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消息传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考虑停止向晶圆代工客户推广18A制程,重心转放在下代14A制程,以争取苹果或英伟达这类大客户订单。
英特尔发言人表示,不对市场传闻与臆测发表评论。公司致力强化技术蓝图、满足客户需求,并改善财务状况。
陈立武建议应将更多资源投入下代14A制程,2027年进入风险试产、2028年量产。考虑14A时程,目前正是开始向潜在晶圆代工客户推广的关键时机。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特尔预估14A某些方面能超越台积电,可争取苹果与英伟达这类台积电的大型客户。
外媒Tom′s Hardware认为,如果消息属实,将是英特尔连两个制程节点选择淡出,将对晶圆代工业务造成影响,甚至等于几年内退出晶圆代工市场。
Intel 14A采RibbonFET 2晶体管及PowerDirect直接接触供电(direct contact power delivery),奠基于Intel 18A的PowerVia背部供电发展。
英特尔若放弃18A外部代工,台积电两三年内无敌手
如果英特尔放弃销售18A与18A-P制程,可能需要承担大规模损失。产业分析师认为,最终费用可能高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
猜测英特尔逻辑,可能是为了限制18A潜在客户数量,降低公司营运成本。目前执行Intel 20A、18A与14A的大多数设备(除High-NA EUV设备外)已部署美国俄勒冈州厂及亚利桑那州厂。正式启用后,便必须算入折旧成本,若暂时不启用,有助订单前景未明下节省支出。
此外,不代工18A与18A-P,英特尔就能节省支持第三方电路打样、量产与量产爬坡时的工程资源。
然而,这也意味客户两三年内几乎只剩台积电N2、N2P、A16制程可选,不利建立潜在客户对Intel 14A、3-T/3-E、与联电合作的12nm等信心。
英特尔放弃18A制程,是市场需求不如预期?
另一方面,英特尔策略可能也与市场需求有限脱离不了关系。
尽管18A对英特尔自家产品(如Panther Lake笔电处理器)仍然关键,但第三方需求明显有限,目前仅亚马逊、微软与美国国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ce)确认采用,博通与英伟达虽正在测试英特尔最新制程,但未承诺用于实际产品。
路透社报导,陈立武已要求英特尔团队准备提案,今秋与董事会讨论,选项之一可能是停止争取18A新客户,但考虑牵涉规模与复杂性,最终决策可能要等到董事会稍后再度召开时才会出炉。
即便英特尔最终决定将18A从代工选项移除,仍会生产已采用18A的自家产品,也会履行已承诺的少量订单,如亚马逊与微软等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