨文( ORCL-US ) 等公司今年已发行了1,800 亿美元巨额债券。而Meta 上周公告,将再次发行300 亿美元的公司债。知情人士表示,Meta 最新的债券认购非常火热,认购额达到约1250 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债发行的最高纪录。9 月发行债券的甲骨文同样也获得了超额认购。
这一债券规模意味着,今年人工智能相关债券发行量占美国企业债务净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资管公司TwentyFour 的基金经理人Gordon Shannon 指出,这些高评级科技公司创造的庞大债务,将分散投资人对其它企业信贷的需求。
DA Davidson 的技术研究主管Gil Luria 警告,目前市场看到的人工智能债券价格并不太高,但这些人工智能公司还需要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如果市场最后将这数千亿美元投资于快速贬值且回报不确定的资产,那么这种风险可能会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AI 领域正进入密集投资的时期,这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Meta 指出,该公司明年的资本支出将明显大于2025 年的水准。这也推动人工智能公司加快筹资的脚步。
巴克莱最新报告指出,AI 相关融资虽然尚未主导公司债市场,但一系列巨额交易显示,这股浪潮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改写市场结构」。
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不断膨胀的资本开支可能将冲破堤坝,带来我们此前从未预期的债券发行洪流。」
Aviva Investors 全球固收主管Fraser Lundie 表示,AI 债务潮让债券投资人不得不面对与股市相同的疑问——AI 投资能否长期可持续?巨额债务集中于少数科技公司,增加了市场集中度风险,也提高了整个投资级市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
资本追逐AI 造成「流动性幻象」
高盛分析师称,2025 年将成为「AI 债券发行大年」,预计科技巨头将在2026 年继续通过公司债融资扩张数据中心与能源基础设施。
Ninety One 投资经理Jason Borbora-Sheen 警告:「当前资金流入充裕,市场消化新债的能力仍强。但若AI 热潮降温,这些债券的流动性与估值都可能面临巨大考验。」
更多基金经理人也警告称,如果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成真,那么透过资本市场而非企业自身现金流为下一阶段的资本支出融资,将存在更广泛的风险。
资产管理公司Carmignac 的投资委员会成员Kevin Thozet 补充称,如果这导致系统中出现更多不良债务,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更棘手的是,其中一些债务还是透过私人管道完成的,因此更加不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