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评测室】夸克 AI 眼镜深度评测:当阿里生态接入第一人称视角
7 小时前 / 阅读约18分钟
来源:IT之家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S1正式发布,深度融合阿里生态,采用7.5mm镜腿和1:1配重设计,佩戴舒适,支持双光机显示和近视镜片一体化设计,依托阿里生态实现导航、支付、比价等功能,具备换电设计,解决续航焦虑。

从今年 7 月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首次亮相,到双十一期间的预售,再到今天(11 月 27 日)的正式发布,阿里巴巴旗下首款自研 AI 眼镜 —— 夸克 AI 眼镜 S1,终于正式走向市场,与消费者见面。

作为阿里在 AI 穿戴硬件领域的首秀,这款产品走了一条深度融合自家生态的务实路线 —— 深度接入“千问”和夸克 AI 能力,将淘宝、支付宝、高德、飞猪等阿里系核心服务,通过眼镜这一载体进行了重构。

最关键的,夸克 AI 眼镜还加入了“近眼显示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镜片里还有一块“显示区域”,让设备实现了从“听觉交互”到“视听协同”的关键跨越:过去依赖语音播报的信息(如导航指引、支付确认、比价结果),如今可通过近眼屏幕直观呈现,既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与准确性,也为复杂场景下的交互提供了更自然的解决方案。

目前,这款新品已经抵达IT之家评测室。

在为期一周的深度体验中,IT之家通过真实的佩戴与高频场景测试,分享这款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表现,下面一起来看!

一、设计佩戴

回归“眼镜”的本质

在谈论智能化之前,我们必须先审视它作为一副“眼镜”的合格程度。如果一副智能眼镜无法让用户舒适地佩戴一整天,那么再强大的功能也只是空中楼阁。

事实上,VR、MR 等混合现实设备探索多年却始终难以普及,沉重的佩戴体验往往是劝退用户的第一道门槛。

不同于上述那些“大块头”的设备,夸克 AI 眼镜本质上,就是一副眼镜。所以夸克 AI 眼镜在设计上的第一优先级,也正是“隐形”与“舒适”。

夸克 AI 眼镜包装

所谓的“隐形”,是指设计的克制

夸克 AI 眼镜没有那种张牙舞爪的科技感,外观极其接近我们日常佩戴的普通黑框眼镜。镜框采用了钛合金一体双料注塑,表面有覆盖亲肤 PU 漆,触感细腻。

镜腿设计也没有想象中的“粗犷”,尽管内部藏着主板、处理器、发声单元等核心器件,但镜腿的宽度仅为 7.5mm。

佩戴后,从正面、侧面看,就是一个普通黑框眼镜的造型

为了实现这一厚度,夸克团队联合首创了行业 7 层柔性电路板(FPC)技术。通过高密度的堆叠工艺,将电池、主板、芯片等复杂元器件“藏”进了这根纤细的镜腿中,使得其外框比同级竞品纤细了 40% 以上。

只有从上面这个角度观察,才能看到镜腿的“健硕”

这种“隐形”设计带来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走在街头,除非面对面这种极近距离交谈,否则路人很难发现你鼻梁上架着的是一台集成了双旗舰芯片的智能终端。

这种“隐形”的设计语言,也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社交心理负担,非常适合社恐人士。

舒适就很好理解了。

据官方资料,夸克 AI 眼镜在人因工程上下了苦功夫,采用了 1:1 前后均衡配重设计。

就笔者的实际佩戴体验,镜身的重量被均匀分散到了鼻托和耳廓上,没有出现明显的重心前倾。

大叶仿生鼻托

配合亲肤的大叶仿生鼻托和超薄仿生耳弯设计,笔者佩戴期间,即便是在快走或头部剧烈晃动时,眼镜依然稳固贴合,没有下坠感。

IT之家实测夸克 AI 眼镜的重量为 52g 左右(含平光镜片),在 AI 眼镜类产品中,属于较轻的那一档了。当然,这个重量确实也要比一些钛合金镜框重不少,但得益于 1:1 前后均衡配重,连续佩戴 2 小时之后,鼻梁处并未出现明显压痕,耳廓上方也无酸痛感,整体佩戴体验,可以谈得上“惊喜”了。

