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英伟达)
昨日,英伟达与英特尔携手开启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多款CPU与GPU产品。尽管“英特尔x86 RTX SoC”等未来解决方案成为此次合作的亮点,但现有项目也借此机会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其中,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备受瞩目的N1 SoC即将面世,且其本质上与已发布的GB10超级芯片一致。
背景方面,英伟达虽未正式公布N1/N1X SoC,但自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宣布Project DIGITS项目以来,便引发了广泛猜测。在该项目中,英伟达公布了与联发科的合作关系,并推出了GB10“超级芯片”。作为英伟达DGX Spark产品线的一部分,GB10已有多家供应商发布了其迭代版本。该芯片专为AI工作负载设计,能在家庭环境中提供类似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它搭载了一款与联发科合作开发的20核ARM架构CPU,以及一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强大GPU芯片。
英伟达DGX Spark与DGX Station(图片来源:英伟达)
根据此前的泄露信息与传闻,N1 SoC拥有相同的规格:其GPU配备6144个CUDA核心(与桌面版RTX 5070相当),以及采用英伟达Grace架构、跨两个集群分布的20核CPU。今年7月,N1X的Geekbench跑分曝光,进一步证实了这些规格,并凸显了GB10与N1之间的紧密联系。当然,两款产品紧密相关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相同,但所有迹象均表明它们所使用的芯片完全一致。
这一观点刚刚得到了黄仁勋的确认。他在昨晚的一次网络直播中表示:“我们还有一款名为N1的新ARM产品。这款产品——这款处理器将用于DGX Spark及众多类似产品。因此,我们对ARM的发展路线图充满期待,这并不会影响任何既定计划。”
据英伟达CEO透露,为GB10提供动力的芯片(GB10本身也是DGX Spark的动力来源)与N1/N1X SoC完全相同。特别是“众多类似产品”这一表述,进一步证实了N1可能是GB10的稍低配版本。毕竟,后者主要面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等客户端设备,而GB10则更侧重于专业人士。这一区别至关重要,因为N1代表了英伟达在自主研发CPU核心推向主流市场方面的首次重大尝试(继Tegra之后)。
英伟达Tegra X1(图片来源:英伟达)
遗憾的是,关于N1的唯一声明便止步于此,因此我们仍不清楚其具体推出时间。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已有人拿到手的GB10,正是英伟达未来将发布的N1,只是目标受众有所不同而已。鉴于英伟达与英特尔的新合作,开发基于ARM的产品的兴趣可能会与英特尔擅长的基于x86的解决方案产生交集。然而,这显然不是问题,两条发展路线都将并行推进,互不干扰。
N1 SoC已在Windows系统上进行了测试,这表明该芯片正逐步接近其Windows-on-ARM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GB10并非专为微软操作系统设计,而是采用了基于Linux的DGX OS,专为本地AI、数据中心和其他专业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尽管如此,由于N1在技术上尚未正式存在,因此无法确认其最终是否会在Windows上运行(尽管这几乎是显而易见的),黄仁勋也未对此发表评论。
请在谷歌新闻上关注Tom's Hardware,或将我们添加为首选来源,以便在您的资讯订阅中及时获取我们的最新新闻、分析和评测。请务必点击“关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