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近日宣布将大幅削减其代工业务成本,以扭转当前困境,消息一出,其股价应声下跌超过8%。尽管英特尔在周四晚间发布的财报中,营收和第三季度销售预期均超出市场预期,但市场对其芯片制造业务的担忧仍占据主导地位。
英特尔CEO李培福(Lip-Bu Tan)在致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公司即将推出的14A芯片制造工艺将基于已确认的客户承诺进行建设,强调“不再提供空白支票”。同时,英特尔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透露,若无法在下一个技术周期内获得客户,可能会“暂停或终止”其代工业务。
英特尔周五的股价下跌几乎抹去了其今年的全部涨幅。2024年,英特尔股价累计下跌60%,创历史最差纪录。这一颓势反映了英特尔在人工智能市场的乏力表现,以及市场对其代工业务前景的质疑。
为应对困境,英特尔决定取消在德国和波兰的芯片工厂项目,并放缓俄亥俄州工厂的生产。公司高层希望获得外部客户的承诺以推进节点开发,但此举也增加了产品路线图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客户采纳的可能性。
李培福接替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担任CEO后,坦言上任初期的挑战重重。英特尔已基本完成裁员计划,将裁减15%的员工,年底员工总数将降至7.5万人。李培福指出,过去几年公司“投资过早、过多,需求不足”,导致工厂布局分散且利用率低。
英特尔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6.1亿美元扩大至29亿美元,每股亏损67美分。公司还计提了8亿美元的资产减值费用,主要与“无明确再利用工具”相关。
尽管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英特尔的代工决策是“积极一步”,但持续的市场份额流失仍令人担忧。英特尔在人工智能市场的竞争中明显落后于英伟达,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未来前景的疑虑。
补充信息显示,英特尔在代工业务上的困境并非一日之病。多年来,公司在代工领域的投入巨大,但未能有效吸引外部客户,导致资源浪费和业务停滞。此次调整代工战略,虽被视为自救之举,但能否真正扭转颓势,仍需时间验证。市场普遍关注英特尔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恢复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