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已悄然渗透到我们手机的每一个角落,摄像头领域亦不例外。荣耀400 Pro的图像转视频AI工具竟能让我的父亲“重获新生”,令我惊叹不已;而Pixel 9 Pro则更侧重于生成式AI,为照片增添新元素,甚至凭空创造出全新场景。
然而,iPhone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提供拍照手机所能呈现的最佳图像质量。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我深切期望看到这种对卓越摄影的不懈追求得以延续。
并非我对AI持否定态度,若运用得当,我亦欣然接受。ChatGPT与Google Gemini的对话式解答让我赞叹,Adobe在Photoshop中利用AI去除对象的便捷性让我青睐,作为恐怖电影迷,我对AI创造的惊悚视觉效果更是兴奋不已。
但AI也可能成为移动厂商掩盖不足的拐杖。Pixel 9 Pro虽令我喜爱,但其摄像头硬件自上一代起便未有革新。新推出的生成式AI工具成为了此次升级中新的成像亮点。小米14 Ultra的摄像头凭借可变光圈在夜间图像中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星芒效果,而最新的小米15 Ultra却舍弃了这一特色,转而依赖软件功能,体验大相径庭。
小米14 Ultra的摄像头内置惊艳可变光圈,但在最新的小米15 Ultra上,这一特色被“软件解决方案”所取代,效果迥异。Andrew Lanxon/CNET
苹果的iPhone一直以其卓越的图像质量著称。早在2019年,我便用iPhone 11 Pro替代了常用的佳能单反相机进行摄影之旅,而在携带大型设备不便时,iPhone 16 Pro更是我专业摄影的得力助手。苹果手机的图像质量顶尖,通常能呈现出自然逼真的色调,图像处理细腻而不生硬。
其ProRaw图像格式以及ProRes和Log视频编解码器旨在从摄像头获取最佳画质。苹果投资于核心图像质量技术,而非单纯依赖AI弥补硬件不足。这正是苹果赢得全球创意人士青睐,iPhone常被视为摄影和视频拍摄专业人士首选的原因之一。
我并非主张iPhone应摒弃AI。苹果一直是应用机器学习克服小型智能手机摄像头局限的先驱,如Deep Fusion成像技术,能捕捉多重曝光并融合成最终均匀曝光的图像。自2017年的iPhone 8起,其人像照明工具便利用深度图和算法创造人工照明效果。但这些更多是增强现有图像的工具,我担心下一代iPhone的摄像头会过分专注于生成全新场景,而无需实地拍摄。
紧凑型相机的流行度大幅上升,表明人们依然钟情于真实摄影。Geoffrey Morrison/CNET
富士胶片X100 VI等专用紧凑型相机的流行,以及胶片摄影的持续复兴,均表明创意世界对真实摄影的需求依旧旺盛。我们渴望用真实的相机,与真实的朋友,捕捉那些真实的瞬间——真正的日落色彩洒在金色的沙滩上,而非AI对海滩景象的千篇一律解释。
AI确有其用武之地,我已准备好迎接苹果9月的AI主题发布会。随着AI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手机体验,苹果继续推进其AI战略,但我担心公司可能会为了证明其智能技术的存在,而对成像体验做出轻率决策。然而,这不应以牺牲核心图像质量为代价。因此,我也期待分享自己如何将iPhone 17深入苏格兰腹地,捕捉眼前令人震撼风景的最美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