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相机应借鉴谷歌,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
3 天前 / 阅读约6分钟
来源:CNET
谷歌Pixel 10 Pro采用C2PA技术,标记图像是否由AI生成或编辑,以应对AI伪造图像问题。苹果未加入C2PA联盟,作者呼吁其在新款iPhone中采用该技术。

借助C2PA内容凭证,用户可清晰分辨原始图像(左)与AI编辑过的图像。Jeff Carlson/CNET供图

谷歌Pixel 10 Pro的诸多新相机功能均深度依赖人工智能。例如,当用户使用Pro Res Zoom实现100倍变焦时,Pixel相机将借助生成式AI技术,重新构建出清晰且锐利的图像版本。又如,在拍摄人物照片时,自动最佳拍摄功能会巧妙融合多张照片,确保每个人物都能展现出最佳状态。

然而,谷歌在Pixel 10系列中还融入了一项虽未广泛宣传却至关重要的功能——C2PA内容凭证。C2PA,即内容来源与真实性联盟,其宗旨在于识别图像是否由AI生成或编辑,从而有效遏制虚假图像的传播。随着AI虚假信息问题的日益凸显,特别是用于生成这些图像的系统正不断优化升级——而谷歌正是推动这一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想要及时获取我们公正的技术资讯与基于实验室的评测报告吗?将CNET设为首选谷歌资讯来源,不错过任何一篇精彩内容。


然而,苹果并未加入承诺采用C2PA内容凭证的企业联盟。但苹果却售出了数百万部iPhone,这些设备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图像创作工具之一。因此,是时候让苹果在即将推出的iPhone 17相机中引入这项技术了。

从AI编辑图像中甄别真实照片

C2PA是Adobe发起的一项倡议,旨在为媒体添加内容凭证,以标识其是否由AI生成或编辑。谷歌作为该联盟的成员,自Pixel 10系列起,便为相机拍摄的每张图像嵌入了C2PA信息。若用户在Google Photos应用中使用AI工具编辑照片,该照片也将被标记为AI编辑。

在手机端使用Google Photos查看图像时,用户可通过上滑操作查看图像的相关信息。除了相机设置等数据外,底部还新增了“此图像的制作方式”部分。虽然该部分信息并不详尽——一张典型照片仅显示为“使用相机拍摄的媒体”——但若使用了Pro Res Zoom等AI工具,则会显示“使用AI工具编辑”。(笔者在Pixel 10 Pro XL和三星Galaxy S25 Ultra上均验证了这一点,但在iPhone 16 Pro的Google Photos应用中并未显示。)

放大图像

Pixel 10 Pro XL拍摄的照片包含C2PA信息,表明使用了AI工具(本例中为Pro Res Zoom),该工具利用生成式AI重建了以100倍变焦拍摄的图像。Jeff Carlson/CNET截图

再举一例,若用户使用帮我编辑功能拍摄照片后,再编辑图像以替换背景,则生成的版本在信息中也将包含“使用AI工具编辑”的标识。

放大图像

在Google Photos中使用谷歌的描述性编辑工具会添加“使用AI工具编辑”的标识,因为背景已被AI生成的背景所替换。Jeff Carlson/CNET截图

平心而论,AI在智能手机拍摄的几乎每张照片中都发挥着作用。考虑到智能手机在用户按下快门按钮时,会利用机器学习识别对象和场景,以便更好地合并拍摄时捕捉到的曝光连拍。Pixel 10将这些照片标记为“使用非AI工具编辑”,因此谷歌特别将AI标签应用于生成式AI起作用的图像。然而,目前的实施情况尚不一致:笔者在Pixel 10 Pro XL上使用Google Photos中的照片转视频功能制作的短AI生成视频片段,完全未显示C2PA数据,尽管视频角落确实包含了“Veo”水印。

这些视频帧是由一张静态照片(左)通过AI生成的,但由于结果是视频,Google Photos并未显示C2PA标签。Jeff Carlson/CNET供图

C2PA信息的存在至关重要

但关键在于,谷歌所做的远不止于标记经过AI处理的图片。相机应用正在为拍摄的每张照片添加C2PA数据,即使照片拍摄后未进行任何编辑操作也是如此。

此举并非为了突出显示经过AI编辑的照片,而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查看任何照片并了解其来源。

在Pixel 10发布前,笔者曾与Pixel相机集团产品经理Isaac Reynolds交谈,当时C2PA便是一个重要话题。尽管从实际角度来看,该功能远不如Pro Res Zoom或新的相机教练功能引人注目。

“我们之所以如此致力于在每张Pixel相机照片中保存此元数据,是为了让用户开始对没有任何信息的照片产生怀疑,”Reynolds表示,“我们只是想让市场上充斥着这个标签,以便用户开始期望数据存在。”

这正是笔者认为苹果需要采用C2PA并为每张用iPhone拍摄的照片添加标签的原因。这将意味着大量标记图像的涌入,并使用户认为没有标签的图像可能并非真实。若一张图像看起来不对劲,特别是当它涉及当前事件或旨在模仿企业以欺骗用户时,查看其信息将有助于用户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谷歌并非个例。三星Galaxy手机也为包含AI生成材料的图像添加了AI水印和内容凭证标签。遗憾的是,由于苹果甚至未被列为C2PA成员之一,笔者承认期望该公司采用这项技术似乎有些牵强。但考虑到苹果在市场上的规模和影响力,为iPhone拍摄的每张图像添加C2PA凭证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并有望鼓励更多企业加入这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