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星重启平泽P5工厂建设,瞄准下一代HBM4市场
2.阿斯麦牵头最新一轮融资后成为Mistral AI最大股东
3.AMD力挺x86架构,宣称其AI性能与能效不输ARM架构
4.Pragmatic柔性芯片产能就绪,赋能更多创新场景
5.AI时代版权官司不断 苹果被指控使用盗版书籍训练大模型
6.特斯拉万亿薪酬实际上是“减负”:马斯克未兑现的承诺缩水了
1.三星重启平泽P5工厂建设,瞄准下一代HBM4市场
三星电子正加紧恢复位于韩国京畿道的平泽第五工厂(P5)的建设,旨在确保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的抢先产能。
据报道,三星电子平泽园区第五工厂的工人们正忙着搬运钢结构并接受安全培训,这表明全面开工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该公司计划最早于10月破土动工,恢复投资。三星电子最初计划去年开工建设第五工厂,但由于半导体市场状况恶化而推迟了建设。
三星电子通过P5工厂的奠基,旨在扩大HBM的供应。HBM是一种高性能内存,通过垂直堆叠多个DRAM,显著提升数据处理速度。目前市场领先的是第五代产品HBM3E,广泛应用于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中。据悉,三星电子有望在本月通过英伟达的HBM3E资格认证测试。
在向英伟达大规模供应HBM3E后,三星电子计划在第六代HBM4市场上占据优势。HBM4将搭载于英伟达下一代AI加速器图形处理单元(GPU) Rubin上。尽管三星的HBM开发速度较竞争对手SK海力士落后约三个月,但公司计划通过加强生产能力迅速迎头赶上。
英伟达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完成HBM4质量验证,并最终确定其将于下半年发布的下一代AI GPU Rubin系列的HBM4供应商和数量。
为提前向英伟达供应HBM4,三星电子计划将10nm级第六代(1c)DRAM工艺引入平泽P4工厂的空余生产线。这一战略举措旨在利用业界最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生产用于HBM4的DRAM。三星电子已完成HBM4的内部量产审批,并准备进行样品生产,以便与客户进行供应讨论。
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表示,“预计明年起存储器市场将逐步复苏,HBM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并补充道,“这被解读为三星为不错过机遇而提前确保产能的策略”。
KB证券研究员Kim Dong-won分析称,“三星电子将通过明年第一季度平泽园区的新扩建,扩大2026年在HBM市场的份额”,“很有可能从第四季度开始进行HBM4的初期生产”。(校对/赵月)
2.阿斯麦牵头最新一轮融资后成为Mistral AI最大股东
知情人士透露,先进芯片制造设备核心供应商阿斯麦将成为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Mistral AI)的最大股东,此举旨在加强欧洲科技主权。
由于需讨论未公开的谈判内容,这些匿名知情人士表示,荷兰企业阿斯麦将向米斯特拉尔 17 亿欧元(约合 20 亿美元)的融资中投入 13 亿欧元(合 15 亿美元),且有望获得米斯特拉尔的一个董事会席位。
知情人士称,在最新一轮 C 轮融资中,米斯特拉尔的融资前估值为 100 亿欧元(合 117 亿美元),本轮融资后,该公司将成为欧洲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企业。
阿斯麦对此拒绝置评。米斯特拉尔未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米斯特拉尔常被视为法国及欧洲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其竞争对手包括美国科技巨头,如 OpenAI和 Alphabet旗下的谷歌。
消息人士表示,持有米斯特拉尔的股份将使欧洲两家科技领军企业建立紧密联系,而阿斯麦提供的资金或有助于减少欧洲对美国人工智能模型的依赖。
阿斯麦生产的光刻设备对尖端芯片制造至关重要,该公司还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其设备的效率。通过应用米斯特拉尔的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能力,阿斯麦或可提升自身设备性能并开发更多产品,从而从中受益。
阿斯麦是极紫外光刻设备的独家供应商,客户包括台积电和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极紫外光刻系统单价约 1.8 亿美元,是制造最先进芯片的必备设备。
