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面临关税上调以及市场环境不确定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2.6%的增长。不仅如此,上个月刚刚发布的iPhone 17,其预购量成功超越了去年同期的iPhone 16。
此次销量实现增长的机型,既涵盖了最新款的iPhone,也包含了三星折叠屏手机等高端产品。这一现象再次有力地证明,即便在经济形势存在压力的时期,价格相对高昂的手机依旧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IDC高级研究总监纳比拉·波帕尔(Nabila Popal)称这是一项非凡成就。她指出,消费者之所以能够持续购买这些价格区间在800美元至近2000美元的高端手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灵活且合理的融资方案。
“[手机制造商]不仅在硬件与软件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成功吸引用户进行设备升级,而且在消除用户购买阻碍方面也颇有心得。他们巧妙地将具备尖端技术的设备,与创新性的融资模式以及积极的以旧换新计划相结合,让消费者觉得升级手机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波帕尔在IDC发布的新闻稿中这样表示。
苹果在本季度共售出5860万部iPhone,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2.9%,其中iPhone 17系列的预购量超过了上一代产品。不过,三星的表现也十分强劲,紧随其后。其Galaxy Z Fold 7和Galaxy Z Flip 7两款机型的销量,超过了该公司之前推出的所有折叠屏手机。三星凭借6140万部的手机销量,依旧稳坐手机市场头把交椅,占据今年第三季度市场19%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3%。与此同时,苹果本季度以18.2%的市场份额,略低于三星。
在苹果和三星之后,依次排列的其他手机制造商及其市场份额为:小米占13.5%;传音占9%;vivo占8.9%。手机行业中其余的公司,涵盖了从OPPO和荣耀等中国厂商,到摩托罗拉和谷歌等品牌,它们在本季度共同占据了31.4%的市场份额。根据IDC的数据显示,本季度手机总销量达到3.227亿部,高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3.146亿部。
IDC第三季度的调查结果,延续了今年以来手机销量小幅且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前三个月实现了1%的适度增长,而在这期间,还包含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布全面关税的4月截止日期。在第二季度,IDC曾提及三星Galaxy A36等中端设备,以及其他开始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手机。但即便关税影响持续存在,第三季度消费者对高价手机的需求依然没有放缓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