扬声器位于左右两侧的眼镜腿上

其右侧镜腿集成了灵敏的触控区域,支持点击、滑动等手势操作;镜腿底部则巧妙安置了一枚独立的亮屏 / 电源键以及滑动触控条。

夸克 AI 眼镜整体的交互体验与我们熟悉的 TWS 耳机很接近 —— 前后滑动调节音量或切换界面,点击确认或暂停,学习成本很低。

夸克 AI 眼镜摄像头位于右侧,左侧对称设计的状态指示灯,充电、拍摄、录像时都不同的颜色显示。

状态灯最上面,还有一枚小小的按键,这是一枚独立的拍照键,并且还是两段式设计 —— 轻触对焦,点击拍照,长按录像。

值得一提的是,夸克 AI 眼镜采用了可拆卸换电设计

电池位于镜腿处,并且支持热插拔,拆掉电池设备并不会直接关机。

配合像耳机盒一样的换电仓,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续航”。

并且,换电设计也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电池老化后只需换电池,不用换眼镜),这一创新设计,在目前市场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

标准版配件中包含一枚电池。但据IT之家了解,目前的预售期间,都会赠送第二块电池。单电池综合续航可达 7 小时,而配合换电仓,全天候使用就无压力了。

夸克 AI 眼镜标准版配件,包括说明书、眼镜布,以及一枚充电夹,可拆卸电池装在眼镜上

至于如何充电,夸克 AI 眼镜做得也很神奇 —— 它并没有在机身或电池上直接配备通用的 Type-C 接口,而是采用了一个专用的充电夹。

充电触点

充电时,你需要先将眼镜折叠起来,然后用充电夹夹住转轴处的金属触点,最后通过夹子上的 C 口接入电源。

如上图充电

当然,这也意味着,如果你需要远途出行,那么这个充电夹就要必须戴着了。

这里IT之家也简单提一个小建议,既然已经做到了模块化换电,为何不直接在电池模块上设计一个 C 口?

这样既能直充,又能换电,岂不更方便?希望这是下一代产品优化的方向。

二、双光机显示

夸克 AI 眼镜实现了处方镜片与光波导镜片的一体化设计

同级别竞品大部分采用的是磁吸片或夹片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光波导镜片上,再额外夹上一片近视远视镜片,相当于镜片 + 镜片,体验只能说“凑合”了,对于近视人群也相当不友好。

毕竟,本来就是因为近视才佩戴眼镜的,为了一块显示屏,再额外叠上一层镜片,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

夸克 AI 眼镜的一体化设计,有效避免了双层镜片容易进灰、起雾的尴尬,清洁起来也更方便,同时也进一步减轻了鼻梁的负担。

在视觉交互方面,夸克 AI 眼镜采用了双光机双目显示 —— 两个镜片内有悬浮在眼前的屏幕。据官方资料,搭载了 Micro-LED 新一代最小尺寸光机,配合超小面积二维扩瞳光栅,入眼亮度高达 4000nits。

在IT之家的体验中,即便是在正午的户外,屏幕上的文字和图标依然清晰可辨。

同时,通过优化光栅面积,夸克 AI 眼镜有效减少了漏光现象,旁人即便是各种极端角度下,也很难看到佩戴者眼前的屏幕内容。

读到这里,相信不少读者朋友会感到好奇:这看似普通的镜片,究竟是如何“变”出一个悬浮在眼前的屏幕的?

