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发公开信: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符合要求、商务部关于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的通知、任正非强力反腐 华为云CEO张平安等三人职级被降......一起来看看本周(10月20日-10月26日)半导体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1、安世中国发公开信: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符合要求
近日,荷兰安世半导体向其客户发出警告,表示无法再保证来自其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警告客户不要购买中国工厂生产的安世半导体芯片。作为回应,10月23日中午,安世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向客户发布了一封公开信,针对荷兰安世半导体现管理层的行为进行了回应,并重申了其对中国客户的承诺。
信中表示,目前,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
安世半导体中国郑重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并在出厂检验环节通过公司的严格质量检验。
2、有权拒绝外部指示!安世中国发布致全体员工公开信
10月19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官微发布《安世中国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对近期情况进行说明。
安世中国指出,安世国内公司是运营扎根中国、战略放眼全球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合法合规运营。在任何时候,安世国内公司都是独立经营、决策的中国企业,法定代表人有权代表公司意志,并最终负责公司全部运营决策,董事、监事、高管对公司承担忠实勤勉义务。
安世中国强调,全体员工应当继续执行安世国内公司的工作指示。对于任何其他未经安世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即使通过outlook、teams等方式传送),大家有权拒绝执行而不构成违反工作纪律或者法律规定。
3、传安世中国恢复向国内分销商销售芯片
据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已恢复向当地分销商供应芯片。此前,由于所有权纠纷,中国政府禁止出口,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暂停了所有发货。
但知情人士表示,此次恢复仅限于国内贸易,所有向分销商的销售现在都必须以人民币结算,而此前的交易仅使用美元等外币。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还指示分销商仅使用人民币与客户进行交易,此举显然是为了稳定中国市场的供应,并使其运营更加独立于其荷兰母公司。
目前由荷兰政府控制的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生产大量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产品。这些芯片大部分在中国封装,并主要销往分销商。
知情人士表示,由于与中国子公司的纠纷没有迅速解决的迹象,安世半导体目前正在中国以外寻找替代封装合作伙伴。另一位知情人士称,安世半导体还警告中国客户,其不保证从中国子公司采购的产品质量。
安世半导体的一位发言人拒绝就其中国子公司的行动发表评论,并表示其在中国以外寻找封装合作伙伴的努力早于纠纷发生,并非其撤离中国工厂的一部分。关于质量问题,该发言人表示,安世半导体必须告知客户潜在风险,但并未明确表示客户不应从其中国子公司购买产品。
9月30日,荷兰政府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并解除了其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职务,理由是担心其技术可能被安世半导体的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盗用。
法庭文件显示,此次接管是在闻泰科技被列入限制出口名单后,美国对安世半导体施加的压力不断加大,但荷兰当局表示,治理缺陷才是导火索。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禁止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芯片。据知情人士透露,根据该命令,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暂停了其东莞主要工厂向所有分销商的发货。
这场争端加剧了人们对全球汽车行业供应链中断的担忧,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最大的基础芯片制造商之一,这些芯片技术上并不复杂,但需求量很大。
4、商务部关于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的通知
10月22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发布《关于发放相关模拟芯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的通知》。
通知指出,2025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27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85423990,该税则号项下其他产品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有关规定,现就该反倾销案调查问卷发放相关工作通知。
通知表示,调查问卷分为三类:国外出口商或生产商问卷、中国国内生产者问卷和中国国内进口商问卷。各相关方需按照要求填写对应问卷,并在问卷发放之日起37日内提交完整准确的答卷。若在规定期限内未能按要求提供答卷,或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其他情况,调查机关将依据已获得的事实和可获得的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此前在9月1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公告称,商务部于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有关规定,对申请人资格、申请调查产品有关情况、中国同类产品有关情况、申请调查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申请调查国家有关情况等进行了审查。根据上述审查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5、任正非强力反腐 华为云CEO张平安等三人职级被降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从知情人士处确认,华为纪律监察委员会近日就华为云计算BU提交的有关云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对相关管理责任人作出处理意见。
其中,华为云CEO张平安连降三等,工资向下调整至新职级的最大值,对其予以严重警告。此外,华为云服务产品部部长张宇昕、华为云计算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石冀琳、云计算全球生态部部长康宁,这3人也被连降两等。
目前,华为的职级体系分为13级到22级,共10个主职级,15级及其后每个主职级又细分为a、b、c三个小等级(a为最高一档)。23级及以上为高级别高管职级。以22级a档为例,连降三等意味着从22a降到21a。
据悉,除了管理层被问责外,这次针对华为云计算业务问题的问责自上而下,还有多人被处罚。
在华为内部,有人指云计算业务缺乏竞争力。今年8月22日,华为云CEO张平安内部发布正式通知,宣布对云BU下层组织进行大范围撤销与合并,重点围绕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及研发部等核心团队,涉及数十个下层部门与组织。这一场大规模组织优化调整,或波及上千人。
华为官网显示,张平安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硕士。1996年加入华为,曾历任公司产品线总裁、战略与Marketing副总裁、地区部副总裁、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华为赛门铁克首席执行官、华为企业业务集团首席运营官、华为电信软件业务部总裁、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等。现任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BU CEO。
6、美出口管制导致销售放缓,应用材料将裁员超1400人
美国最大的芯片制造设备生产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计划裁减4%的全球员工,以应对销售放缓和贸易动荡。
根据周四(10月23日)提交的监管文件,应用材料公司将裁员,以“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生产力”。截至7月底,应用材料公司共有36100名员工,这意味着此次裁员可能影响超过1400名员工。
本月早些时候,应用材料公司表示,美国扩大对华出口限制将导致该公司在2026财年(截至明年10月)损失6亿美元的收入。应用材料公司及其同行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规定,这些规定限制了它们在中国的供货和客户支持能力。
