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湾电路板展(TPCA Show)落幕,多家产业高层一致看好,受惠AI伺服器与高速运算需求爆发,“PCB将开启未来黄金十年”,也掀起上游缺料、供应链整合与大者恒大等趋势。人工智能(AI)时代,印刷电路板(PCB)从幕后走向舞台中央。2025年台湾电路板展(TPCA Show)落幕,多家产业高层一致看好,受惠AI伺服器与高速运算需求爆发,“PCB将开启未来黄金十年”,也掀起上游缺料、供应链整合与大者恒大等趋势。
AI伺服器、资料中心与边缘运算需求飙升,带动电路板迎来结构性成长。欣兴电子董事长曾子章直言,“AI要旺10年以上”;臻鼎集团营运长李定转表示,PCB将迎来黄金十年,是算力战争的隐形主角;臻鼎-KY董事长沈庆芳更形容,这是“PCB百年未见的大机遇”,产业应团结加速转型。
AI时代,PCB扮演什么角色?
PCB被誉为“电子产业之母”,从手机、电脑到AI伺服器与云端资料中心,无不仰赖其稳定运作,但过去较不受到关注。沈庆芳指出,PCB角色正从“讯号连接”走向“系统承载”。随着AI伺服器整合芯片与高频宽记忆体等元件,要求PCB更大尺寸、更高层数与更严苛散热与讯号完整性,制造挑战倍增。
臻鼎-KY总经理简祯富表示,高阶AI伺服器主板单板制程逾130道、钻孔超过10万个,“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影响效能”,PCB制程正朝半导体等级演进,需降低人为介入以确保良率。
此外,AI高速运算推动封装技术进步,如CoWoP(Chip-on-Wafer-on-Platform)制程受到关注,使PCB需具备高精密度讯号与电源布线能力,铜箔基板与低热膨胀材料因此成焦点。
台湾地区在全球PCB产业的战略地位
根据统计,台资PCB产值在全球是数一数二地位,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与封测领域分别以全球69%与51%的市占率居领先地位,IC载板也达到35%。随着AI与异质整合加速推进,预期市占率还会持续攀升,台湾PCB的战略地位势必更加关键。
业者看好,AI趋势下,PCB已成为台湾另一个万亿元产业,将伴随半导体产业一起持续成长。
为何PCB掀起材料大战?
AI伺服器热潮带动高阶PCB需求,也暴露材料供应瓶颈。高性能玻纤布与超低粗度铜箔(Hyper VeryLow Profile,HVLP)供不应求,其中,低热膨胀系数(Low-CTE)玻纤布出现结构性缺口,HVLP4铜箔则成为AI伺服器升级关键。台湾铜箔厂金居董事长李思贤指出,HVLP4明年将成市场主流,“目前仍供不应求,未来2、3年需求强劲”。
TPCA统计,2025年上半年台湾硬板材料产值达新台币1959亿元,年增6.8%;设备产值360.6亿元,年增33.4%,主因AI伺服器PCB钻孔制程带动需求。
钻针厂尖点高层表示,AI推动钻孔规格提升一个等级,“明年仍是好年”,并强调高密度、高速传输设计对孔位精度与品质要求严苛。
供应链抢AI商机 台厂打群架
PCB厂积极与材料、设备商协同研发,加速材料成熟与制程优化,形成新的产业生态系。业界看好,台湾将串起“半导体+先进封装+PCB”新格局,成为“后摩尔时代”关键力量。
广达资深副总经理暨云达科技总经理杨麒令认为,AI需求持续往前进,广达从系统制造出发,非常希望和PC板厂及供应链,针对长期性发展策略合作,紧密连结设计端和生产制造端,“能够整合供应链,才能在AI浪潮上往前走”。
研究机构Prismark合伙人姜旭高更直言,“要抢AI商机就得打群架,不能单兵作战”,上游协作与供应稳定将成关键竞争力。
PCB大扩产 大者恒大趋势确立
随AI算力持续提升,PCB不再是幕后配角,而是推动AI基础建设的关键引擎。从材料到封装、从制程到生态系,台厂积极抢攻AI时代商机,看好强劲需求,臻鼎-KY、台光电、欣兴、金居、尖点、金像电等纷纷加码扩产。
臻鼎-KY持续在中国大陆、泰国、台湾高雄扩建高阶产能,包括在中国大陆厂区扩增AI高阶HDI、HLC产能,以及高阶软板去瓶颈;泰国厂继伺服器及光通讯领域重要客户通过认证后,2厂也在加速建设中;高雄AI园区建置高阶ABF载板与HLC+HDI产能,预计年底进入试产。
台光电也宣布3年内扩充7成产能,2026年下半年进入M9世代材料量产。董事长董定宇表示,明年接单仍畅旺,延续“全产全销”态势,扩产布局以台湾地区、东南亚与中国大陆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