其背后的魔法,核心在于一项名为“光波导”的技术,并融合了微型显示器与精密光学系统。

具体来说,位于镜腿的微型显示器(即光机)作为图像源,将画面通过一组精密光学镜组,投射至镜片边缘的光波导中。随后,光波导利用全反射原理,让承载图像的光线在镜片内部无损传导,最终通过遍布镜片的纳米级“输出光栅”精准转折,映入用户的眼帘。

于是,便看到了一个仿佛悬浮在数米之外的清晰大屏。

所以,在镜片中看到的那个“方形屏幕”,其实是光栅结构。它本身不发光,其角色更像投影仪使用的幕布,负责将光线导向眼睛,而非直接显示内容。

当笔者戴上夸克 AI 眼镜后,点亮屏幕的瞬间,赛博朋克的氛围感便瞬间拉满 —— 标志性的绿色单色屏,自然地悬浮于视线正前方。

图片来自官方

这看起来有些像汽车的 HUD,但不同点一点在于,夸克 AI 眼镜的屏幕始终和你的眼睛保持同轴状态,你脑袋往哪边转,屏幕就跟着往哪边转,一直都在你正前方。

这种虚实结合的视觉体验,充满了未来科技的冷峻美感,又保证了信息获取的直观性。

三、系统生态体验

使用夸克 AI 眼镜之前,需要先下载夸克 AI 眼镜 App 进行绑定,简单的上手教程,随后即可使用。

逻辑类似于手表绑定手机。而夸克 AI 眼镜 App 也集成了夸克 AI 眼镜内的所有功能 ——AI 相机、音乐、博客、提词器、随身翻译、导航。

夸克 AI 眼镜 App-内部夸克 AI 眼镜的所有功能

另外提一嘴,目前夸克 AI 眼镜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依赖于手机,除了拍照和录像之外,其它均无法独立运行。

回到系统体验部分。

运动相机拍摄,真实画质要更好

因为有了屏幕,夸克 AI 眼镜大展拳脚的想象力空间就非常大了。夸克 AI 眼镜本身也依托阿里强大的生态体系,能够真正介入并解决用户在衣食住行中的实际问题。

就拿“近眼导航”来讲。这是夸克 AI 眼镜最高频、也最实用的场景之一。

打开手机端的高德地图(或者用“你好夸克”“你好千问””,说开车 / 骑行 / 步行导航去 XXX)。

近眼导航

这时候,夸克 AI 眼镜的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在眼前,箭头可随着头部转动实时调整方向。

就像是智能汽车的 HUD 抬头显示一样,路况信息,路线图,行驶时间,距离,在眼前一目了然。单击眼镜触控区域,还能查看路线全览、切换速度信息等。

近眼导航

在体验中,笔者佩戴着导航开车回家,眼镜的指引非常精准,不仅显示转向箭头,还会实时显示剩余距离和路名,可以说实现了“全场景语音交互,导航指引随头转动”。

在导航中,也可以随时问“夸克同学”,语音查询周边的服务信息:“附近有什么好吃的?”系统迅速响应,直接将周边的餐厅评分、距离等信息悬浮显示在眼前,非常直观。

至于佩戴眼镜开车、导航,影不影响行车安全。笔者体验看来,和汽车的 HUD 差不多。只不过 HUD 位置只固定的。

佩戴眼镜导航时,眼镜上的导航速度信息也是以横条的方式呈现在上方,尽量不遮挡视线。

另外,夸克 AI 眼镜支持合像距前后远近可调(夸克 AI 眼镜 App 内)。

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细节,不同视力状况的用户,都能找到最符合自己视觉习惯的显示位置,让数字信息自然悬浮在视线前方,而非强行占据视野。

夸克 AI 眼镜屏幕显示的亮度也可以调节;还有一点 —— 右侧镜腿下方有熄屏键,一键即可亮屏、熄屏。

你还可以语音夸克同学“打开屏幕”,又或者是在 App 内设置“抬头亮屏”。

总之,屏幕亮不亮,完全由你说了算。

一眼即付的未来感

支付,是阿里生态最核心的一环。

夸克 AI 眼镜联合支付宝推出了“看一下支付”功能。

在便利店结账时,我不再需要掏出手机,解锁,打开 APP,展示付款码。只需对眼镜说一声“打开付款码”,或者通过触控操作,此时屏幕出现“请对准支付宝收款码开始支付”。这时候,眼睛看向店铺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

