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辩论:苹果新推跨体肩带,究竟是妙笔还是败笔?
5 天前 / 阅读约5分钟
来源:CNET
苹果推出iPhone跨体肩带引发争议,一方认为可防手机被盗,另一方认为肩带易被割断,手机仍不安全。

给iPhone配个肩带?我持赞成(也有反对意见)。苹果/CNET截图

在苹果的发布活动上,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它定会在CNET那些经验老到的极客群体中引发热烈讨论——而且,我们的观点并非总是趋同。

iPhone Air究竟是毫无价值且多余的产物,还是自超薄面包片问世以来最具创意的设计革新?这得看你问谁,两种看法或许都各有道理。

在周二众多引发观点碰撞的公告里,iPhone跨体肩带便是其中之一。在Slack上展开一番讨论后,我和同事扎克·麦考利夫决定各抒己见,最终由你来评判。


别错过我们任何一篇公正客观的技术内容以及基于实验室的评测。将CNET设为谷歌优选来源。


好主意:凯蒂·柯林斯,首席作家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遭遇:当你走在街上,一边用谷歌地图导航,一边发短信告知朋友自己要迟到了,突然——砰!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般从你身旁掠过,在你还没弄清楚状况时,手机就从你手中被抢走了?

在伦敦,这种手机盗窃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虽说我自己从未经历过,但每次踏上英国首都的街道,我都会立刻变得小心翼翼、高度警觉。

今年早些时候,《卫报》报道,美国保险公司SquareTrade的调查数据显示,欧洲39%的手机盗窃案发生在英国,而英国42%的手机盗窃案集中在伦敦。在伦敦,手机被骑摩托车或自行车的人抢走极为常见,以至于伦敦警察厅专门发布了预防指南,建议人们:“使用手机时,站在远离马路边缘、靠近建筑物或墙壁的地方,这样就不会有人从你身后靠近。”

我明白跨体肩带并非杜绝iPhone被盗的万全之策。我绝不会建议有人带着手机在城市里毫无顾忌地闲逛,任由手机在身上随意晃动。但我确实觉得它能防范那些骑两轮车的投机取巧者。

我能想到其他一些跨体肩带能派上用场的场景。我旅行时常常坐在船上,一手抓着栏杆,一手用手机拍照,看着周边的景色飞速掠过。这种情况下,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我珍贵的手机就会像《泰坦尼克号》里的海洋之心一样消失不见。跨体肩带在这些时候能让我安心不少,保护我免受自己的疏忽之害。

作为一个既笨手笨脚又担心手机被盗的人,一旦苹果的跨体iPhone肩带上市,我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就我个人而言,把手机紧紧地贴在我身上和手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昏招:扎克·麦考利夫,staff writer

当我看到苹果为iPhone推出的新跨体肩带时,第一反应便是:“我打赌,有人能轻松割断它,偷走别人的iPhone。”

不过苹果肯定考虑到了这一点,选用了像迪尼玛(Dyneema)这类防割材料来制作肩带,对吧?错啦。据苹果介绍,这款肩带是用回收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纱线制成的。它是一种由回收塑料瓶加工而成的合成纤维。

要是你手上有剃刀或者类似锋利的物品,就能像用热刀切黄油一样轻松割断肩带。然后,就没人能阻止你拿走iPhone了。把一个价值上千美元的设备挂在一条非防割的塑料带上,这让我心里十分不安。

Reddit上有不少人说,他们的跨体包和钱包被人割断肩带后偷走了,可见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当然,也有人会直接从你手中抢走手机。但如果我把iPhone像背包一样背着,那就等于在告诉别人我身上有iPhone,你只要跟着我一会儿,就能割断肩带把它拿走。

另外,要是我的iPhone用肩带拴在我身上,我可能会对它更加随意。肩带和配套的手机壳是为了保障设备安全,所以我可能会对那些可能损坏它的因素掉以轻心。要是一辆车溅起的石头砸到它,或者我撞到金属栏杆时用力过猛,又或者发生其他意外,我的iPhone会不会出现新的划痕或者摔坏呢?

不,当iPhone在我手中时,我更愿意像守护生命一样紧紧抓住它。然后,我会像比尔博·巴金斯找到魔戒后一样,把iPhone稳稳地放进我的口袋里。

跨体肩带是个糟糕的主意。我知道人们的东西总会遭遇被盗的情况,但这个肩带就好比在你脖子上挂了个牌子,告诉别人你有iPhone,只要轻轻一剪,它就成了别人的了!希望苹果未来能推出防割肩带。

想了解更多关于苹果活动的内容,请查看所有公告以及我们对超薄iPhone Air的实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