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中芯国际总市值盘中突破1万亿元;
20 小时前 / 阅读约12分钟
来源:集微网
中芯国际市值突破万亿,标志国产芯片自主化关键一步;蓝思科技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模组;光洋股份人形机器人订单增长;宸展光电车载显示竞争加剧;集微指数涨2.72%。

1.中芯国际总市值盘中突破1万亿元;

2.蓝思科技:已批量交付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等;

3.光洋股份:下半年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迅速增长;

4.宸展光电:进入2025年,车载显示同业竞争更加激烈;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2.72%,中芯国际盘中突破万亿市值;



1.中芯国际总市值盘中突破1万亿元;

中芯国际昨日股价刚刷新历史新高,今日早盘一度大涨超8%,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盘中突破1万亿元。9月18日,收盘收于122.15元,总市值定格在9771亿元,但这短暂的“万亿高光”,已然成为国产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国芯片自主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不久前,中芯国际通过换股方式,以74.20元/股的价格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实现对后者100%控股。作为优质现金牛资产,中芯北方2024年贡献净利润16.82亿元,资产负债率仅8%,不仅为中芯国际带来稳定收益,更整合了成熟制程产能,强化了在国产代工领域的龙头地位。

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中芯国际的“万亿时刻”,远不止一个市值数字那么简单。

一方面,作为国产替代核心力量,中芯国际已搭建起0.35微米至14nm的完整制程体系,2024年产能达800多万片8英寸等效晶圆,为华为等终端企业提供关键制造支撑,尤其在车规级芯片等领域,有效缓解了“卡脖子”焦虑,成为国内产业链的安全基石。

另一方面,这一突破也让市场重新审视国产半导体的价值——从过去单纯技术追赶,到如今凭借“制造 + 生态”协同形成竞争力。诸如,国产头部芯片设计公司与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优势形成互补,产业链协同效应正逐步显现,推动国产芯片从“能造”向“好用”迈进。

尽管目前中芯国际总市值与台积电近8万亿仍有差距,且在EUV光刻机等先进技术上仍需突破,但此次“万亿试水”已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看,收购中芯北方带来的产能整合、国产DUV设备的测试推进,将加速先进制程产能释放;中期随着AI、物联网等需求爆发,车规级、工业级芯片业务有望持续增长;长期则需在研发投入、产能建设上持续发力,从产能领先向技术定价权突破。



2.蓝思科技:已批量交付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等;

9月18日,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北美大客户有长达十年的深度合作关系,是其一级核心供应商,在智能座舱模组(中控、B柱、充电桩)占据主要份额。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已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客户批量交付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壳体结构件及整机组装,同时也在配合北美大客户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模组。

蓝思科技日前介绍,公司四个主要板块增长展望如下:

(1)智能手机与电脑类,大客户进入新一轮外观改款和新机型发布的创新周期,公司作为外观件和结构件核心供应商将显著受益;组装业务会进一步带动结构件业务,深挖垂直整合潜力,进一步提升利润水平。

(2)智能汽车与座舱类,无线充电模组、通讯模组和域控制器等新品不断导入,多功能超薄夹胶汽车玻璃取得突破,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单车价值量迎来较大提升。

(3)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外观件、结构件、光学镜片等部件在多款高端AI眼镜和头显产品上实现了应用。智能手表相关的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结构件保持增长,并在一款即将发布的采用创新材质的智能手表结构件占有领先市场份额,板块业务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4)其他智能终端类,除了具身智能市场不,蓝思科技凭借精益智造能力,还在智能家居、医疗设备、高端云台相机及宠物高端电器等行业头部客户都有新的业务突破。



3.光洋股份:下半年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迅速增长;

9月18日,光洋股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通过资本与产业双向合作的方式,加速开发人形机器人市场,下半年开始公司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迅速增长。

光洋股份同时介绍,公司目前与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的产品表现良好。公司机器人零部件产品,凭公司在高端材料研究、精密制造和全面测试体系,以及公司在量产经验和质量一致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寿命、精度和可靠性上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完全能够满足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

公司产品序列包括各类标准轴承、交叉滚子轴承、行星齿轮、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及电路板产品都可以用于机器人,各类减速器、关节模组和感应模组均可适配。公司也正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在资本和业务层面加大与机器人行业相关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集成化产品的研发,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做好针对性布局。

其中,黄山基地建设项目主要用于生产传动系统零部件,包括轴承、齿轮及空心轴类产品,适配电驱动系统、线控底盘中各类减速器模组及机器人关节模组等领域,目前正在开展厂房地基施工建设等相关工作,部分产线根据项目进度已经通过租赁厂房等方式先期进行建设;公司针对不同零部件和工艺,设定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顶层设计、全员参与、持续迭代系统工程,发挥公司在轴承、齿轮、电路板方面的协同优势,借助合作的机器人整机公司的产业引领,持续迭代改善,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黄山基地项目总投资额10亿元,产能足够覆盖近1-2年的需求增长。



