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大裁员!英伟达重启H20生产面临障碍;商务部助力外资深耕中国市场;三星加速美国德州芯片厂建设;矽晶圆需求回温
1 天前 / 阅读约12分钟
来源:集微网

1、亚马逊AWS部门裁员 优化架构应对营收下滑

2、矽晶圆需求回温,业者观望涨价可能性

3、特朗普宣布900亿投资,科技巨头助力宾州成AI中心

4、黄仁勋与MiniMax创始人单独会面,进行了两个小时单独交流

5、商务部多举措推进开放 助力外资深耕中国市场

6、三星加速美国德州芯片厂建设 争抢美订单及补贴

7、H20芯片供应对华解禁,外媒:英伟达重启生产面临障碍


1、亚马逊AWS部门裁员 优化架构应对营收下滑


亚马逊公司于本周四证实,正在对其云计算部门AWS进行部分裁员。亚马逊发言人布拉德·格拉瑟在声明中表示,经过对组织架构、优先事项及未来关注重点的彻底审查,公司做出了这一艰难的商业决定。尽管具体裁员人数和受影响部门未详细披露,但据部门主管米歇尔·瓦兹的一份备忘录及接受CNBC采访的信息显示,AWS的培训和认证部门是受影响的部门之一。

此次裁员并非首次。亚马逊自2022年以来已裁员超过2.7万名员工,今年裁员规模虽较前几年有所缩小,但仍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商店、通讯以及设备和服务部门。AWS去年也在实体店技术和销售及营销部门裁减了数百个工作岗位。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削减成本。他上月预测,随着公司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员工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贾西表示,公司需要减少某些工作岗位的人员,同时增加其他类型工作岗位的人员,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员工总数将有所减少。

今年5月,亚马逊公布AWS业务连续第三个季度营收不及预期,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17%,至292.7亿美元,低于上一季度的18.9%。尽管如此,亚马逊强调,此次裁员主要并非由于对人工智能的投资,而是为了持续精简员工队伍并重新关注某些优先事项。公司表示,将继续在AWS内部进行招聘。

此次裁员消息由路透社首先报道,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其业务调整和人员变动无疑将对整个行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2、矽晶圆需求回温,业者观望涨价可能性


近日,市场传出半导体矽晶圆可能面临价格调涨的消息,引发产业广泛关注。对此,相关业者回应表示,尽管目前可以观察到下游客户需求逐步回温,但整体供需状况尚未达到供需相等或供不应求的水平,现阶段市场价格仍以持平看待,尚未出现实质性的涨价动作。

业者指出,随着AI伺服器、车用半导体等需求的支撑,确实带动了部分客户扩大投片的意愿,尤其是12吋矽晶圆的询问度相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然而,目前供应端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价格尚无调整的空间。

业者进一步表示,若未来需求持续攀升至供给吃紧,再加上部分关税政策或原物料成本上涨等外部因素的压力,确实有可能推动价格重议。整体来看,尽管下半年需求看回温,但仍需观察下半年实际出货动能与整体库存消化速度,将视实际供需状况与成本变化再看有无涨价的条件。

回顾过去,半导体矽晶圆市场曾经历过多次价格波动,主要受供需关系、原材料成本及国际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此次市场传出涨价消息,虽尚未形成实质动作,但已引起产业链各环节的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矽晶圆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础材料,其价格波动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不容忽视。未来,随着AI、车用电子等新兴应用的持续发展,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供需关系的变化将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在此背景下,业界普遍认为,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成本走势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将是企业应对未来市场变局的重要策略。

3、特朗普宣布900亿投资,科技巨头助力宾州成AI中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二在匹兹堡举行的宾夕法尼亚能源与创新峰会上宣布,将投资超过900亿美元,旨在将宾夕法尼亚州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中心。这一举措旨在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此次峰会由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戴夫·麦考密克主持,吸引了包括Anthropic、黑石、Brookfield、CoreWeave、谷歌、Constellation Energy和Meta在内的多家知名公司参与投资。特朗普强调,这一投资计划是其美国经济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尽可能在美国境内生产。

具体投资项目中,黑石集团计划在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投资25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谷歌与布鲁克菲尔德资本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协议,支持宾夕法尼亚州的两座水电设施;Meta公司承诺向卡内基梅隆大学投资250万美元,用于支持宾夕法尼亚州农村地区的初创企业。此外,Anthropic将在三年内提供200万美元,分别用于支持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计划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能源研究。

峰会期间,科技、政策和商界领袖们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可能落后的后果表示担忧。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指出,人工智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强调美国必须锁定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从芯片到人工智能开发公司,尤其是能源供应。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直将人工智能和对美国科技的投资作为其总统任期的基石。他曾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并推出“星际之门”5000亿美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方包括OpenAI、软银和甲骨文等。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将取消拜登时代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限制。

