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资本加入,航星传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芯海科技BMS携手产业链共建钠电管理创新生态;
3.【应用方案】让爱被听见:艾为芯赋能助听器应用;
1.产业资本加入,航星传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高端控制系统装备服务商北京航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星传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由产业方广州数科集团旗下平云资本、广州产投、湖北科投(光谷产投)联合投资。引进产业方股东后,航星传动将向产业方股东学习先进的管理、生产经验、完善升级公司管理体系,并基于产业方成熟的销售网络、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优化公司“军民两用”伺服系统市场结构,全方位推动航星传动走上一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轮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引进高端研发人才,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开拓国内、国外市场。
航星传动的系列化伺服系统以“轻质小型化、长时高可靠”的创新设计备受业界认可,旋转舵机系列化产品的额定输出力矩从2Nm到1600Nm,直线式伺服系列化产品额定输出力从100N到150000N,水下系列舵机噪音低、耐压6000米,伺服系统控制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整体性能指标优异,实现了“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轻量化”,满足用户极小安装空间和高性能指标的要求,成本更低,效费比更高。
航星传动已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业、中国船舶等多家军工集团及头部民营商业火箭公司等达成合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先进、更智能、更前沿”的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航星传动的产品是可回收火箭、低空经济及水下装备领域的核心子系统,目前在性能指标上已接近甚至部分优于国际知名厂商,已被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多家客户验证并应用,并在航空航天、水下无人潜航器、低空经济等行业拿到了标杆客户的批量订单,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航星传动将紧密耦合“十五五”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发展战略,抓住“全电化”的历史性机遇,推动产业的技术变革和行业进步,迎接未来空间产业时代的到来。
2.芯海科技BMS携手产业链共建钠电管理创新生态;
9月24-26日,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东威海盛大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汇聚了国家工信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宁德时代、中科海纳、海辰储能、弗迪电池、德赛电池、雅迪、大唐集团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产业链头部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围绕全新的钠电池产业发展的标准制定、技术攻坚与市场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论坛特设政策研讨、主旨报告、权威测评、标准宣贯与讨论、产业链/应用端分论坛等环节,并同步开展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2025年年会。芯海科技(股票代码:688595)副总裁万巍受主办方邀请出席论坛并在“钠离子电池应用分论坛”上,发表了《信号链技术助力钠电池产业规模化发展》主题报告,针对钠电池特性带来的BMS技术新挑战,分享芯海科技的创新解决方案。
钠电特性驱动BMS设计创新
论坛指出,随着锂资源短缺问题日渐凸显,钠离子电池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锂资源进口依存度高,供应链风险与成本压力倒逼产业寻求替代方案。钠资源储量丰富、成本更具优势,加之其固有的高安全、宽温域工作、高倍率性能等特点,使其在储能、两轮车、A00级电动车等场景的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在论坛主旨报告中指出,钠离子电池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功率高、低温性能好、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瞄准混合动力汽车、UPS、调频储能、铅酸替代等应用场景,实现差异化竞争。
万巍在报告中指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相较于锂电池,钠电在电压平台、一致性、热失控特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BMS提出更苛刻要求。
“不同技术路线(如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普鲁士蓝)的工作电压范围不一,且其一致性、极化内阻对温度更为敏感,这要求BMS必须具备更宽的电压采样范围(0.8-5.5V)、更高的监测精度(±0.5℃全温区温度采样)、更智能的动态算法(如AI融合SOC估算、动态欠压保护)。”万巍强调,传统锂电BMS难以直接复用,钠电BMS的定制开发势在必行。
全信号链 注入钠电芯能
面对钠电池的新需求、新挑战,芯海科技依托自身在“ADC+MCU”双技术平台的技术沉淀,构建覆盖电池管理全场景的技术矩阵。公司BMS系列产品集成信号采集、处理、模数转换、状态检测等核心功能,支持多节串联、高安全加密及低功耗设计,累计出货量快速突破亿量级,且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其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高速高精度ADC技术。基于混合架构Sigma-Delta ADC,测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五,显著提升电池容量利用率。
其二,低温漂基准技术。通过斩波、动态元件匹配和高阶曲率补偿,保障高低温环境下的电量精准监测。
其三,安全加密算法。采用代数与几何函数域理论优化攻击抵御和计算效率,支持GM国密二级、CC EAL4+认证,实现数据全链路加密与防篡改。
此外,芯海在阻抗谱(EIS)技术上的创新应用,可实现电池内部温度测量(误差≤0.6℃)和极化内阻检测,为钠电安全管理提供热失控预警、寿命预测等关键支撑,显著提升系统可靠性。
生态协同 共筑钠电创新闭环