4.宸展光电:进入2025年,车载显示同业竞争更加激烈;

近日,宸展光电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进入2025年,车载显示行业的同业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变化更加频繁。公司将积极向上下游整合,拓展CP Line等新业务,提升FATP能力;并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技术,丰富产品供给,增强定价能能力。同时,发挥全球制造优势,继续深耕“中国+美国”两大市场,持续提高营收贡献。

2025年,宸展光电已有多款车型进入量产,产品涵盖主控屏、空调屏和仪表屏,客户包含新能源车新秀和传统车厂的新能源项目。未来,公司将在中国市场继续实施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发力多联屏和娱乐屏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争取市场份额。

自有品牌MicroTouch致力于在全球市场提供交互式触控解决方案,1992年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触摸屏公司,2001年被3M集团收购,2020年被宸展光电收购并纳入集团业务版图。目前,宸展集团适时调整其发展战略,让其以境外独立子公司的模式开展业务,并由“渠道建设为主”调整为“产品建设为主”,使其营收快速发展,贡献占比逐年提高。

宸展光电同时深耕商业人机交互智能终端市场多年,具备较好的客户资源、较强的集成和设计能力、较丰富的跨行业解决能力,因此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未来,公司将延续核心优势,并增强全球制造能力,拥抱AI等新技术,拓展新行业应用,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2.72%,中芯国际盘中突破万亿市值;

9月18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止收盘,沪指跌1.15%,收报3831.66点;深证成指跌1.06%,收报13075.66点;创业板指跌1.64%,收报3095.8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31352亿,较昨日大幅放量7584亿。

半导体板块表现一般。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52家公司市值上涨,中微公司、和而泰、闻泰科技等公司市值领涨;65家公司市值下跌,晓程科技、st华微、旋极信息等公司市值领跌。

9月18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首次公布了昇腾芯片演进和目标。他表示,未来三年,华为已经规划了昇腾多款芯片,包括950PR,950DT以及昇腾960和970。其中950PR2026年第一季度对外推出,该芯片采取了华为自研HBM。

全球动态

周三,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收跌6.41点,跌幅0.10%,报6600.35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260.42点,涨幅0.57%,报46018.32点;纳指收跌76.633点,跌幅0.33%,报22261.326点。

美国科技股七巨头涨跌不一。英伟达收跌2.62%,亚马逊跌1.04%,谷歌A、Meta至多跌0.65%,微软、苹果则至多收涨0.35%,特斯拉涨1.01%。

热门中概股里,百度收涨11.3%,万国数据涨7.8%,蔚来涨6.13%,金山云涨5.35%,拼多多涨4.49%。

个股消息/A股

中芯国际——中芯国际昨日股价刚刷新历史新高,今日早盘一度大涨超8%,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盘中突破1万亿元。9月18日,收盘收于122.15元,总市值定格在9771亿元,但这短暂的“万亿高光”,已然成为国产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国芯片自主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蓝思科技——9月18日,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北美大客户有长达十年的深度合作关系,是其一级核心供应商,在智能座舱模组(中控、B柱、充电桩)占据主要份额。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已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客户批量交付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壳体结构件及整机组装,同时也在配合北美大客户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模组。

顺络电子——9月18日,光洋股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通过资本与产业双向合作的方式,加速开发人形机器人市场,下半年开始公司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迅速增长。

个股消息/其他

蔚来集团——蔚来集团于2025年9月17日宣布,成功完成了一项总额达11.6亿美元的股权发行。此次发行包括209,090,918股A类普通股,其中160,823,190股为美国存托股,每股美国存托股代表公司一股A类普通股;20,995,000股为公司A类普通股;以及根据承销商于2025年9月10日全额行使额外购买美国存托股的期权发行的27,272,728股美国存托股。

 英伟达——1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称,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已指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公司终止对英伟达RTX Pro 6000D芯片的订单。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称,对此表示失望。中方能否证实报道所说情况,对此有何评论?林剑对此表示,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我们一贯反对在经贸科技问题上对特定国家采取歧视性做法,中方愿同各方保持对话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小鹏汽车——9月18日消息,据MacRumors 报导,晶圆代工龙头大厂台积电即将在今年底量产2nm制程,苹果公司作为台积电大客户已经锁定了其2026年2nm产能的一半。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5963.4点,涨158.08点,涨幅2.72%。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