应用材料公司预计此次裁员将花费1.6亿至1.8亿美元,主要来自遣散费和一次性解雇福利。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公司计划在第四季度计入大部分费用,裁员计划将于2026财年第一季度完成。
首席执行官Gary Dickerson在文件中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预计半导体行业将在未来十年实现大幅增长,应用材料公司正在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和生产力的组织,以便能够扩大规模来抓住未来的机遇。 ”
7、芯片公司Arrow表示其子公司将从美国黑名单中移除
艾睿电子公司 (Arrow Electronics Inc.)表示,其附属公司将从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名单中除名,这家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芯片分销商的子公司将免于可能被禁止购买美国技术。
不到两周前,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将几家据称与Arrow有关联的公司列入所谓的“实体名单”,理由是这些公司涉嫌帮助伊朗代理人购买美国技术。当时,Arrow表示,其子公司完全遵守美国法规,并正在与商务部讨论列入名单事宜。
艾睿电子发言人John Hourigan 表示,美国工业和安全局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的一名官员周五已通知该公司,其关联公司将被从名单中移除。Houriga表示,最初通知中提到的一家子公司艾睿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Arrow Electronics (Hong Kong) Co., Ltd.) 实际上与该公司并无关联,而且似乎是“使用类似名称的模仿者”。
Houriga表示,该局已授权 Arrow 在《联邦公报》上公布撤销决定之前恢复与其所有关联公司的交易。
据一封信函显示,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表示,Arrow 获准出口、再出口或转让的数量不得超过该实体被列入名单前 120 天期间转让物项的 110%。信函称,该临时授权有效期至 2 月 14 日,或该实体被列入名单的消息在《联邦公报》上公布。
8、总投资200亿元!厦门士兰微电子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签约落地
10月18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厦门签署《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在厦门市海沧区投资建设一条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IDM模式运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
厦门半导体、厦门新翼科技与士兰微电子同步签署了《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市分行与厦门士兰微签署了《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该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规模100亿元,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开工建设,于2027年四季度初步通线并投产,2030年达产,形成年产24万片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能力。二期规划将在一期的基础上再投资100亿元。两期建设完成后,将在厦门市海沧区形成年产54万片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能力,培育一家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公司,填补国内汽车、工业、大型服务器、机器人、通讯等产业领域关键芯片的空白,同时支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厦门集聚,为厦门市在集成电路芯片领域的产业链聚集作出贡献。
士兰微已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并在汽车、白电、风光储、传感器等关键应用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厦门新12英寸芯片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士兰微将进一步向高性能模拟电路等高端领域拓展,使产品矩阵更加丰富完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9、扬杰科技终止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双方因经营理念等分歧友好解约
10月23日,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373,证券简称:扬杰科技)发布公告,宣布终止现金收购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电子”)100%股权暨关联交易事项。该决定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据悉,扬杰科技此前已就本次收购事项完成多项关键流程。2025年9月10日,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分别审议通过收购议案;9月29日,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进一步审议通过该议案,并授权董事会办理交易相关事宜,包括签署协议、签订补充协议等。
此次交易终止源于贝特电子方的主动提议。2025年10月23日,扬杰科技收到贝特电子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签署的终止股份转让通知书。通知书指出,交易推进过程中,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对贝特电子未来经营理念与管理思路分歧较多,故决定终止股份转让,并希望扬杰科技同意友好终止《股份转让协议》履行,且不追究相关方违约责任。
鉴于核心交易方终止股份转让导致收购目的无法实现,结合《股份转让协议》相关约定,扬杰科技董事会经研究决定同意终止本次全部交易。因截至公告披露日,标的股份尚未交割,转让对价也未支付,公司同意不向贝特电子相关股东主张违约责任,并授权管理层与其他协议方签署交易终止协议。
资料显示,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电子保护元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10、纳芯微港股IPO获备案
10月22日,纳芯微发布公告称,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不超过40,976,900股普通股的申请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此次备案的取得,标志着公司港股IPO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为境外融资与国际化战略奠定基础。
纳芯微是一家fabless芯片设计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模拟芯片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连接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公司在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领域持续布局,形成了覆盖多行业的产品矩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按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算,纳芯微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中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重点布局传感器、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三大产品的厂商。
在细分赛道上,公司在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方面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在所有fabless厂商中排名第二。该赛道受益于智能驾驶、汽车电子化的持续发展,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
此外,纳芯微在2024年中国数字隔离类芯片市场中以15.6%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全部厂商第二名;在中国磁传感器市场中以7.1%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公司认为,这反映了其在汽车与工业控制领域的稳固优势。
(校对/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