当前,钠电产业尚处发展初期,任何单一环节的突破,都不足以支撑全局胜利,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突破。
未来几年,将会是钠电产业化的关键窗口期,并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细分领域率先商用。万巍呼吁:“钠电池产业化发展,需要电芯厂、PACK厂、系统集成商和芯片厂共同联合,定义量身打造的电池管理芯片,通过技术攻关与标准共建实现产业链闭环”。
芯海科技将持续深耕高精度信号链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为钠电池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携手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第四届钠电论坛活动简介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山东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是钠电领域规模盛大、影响力广泛的行业峰会。活动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以及电动自行车、低速车、电动船舶、储能、应急电源等应用方代表共计380余家单位的500多名代表线下参加,充分体现了全产业链对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高度关注。
论坛覆盖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关键主体,主要参与单位包括:
政府部门与监管机构:
国家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
地方各级政府:山东省工信厅、威海市文登区政府、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行业安全与标准机构: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辽宁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等。
科研院所与高校
国家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
地方各级政府:山东省工信厅、威海市文登区政府、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行业安全与标准机构: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辽宁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等。
产业链头部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清华大学)作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顶尖科研团队参与技术研讨。
其他机构
标准制定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导国际国内标准研讨。
行业联盟与媒体: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新华社、上海证券报等全程支持。
3.【应用方案】让爱被听见:艾为芯赋能助听器应用;
那些被“偷走”的瞬间
“周末的客厅飘着刚烤好的饼干香,张爷爷看见孙子举着积木跑来,小嘴急切地张合,却怎么也听不清孩子的需求。等孩子把积木塞到他手里,他才明白是要搭城堡,可几秒的沉默,已让孙子眼中的光暗了几分。”
“听不清”的瞬间,错过的不只是一句请求,更是一次孩子满心期待的亲密连接。
“医院候诊区人声嘈杂。李伯伯紧盯着叫号屏幕,眼睛酸涩。他隐约听到广播念了几个字,像他的号码,又不确定。犹豫间下一个号已被叫起。他急忙去问护士,才知自己真的错过了。护士语气不耐烦:“叫了好几遍,下次注意听。”他只能连连道歉,重新等待。”
“听不清”让他不仅付出了额外的时间,更在公共场合感到一丝不被理解的委屈。
这些被 “听不见” 偷走的瞬间,藏着听觉障碍者与世界连接时的无奈。而 “听见”,从来都不只是耳朵接收声音的简单动作,它是人与社会对话的钥匙,是维系情感温度的纽带,更是保障生活体面的基础,是人与世界最重要的连接。
2025年9月28日,是第68个“国际聋人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15 亿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 4.3亿人为中度以上听损,而我国听力残疾人数已超过2780万,预计到 2050 年,受听力问题影响的人数将增至25亿。
当越来越多的人被 “听不见” 隔绝在日常对话、公共提示、亲情交流之外,一种能重新搭建连接的工具,便成了他们的迫切需求。
助听器作为目前改善听力障碍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之一,其作用远不止于简单地放大声音。一个经过专业验配、调试得当的助听器,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听障人士的生活,帮助他们重建与世界的连接,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助听器是什么?
它不是粗暴地把所有声音放大几十dB(分贝),而是像一位精准的“信号筛选者”—— 在嘈杂的环境里,把“有用信号”从车流声、人群声的“噪音宇宙”中剥离出来,再调到耳蜗里刚刚好的音量。
它解决的从来不是 “dB” 这个冰冷的数字,而是那些藏在日常里的 “错过”—— 错过的站点、错过的呼唤、错过的安心。而助听器,正是用细腻的技术,帮听觉障碍者把这些 “错过”,重新变成 “刚好赶上”。
助听器最直接、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显著提升用户的沟通与社交能力。他们不再需要因为害怕听不清而回避社交活动,而是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各种社会交往中,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种积极的社会互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的温暖,从而有效地打破了因听力障碍而形成的“沉默的困境” 。
艾为助听器应用方案
中国数模龙头艾为电子深耕音频产品15余年,始终以技术为锚点,专注打磨核心产品,其中核心产品音频功放和数模混合产品及电源产品更是为助听器的稳定运行与性能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
助听器应用框图
图1 助听器端应用框图
助听器端物料推荐
表1 助听器端物料推荐
助听器座舱应用框图
图2 助听器座舱应用框图
助听器座舱物料推荐
表2 助听器座舱物料推荐
重点推荐物料:AW88083
具有超低功耗、灵活控制、超低EMI、超小封装的特点.
技术不应是冷冰冰的参数,而应是传递温暖与关怀的桥梁。中国数模龙头艾为电子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共同推动助听器行业向智能化、个性化、舒适化方向演进。以坚实的“芯”力量,让声音更真实,也让世界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