米斯特拉尔此前获得英伟达投资,在去年的 B 轮融资后估值已超过 60 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本月早些时候报道称,米斯特拉尔正与 MGX 及其他投资者洽谈,计划以 100 亿美元估值融资 10 亿美元。
上周,彭博新闻社报道称,米斯特拉尔本轮融资的估值预计为 140 亿美元。
米斯特拉尔成立于 2023 年,创始人包括前DeepMind研究员Arthur Mensch,以及前Meta研究员Timothée Lacroix和Guillaume Lample。
知情人士表示,美国银行据称就阿斯麦对米斯特拉尔的投资提供了咨询服务。美国银行对此拒绝置评。(新浪)
3.AMD力挺x86架构,宣称其AI性能与能效不输ARM架构
近日,AMD在IFA 2025展会上对x86架构表达了坚定的信心,声称该这种架构在能源效率等领域,能与ARM架构不相上下。
近年来,ARM架构凭借“Windows on ARM”计划和高通骁龙X Elite系列产品的推动,迅速崛起并广受欢迎。ARM SoC之所以受到大规模采用,主要是因为其被视为x86生态系统的有力替代者,尤其在AI性能和能效方面表现出色。然而,根据AMD在IFA 2025上的讨论,x86架构似乎已经强势回归。AMD方面表示,使用ARM相较于x86并无明显优势。
在能效话题上,ARM与x86的对比再次成为焦点。AMD与英特尔近期均表示,x86架构无法高效能的“神话”已在去年被打破。无论是AMD Ryzen(锐龙)还是英特尔Core(酷睿)系列处理器,均能在笔记本上提供超长续航,同时访问完整的x86生态系统。综合来看,ARM并未展现出整体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ARM架构一直是苹果M系列SoC和高通最新笔记本芯片的首选。尤其是高通骁龙X Elite芯片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一度被认为将终结x86的统治地位。然而,英特尔和AMD随后加强了各自的移动解决方案,特别是在APU领域做出了多项努力。英特尔Lunar Lake芯片在NPU能力和能效方面带来了巨大提升,而AMD的发展势头也得到了提振。
AMD最新推出的Strix Point和Strix Halo APUs在性能功耗比上表现出色,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迷你PC和手持设备等紧凑型机器中。更重要的是,AMD旗舰产品Ryzen 9 AI MAX 395+的整体TOPS高达126,远超ARM解决方案,这表明x86架构成功打破了“Windows on ARM”的短暂热潮。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ARM的终结。x86架构在消费硬件市场仍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主要得益于英特尔Panther Lake和AMD Medusa Point等下一代产品线的推动。
4.Pragmatic柔性芯片产能就绪,赋能更多创新场景
与传统硅基芯片相比,Flex IC(柔性集成电路)厚度仅为其1/3,生产周期更是从数月缩短至数天,从原材料进场到最后产品交付,只需要数天就可以完成,整个制造成本会更低。
不过,从目前应用来看,Flex IC不是替代硅基,而是开辟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在2025深圳国际物联网展(IOTE)上,全球柔性半导体领军企业Pragmatic带来了其柔性晶圆和产品方案,一度吸晴无数。
Pragmatic 半导体销售、业务发展与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James Davey
Pragmatic 半导体销售、业务发展与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James Davey表示:“我们Flex IC与传统硅基芯片的制造工艺几乎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将一种聚合物——聚酰亚胺作为基材,通过玻璃载具承载生产,兼容传统硅基半导体的刻蚀等工艺。”
James Davey进一步称,Flex IC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品、水、能源的量少,传统硅基在生产过程中会耗很多的能源、水和化学品;同时产品具备超薄、可弯曲特性,可实现“触感无痕”集成,为智能穿戴、包装标签等场景提供了全新可能,工作温度范围覆盖- 10℃至75℃,已满足消费电子等主流场景需求。
目前,NFC Connect已经采用Pragmatic公司独特的Flex IC技术,以超薄、柔性形态设计和独有的低碳足迹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NFC终端功能,该系列产品已于2025年二季度量产,9月启动发货,可满足消费者互动、品牌防伪认证等核心需求。
