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构:Q2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设备支出113.6亿美元,领跑全球
2、顺络电子:目前公司AI服务器相关订单饱满
3、泰凌微积极推进收购磐启微100%股权
4、中科蓝讯持有沐曦、摩尔线程等公司股份
5、凯世通:力争在离子注入机领域做精做专
1、机构:Q2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设备支出113.6亿美元,领跑全球
根据SEMI和SEAJ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支出总计330.7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23%。
从地区来看,第二季度中国大陆的支出最高,为113.6亿美元,占总支出的34%。然而,中国大陆2025年第二季度的支出较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了7%。
中国台湾的支出额位居第二,且增长最快,2025年第二季度的支出为87.7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125%。台积电是中国台湾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2025年上半年的资本支出(CapEx)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62%。
韩国的支出位居第三,为59.1亿美元,同比增长31%。
2024年北美半导体设备支出增长最快,2024年第四季度支出为49.8亿美元,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18.9亿美元增长163%。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支出为29.3亿美元,比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41%。2025年第二季度支出再次下降至27.6亿美元。支出下降可归因于美国计划中的晶圆厂建设延迟。英特尔已将其位于俄亥俄州新奥尔巴尼的晶圆厂的竣工时间从最初计划的2025年推迟到2031年。美光科技位于纽约克莱的晶圆厂的动工时间从最初目标的2024年6月推迟到2025年底。据报道,三星将其位于德克萨斯州泰勒的新晶圆厂的初始生产时间从最初目标的2024年推迟到2027年。
2025年第二季度,日本半导体设备支出为26.8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66%。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支出为7.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世界其他地区(ROW)支出为8.7亿美元,下降28%。
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资本支出为1600亿美元,比2024年的1550亿美元增长3%。2026年的资本支出前景喜忧参半。英特尔预计2026年的资本支出将低于2025年预期的180亿美元。美光科技报告称,其截至2025年8月的财年的资本支出为138亿美元,并计划在2026财年增加支出。德州仪器预计2026年的资本支出为20亿至50亿美元,而2025年为50亿美元。资本支出最大的公司台积电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在380亿至420亿美元之间。台积电尚未提供2026年的资本支出估算,但投资银行Needham and Company预测,台积电将在2026年将资本支出增至450亿美元,在2027年增至500亿美元。
2、顺络电子:目前公司AI服务器相关订单饱满
9月26日,顺络电子(002138.SZ)在调研中表示,汽车电子业务已成为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持续探索和优化产品组合,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管理、功率控制等电动化场景实现了全面覆盖。
公司进一步介绍,汽车电子产品已延伸至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涵盖各类车载专用变压器、功率电感、磁环以及车用陶瓷产品等。凭借可靠的品质与稳定的供应能力,公司产品已获得国内外行业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并逐步形成规模化出货。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顺络电子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产品线,未来有望凭借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积累,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3、泰凌微积极推进收购磐启微100%股权
9月26日,泰凌微在盘后公告中披露,公司此前公布的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预案,正在稳步推进。公告指出,自预案发布以来,公司与相关各方积极展开尽职调查、审计、资产评估等一系列工作,目前相关程序正有序进行。
根据公告,本次收购完成后,磐启微将成为泰凌微的全资子公司。磐启微电子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产品覆盖电源管理、信号链等关键环节,其技术与市场资源有望与泰凌微形成协同效应。业内认为,若收购顺利落地,将进一步完善泰凌微的产品结构,提升其在半导体核心领域的竞争力。
泰凌微方面表示,公司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事项,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公司强调,收购磐启微是推动业务升级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继续关注产业链优质标的,把握并购与投资机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升整体规模与行业影响力。
4、中科蓝讯持有沐曦、摩尔线程等公司股份
9月26日,中科蓝讯(688332.SH)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围绕GPU、AI及先进封装测试等高成长性领域进行了前瞻性投资布局。
具体来看,公司直接持有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85.43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0.24%;直接持有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34.04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0.34%,并通过北京启创科信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摩尔线程67.01万股,占比0.17%,合计持有摩尔线程0.50%股份。
此外,公司还通过蔚蓝(深圳)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9.71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0.23%。
中科蓝讯通过投资布局国内GPU及AI产业链核心企业,有望在相关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获得协同效应,并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半导体与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战略价值。
5、凯世通:力争在离子注入机领域做精做专
芯片是人工智能算力的核心底座与性能引擎,离子注入机通过纳米级精准掺杂为AI芯片制造与性能提升提供关键工艺支撑。近日,凯世通副总经理张长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凯世通一直专注于离子注入机领域,我们力争在这一领域做精做专,在擅长的赛道上与进口设备实现全面竞争。”
依托先导科技集团垂直纵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凯世通围绕半导体行业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从离子注入机整机、零部件、原材料、维修、定向开发、设备升级和置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服务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国产离子注入机已在国内超12家12英寸晶圆厂的产线实现近50台设备的稳定量产运行。
“今年我们的订单仍在持续交付中,未来几年目标是让离子注入机覆盖更多国内12英寸晶圆厂。”张长勇补充道。
谈及发展战略,张长勇称:“国际化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凯世通将持续推进全系列离子注入机技术突破,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深化与客户合作,共同推动集成电路应用创新与产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凯世通还联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参与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智能工厂建设导则》,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领域的规模化落地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