而据官方资料,该功能将覆盖多种收款码、融合码甚至停车场缴费场景。

安全性方面也无需担心。夸克 AI 眼镜采用了骨传导声纹验证技术,只有佩戴者本人发出指令时,系统才会响应,生物特征级别的安全验证,“刷脸”支付进化到了“刷眼”支付。

行走的“比价神器”

依托淘宝和拍立淘的庞大数据库,夸克 AI 眼镜还可以拍照识物、比价。

在商场看到心仪的数码产品或潮鞋,只需唤醒“夸克同学”进行识别(也可以触控交互),眼镜就能利用独家整合的拍立淘能力,迅速识别商品型号,并直通淘宝商品库进行比价。

笔者对桌面上的华为 Pura80 手机进行了测试,识别准确率极高,且几乎是秒出结果。

懂你也懂世界的“夸克同学”

夸克 AI 眼镜的灵魂,在于其搭载的“千问”以及自研的 MasterAgent 大模型中控。

在实际对话中,我们发现“夸克同学”的反应速度极快。更重要的是,它具备极强的多意图理解能力。

比如,我发出一连串指令:“帮我查一下今天青岛的天气,然后推荐附近的一家评分高的火锅店,顺便把去那里的路线规划好。”

面对这样复杂的复合指令,夸克 AI 眼镜没有“卡死”,而是有条不紊地逐一执行:先播报天气,再弹窗推荐餐厅,最后直接调起高德导航 —— 询问你需要导航吗?

这种逻辑处理能力,才是 AI 助理该有的样子。

实际上,包括天气、限行、汇率、股票、新闻、热梗,你都可以随问随答,答案立刻出现在眼前。

如图所示,你和夸克 AI 眼镜的所有对话,都会在 App-千问里呈现。同时,夸克 AI 眼镜的识物能力非常强悍,包括笔者手中的杯子,甚至都能准确地识别出品牌。

这也意味着,夸克 AI 眼镜的算力基本都依赖于 App。

四、综合体验

性能层面,高通 AR1 旗舰芯片与恒玄 BES2800 低功耗协处理器组成的“双芯”架构,配合安卓与 RTOS 双系统,实现了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完美平衡。在处理复杂的 AI 识别任务时,火力全开;在待机或简单听歌时,低功耗运行。

这种智能调度机制,是我们实测中眼镜发热控制极佳的重要原因 —— 体验中没有任何发热情况。

导航、听歌互不影响

细节体验上,夸克 AI 眼镜还可以手机消息提醒(比如微信、钉钉、IT之家新闻推送等,可以理解为智能手表的手机消息推送)、也支持飞猪、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歌词投屏、实时翻译(支持 9 种语言)等功能,覆盖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以随身翻译为例,开启后,眼镜会一边收音一边播翻译,同时在眼镜上显示字幕。

随身翻译

夸克 AI 眼镜显示高德打车信息(图片来自官方)

目前,出行服务通知目前仅支持阿里系应用,包括高铁管家、阿里商旅、飞猪旅行,尚不支持滴滴,以及航旅纵横等第三方应用,希望后续能尽快 OTA。

眼镜设置及出行服务通知

拍照方面,夸克 AI 眼镜配备了一颗搭载索尼 IMX681 传感器的摄像头,拥有 109 度超广角 FOV。

在日间光线下,样张色彩还原准确。其支持 3K 视频直出,并且通过原画引擎的 AI 超分超帧技术,最终可以输出 4K 分辨率的高清视频。

据官方资料,阿里首次将手机级的 SuperRAW 暗光处理算法应用到了眼镜上。在夜晚的街道拍摄时,多帧融合与自适应降噪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实拍样张显示,画面纯净度极高,噪点控制优秀。