此外,Pragmatic已与多个全球企业建立合作,包括 Avery Dennison、Tageos、LUX,还有国内的劲嘉股份等展开合作,将NFC标签应用于高端酒类包装和定制化产品等,实现"一触即验"的真伪识别。
随着Flex IC的不断应用和迭代升级,Pragmatic半导体已经将Flex IC战略目标瞄向消费电子和端侧AI芯片等领域。
根据Pragmatic技术路线图:今年推出的第三代平台聚焦NFC Connect、NFC Protect(防篡改)、NFC Sense(集成传感);2026年第四代平台功耗将是现在的一半,而它的面积是现在的1/3,还加入OTP(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2027年第五代平台计划功耗会是现在的1/100,在面积上再缩小一半,届时还将加入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并推出UHF(特高频)产品及定制控制器、AI推理等更复杂功能。
在产能方面,Pragmatic已建成两条300毫米柔性集成电路生产线:首条于2024年投产,另外一条会在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这样我们就有两条晶圆生产线”,James Davey称,单线的年产能就达数十亿颗芯片,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仅600平方米,凸显资本效率与空间利用率优势。
最后Pragmatic中国区的销售总监Alex Shang表示,Flex IC这种颠覆性、核心性的技术,在芯片行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后续进一步提升性能,还会有面向各种各样的应用出现。未来,各个细分行业对柔性电子的需求会不断显现,让客户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落地各种各样的应用,尤其是随着AI的出现,将会看到更多集成Flex IC新的产品不断涌现。
5.AI时代版权官司不断 苹果被指控使用盗版书籍训练大模型
北京时间9月6日,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公司在周五遭到作家们起诉,被指控非法使用他们受版权保护的书籍来训练其AI系统。这是在AI时代围绕着知识产权保护展开的又一起法律斗争。
这桩拟议的集体诉讼在加州北部联邦法院提起,称苹果在未经同意、未注明出处、也未给予补偿的情况下复制了受保护的作品。
“苹果从未尝试就作家为这一潜在高利润项目所作的贡献向他们支付报酬。”诉讼称。该诉讼由作家格雷迪·亨德里克斯(Grady Hendrix)和詹妮弗·罗伯逊(Jennifer Roberson)提起。
该诉讼指控苹果使用一个已知的盗版书库来训练其大语言模型OpenELM。居住在纽约州的亨德里克斯和居住在亚利桑那州的罗伯逊表示,他们的作品正是该盗版书库的一部分。
就在周五,AI创业公司Anthropic在加州的一份法院文件中披露,已同意支付 15亿美元,以了结一宗由作家群体提起的集体诉讼。该群体指控该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们的书籍训练其AI聊天机器人Claude。
截至发稿,苹果和原告律师尚未就此置评。(凤凰网)
6.特斯拉万亿薪酬实际上是“减负”:马斯克未兑现的承诺缩水了
北京时间9月8日,据科技网站TechCrunch报道,特斯拉董事会为其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制定了高达1万亿美元的新薪酬方案,但其中许多绩效指标不过是他多年来对公司承诺的“缩水版”。
不过,特斯拉董事会在公司年度委托书声明中描绘的情况并非如此。相反,特斯拉董事会强调的是如何利用这份薪酬方案督促马斯克打造“有史以来最具价值的公司”。
确实,如果特斯拉在这份为期10年的协议中实现了所有目标,公司的面貌届时将大不相同。但这并不改变一个事实:特斯拉要求马斯克达成的业绩目标,比他此前公开提出的目标要低。
虽然这份史无前例的薪酬方案仍需在今年11月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但可以预见,该公司狂热的粉丝群体很可能投赞成票。马斯克此前的薪酬方案也曾获得特斯拉股东的压倒性支持。
生产目标缩水
马斯克多年来一直声称,到2030年时,特斯拉将能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而且,马斯克和他的公司还承诺每年的交付量以50%的速度增长。
然而,随着特斯拉销售增长放缓,并在2024年首次出现交付量下滑,该公司放弃了这些承诺。去年,特斯拉在影响力报告中删除了每年2000万辆的目标,并停止建设原计划位于墨西哥、能够提升产能的工厂。
现在,特斯拉董事会为马斯克设定的首个“产品目标”,是总共交付2000万辆汽车。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已售出800万辆汽车,即便销量下滑,公司每年仍销售接近200万辆。