今年早些时候,随着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美中之间的人工智能竞赛愈发激烈。DeepSeek凭借其低训练成本但功能强大的R1人工智能模型引起广泛关注。特朗普在峰会上表示:“我们相信美国的命运是主宰每个行业,在每项技术领域都领先,这包括成为世界头号人工智能超级大国。”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4月份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翻一番,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日本全国的用电量。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由于数据中心需求激增,能源供应商Dominion Energy上调了未来十年的电力需求预测。这些数据进一步凸显了能源供应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4、黄仁勋与MiniMax创始人单独会面,进行了两个小时单独交流


7月18日,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今日单独会见了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双方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分享了对中美AI行业当下与未来的看法。媒体指出,闫俊杰是截至目前唯一单独会见黄仁勋的中国AI创业公司创始人。
16日,黄仁勋身着唐装亮相链博会开幕式,并在演讲中提及了多家中国公司。他表示,由中国孕育并开源共享的DeepSeek、Alibaba、Tencent Hunyuan、MiniMax、Baidu Ernie Bot等世界级大模型正推动全球AI快速发展。

知情人士透露,MiniMax即将完成近3亿美元新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MiniMax 由前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兼智慧城市事业群 CTO闫俊杰在2021 年创立。

5、商务部多举措推进开放 助力外资深耕中国市场


近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密集会见来华外企高管,本周已会见包括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贾博瑞等,并在《求是》《学习时报》刊发署名文章,阐述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立场。同时,第三届链博会发布的北京倡议呼吁全球工商界维护共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专家分析,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跨国公司在华长期经营的信心,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王文涛强调,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我国有近 50 万家存量外资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王文涛在《求是》刊文中指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应对不确定性、提升安全保障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了诸多行动。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在部分地区开展开放试点。同时,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完成中国 - 东盟自贸区 3.0 版谈判,与非洲多国签署协定。

商务部出台 “外资 24 条” 和稳外资行动方案,改善优化相关政策条件。在开放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吸引外资取得新成果,提前完成 “十四五” 规划引资目标。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推动吸引外资 “回稳提质”,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资本市场。

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下一步将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参与创业投资,提高股权投资便利性,引导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实施战略投资。

6、三星加速美国德州芯片厂建设 争抢美订单及补贴


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已派遣具备芯片制造各领域专业知识的员工前往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工厂,此举可能是为了加速泰勒工厂的建设,并暗示美国公司可能对向三星下芯片订单表现出兴趣。

然而,三星急于完成泰勒工厂的建设可能还有另一原因。外媒报道称,三星需要使该工厂投入运营,以便有资格获得《芯片法案》的资金支持。

此前,三星推迟了泰勒工厂的启动,主要是由于难以确保其芯片产量的客户。根据三星C&T(负责该项目的三星电子建设部门)的文件显示,截至3月,该工厂的建设进度已达91.8%。尽管最初计划于2024年4月完工,但提交给韩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截止日期现已延长至2025年10月底。

与此同时,三星正致力于在今年年底前将2纳米芯片的良率提升至约70%。在泰勒工厂全面投产前,考虑到投资的规模,稳定良率和争取美国客户是关键挑战。

泰勒工厂预计将生产先进的3纳米和2纳米芯片,目标在2026年底实现大规模生产。

7、H20芯片供应对华解禁,外媒:英伟达重启生产面临障碍


根据《The Information》周六(19 日)报导,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 NVDA-US ) 已告知中国客户,其H20 人工智能(AI)芯片供应量有限。 H20 为目前美国允许英伟达对中国出口的最高阶AI 芯片。

报导引述两位知情人士指出,美国政府于4 月下令禁止H20 芯片出口至中国,使英伟达被迫取消原先的客户订单,并撤销在芯片代工大厂台积电( 2330-TW ) 的制造产能预约。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于北京一场媒体活动上表示,台积电已将原定的H20 生产线转为供应其他客户的芯片产品。若从零开始重新制造H20 芯片,可能需要耗时九个月。

报导指出,英伟达目前并未计划恢复H20 芯片生产,但没有引用任何消息来源或提供细节。英伟达也拒绝对该报导发表评论。

尽管遭遇禁令与产能问题,黄仁勋近期仍释出乐观讯号,表示英伟达将加速H20 芯片供应,并对美国政府核发对中出口许可一事持正面态度,预计相关申请将能顺利获批。

英伟达本周正式表示,将恢复向中国销售H20 芯片,但依据现行美国出口政策,仍需事前取得授权许可。

此外,为强化对中国市场的布局,英伟达也宣布正在开发一款新芯片RTX Pro GPU,该产品将完全符合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规范。(钜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