对于喜欢拍摄第一人称视角的博主来说,这绝对是创作利器,不仅是完全解放双手,记录下最真实的现场感。更是以绝对的第一视角构建沉浸式拍摄场景,“所见即所拍”的实时捕捉能力更让画面沉浸感超越传统运动相机。

当然,毕竟体积有限,夸克 AI 眼镜的成像素质就比不过运动相机了,至于和影像手机相比,那还是有差距的。

整体而言,夸克 AI 眼镜的成像素质,差不多是千元档主摄的水准,优势在于 109 度超广角 FOV,沉浸感更强。日常发发朋友圈、抖音分享视频,足够了。

最后,谈一下扬声器体验。

规格上,夸克 AI 眼镜采用了立体声扬声器 + 骨传导麦克风的组合。

在办公室环境下,将音量开至 30%,周围同事几乎听不到漏音,这得益于其偶极子定向声低漏音技术,在办公室敲键盘、高铁上刷剧,旁边人听不见你播的内容,这个音量日常听歌、看视频完全够。

不过声音提升到 50% 以上,仔细听就能有感受到漏音了,适合户外嘈杂的环境使用。音质方面,定制的双音圈大振膜扬声器提供了不错的立体声场,配合智能 EQ 随音量调节,无论是听歌还是听书,都能获得饱满的听感。此外,它还支持标准、静谧、澎湃三种音效模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听觉需求。

夸克 AI 眼镜还配备了 5 麦克风阵列,配合端云融合大模型降噪,使得通话对方能清晰听到我的声音,背景噪音被有效过滤。

总结:

当下智能眼镜市场群雄逐鹿,产品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音频眼镜,本质是 TWS 耳机的形态延伸,虽实用但功能较为单一;二类是配备 Micro-LED 显示屏的 AR 眼镜(BB 技术方案),虽视觉体验丰富,但往往受限于体积和重量,难以全天候佩戴;三类则是近期火热的纯 AI 眼镜,只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用户“看”不了。

而第四类,则是在 AI 眼镜上加一个屏幕,这便是夸克 AI 眼镜。

夸克 AI 眼镜,也是当下最接近理想态的智能眼镜产品,既有普通眼镜的轻盈(7.5mm 镜腿),又有 AR 眼镜的视觉辅助。

所以,在经过一周的体验后,夸克 AI 眼镜给笔者的最大感受就是“想象力空间巨大”——

它没有停留在极客玩具的阶段,而是通过极高的硬件完成度(7.5mm 轻薄设计、可换电设计)和极深的生态整合(高德、支付宝、淘宝),解决了一个核心问题:你为什么需要佩戴一款 AI 眼镜

答案在于场景的无缝接驳。

当导航、通知不再需要低头,支付不再需要掏手机,比价只需一眼即得…… 夸克 AI 眼镜便真正从一个新奇的硬件,进化为了不可或缺的效率工具。

对于消费者而言,3329 元(双 11 期间 88VIP 参考价)的价格,换来的是一个全天候的 AI 助理,以及阿里全系服务的入口。而相比于智能手表或手环,这种解放双手的“第一视角”交互,无疑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夸克 AI 眼镜的优缺表现,以供参考:

优势:

性价比出众:3K - 4K 价位段竞争力强,不仅双光机显示,还有同档位极罕见的近视镜片一体化设计。

佩戴体验:7.5mm 全球同级最细镜腿 + 1:1 配重,全天候佩戴无压力。

屏幕规格:4000nits 高亮度显示 + 可调合像距,视觉信息清晰直观。

阿里生态:高德、支付宝、淘宝的深度整合,构建了独特的应用护城河。

换电设计:可拆卸电池配合换电仓,解决了续航焦虑。

不足:

影像体验:抓拍速度和成片率虽然比同类产品好,但仍有优化空间,期待后续固件升级。

系统细节:OS 交互逻辑有待打磨,例如缺乏独立的设置选项,再比如屏幕亮度调节按键(尽管可以语音控制,但目前设备严重依赖手机连接,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夸克 AI 眼镜基本处于不可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