由于这份新薪酬方案为期十年,这意味着特斯拉的目标已从到2030年时每年生产2000万辆电动车,降为到2035年时总计生产2000万辆。
Robotaxi目标缩水
马斯克为特斯拉作出的最臭名昭著、最离谱的承诺之一出现在2019年。当时,他声称特斯拉将在2020年实现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上路。而现在已是2025年,特斯拉才刚开始在得州奥斯汀试运营Robotaxi服务,最多只有约20到30辆车,车上配备安全司机。
现在,特斯拉在薪酬方案中要求马斯克帮助公司兑现修改版承诺,另一项产品目标是实现“100万辆Robotaxi投入商业运营”。
但是,这个目标还有些猫腻。细则显示,特斯拉只要求在连续三个月内,作为运输服务的一部分,由特斯拉或代表特斯拉运营的Robotaxi的“日均总数”达到100万辆。
特斯拉进一步将“Robotaxi”定义为任何使用公司全自动驾驶系统(FSD)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的特斯拉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其正在研发的专用车型“Cybercab”。
这其中还包括客户拥有的车辆,这也是马斯克长期承诺但从未兑现的另一件事。多年来,他一直声称,特斯拉只需一键就能将现有车辆变为全自动驾驶车辆,车主还可以随意将这些车辆加入或移出更大的Robotaxi车队。
但马斯克随后表示,目前道路上的许多特斯拉车辆并不具备实现全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而特斯拉也尚未展示如何让车主加入Robotaxi车队。尽管如此,马斯克现在有了一个更加宽松的时间表去尝试实现这两件事。
机器人目标缩水
马斯克认为,特斯拉的未来将全部围绕其正在研发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展开。本周,他声称该项目未来可能会为公司贡献高达80%的收入。
随着马斯克对Optimus的关注日益增加,他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一些相当大胆的承诺。他的核心主张之一是,最早到2029年,特斯拉每年将生产100万台Optimus机器人。
然而,特斯拉董事会在新的薪酬方案中仅要求马斯克总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特斯拉还将“机器人”定义为“由公司或代表公司制造的、具备移动能力并使用AI的任何机器人或其他实体产品”,但公司的汽车不在此列。
特斯拉董事们似乎认同Optimus“有潜力成为特斯拉最畅销的产品”,并表示它是“特斯拉能够让自动化造福全人类的最清晰例证”。
但董事会同时指出,Optimus的“商业化计划”仍在制定中,而马斯克现在有时间直到2035年达到100万台的目标。
其他目标
马斯克必须完成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产品目标是,让特斯拉的FSD系统达到1000万活跃订阅量。这可以说是最雄心勃勃的产品目标。虽然特斯拉未公布当前FSD付费用户数量,但高管近期透露采用率处于“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按最乐观估算,这意味着仅有几十万到一两百万左右特斯拉车辆安装了该软件。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的其余要求均与财务指标挂钩。马斯克需协助特斯拉达到8.5万亿美元估值,才能完全解锁薪酬方案的全部收益,并使自己成为万亿富翁。
马斯克早已有类似的宏伟计划。他曾多次声称,特斯拉有一天的市值可能超过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和。按当时的估值,这两家公司总共约为5.5万亿美元。但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又表示,特斯拉市值可能超过苹果等五家最有价值公司的总和,这意味着他瞄准的目标更接近15万亿美元。
除了提升特斯拉市值的目标外,马斯克还被要求将公司盈利提高到每年约4000亿美元。相比去年的大约170亿美元,这一目标十分宏大。
最后,特斯拉董事会要求马斯克提供两项重要保证,以解锁完整薪酬方案。一是他必须与公司合作制定继任CEO的计划,该计划基本上将他锁定在公司至少7.5年。
而另一项保证隐藏在脚注中,即特斯拉已获得“马斯克将适时减少参与政治领域活动的保证”。
总体来看,这是一份复杂的协议,其中包含了许多极具想象力的设想,描绘了特斯拉在未来十年马斯克领导下可能的发展轨迹。这与2018年特斯拉与马斯克达成的薪酬方案如出一辙。当时,那些目标看似荒诞,但马斯克最终竟全部达成。不过,马斯克的奖金最终被特拉华州衡平法院撤销。
尽管如此,不难发现,这些新目标很大程度上显示出,特斯拉正试图将马斯克的承诺拉回现实。(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