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8月遭遇“滑铁卢”
7 小时前 / 阅读约5分钟
来源:36kr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量持续走低,面临产品线老化、竞争环境恶化、二手市场残值崩塌及马斯克政治立场带来的消费者抵制等多重危机,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快速抢占市场。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在全球电动车竞争进入白热化之际,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表现正逐步失去优势。

今年以来,特斯拉在多个核心国家的销量持续走低,8月更是遭遇“滑铁卢”。在法国、瑞典、丹麦和荷兰等市场全面下滑,仅有挪威和西班牙实现增长,但即便如此,增速远远落后于中国车企比亚迪。

这一系列数据揭示出,特斯拉正在经历一场多维度的危机:产品线老化、竞争环境恶化、二手市场残值崩塌,再叠加马斯克政治立场带来的消费者抵制,使其在欧洲的品牌光环快速褪色。

从核心市场溃败到局部反弹

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在欧洲多个关键国家的8月表现几乎全面失守:

法国市场中,特斯拉注册量同比暴跌47.3%,而整体汽车市场仍然录得2.2%的增长。换句话说,在市场本身扩张的背景下,特斯拉不仅未能跟随增长,反而大幅倒退。

瑞典更是极端案例。特斯拉8月销量骤降84%,但当地汽车市场整体上涨6%。这种背离,说明特斯拉在消费者心中的竞争力正在快速丧失。

丹麦和荷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销量分别下降42%和50%,都显示出明显的市场萎缩趋势。

相对而言,挪威和西班牙成为少数亮点。

挪威市场上,特斯拉注册量增长21.3%,但比亚迪的增长幅度高达218%,远远甩开特斯拉。西班牙因Z府提供最高7,000欧元(约8,195美元)的电动车补贴,特斯拉销量同比大增161%至1,435辆。但比亚迪更是飙升逾400%,达到1,827辆。今年迄今,比亚迪在西班牙销量已激增675%至14,181辆,而特斯拉仅增长11.6%至9,303辆。

特斯拉的汽车销量在一些欧洲市场继续下降

这些数据背后的趋势极其明确:特斯拉在欧洲大部分成熟市场节节败退,仅在受政策刺激的个别国家实现短期增长。但其增速仍被比亚迪全面压制。

产品周期劣势与对手攻势

销量的下滑,折射出特斯拉在欧洲竞争格局中的被动地位。

欧洲汽车市场分析师马蒂亚斯·施密特直言,特斯拉的核心问题在于产品老化。

自2020年推出Model Y以来,公司再未发布新的大众化车型,而竞争对手却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国新势力车企,如比亚迪、蔚来、小鹏,乃至极氪,持续向欧洲输出新车型,覆盖从高端到大众的不同细分市场;同时,大众、奔驰、宝马等欧洲传统车企加快电动化转型,形成多点开花的竞争态势。

图:2025年前7个月,EV在欧盟新车注册中的占比达到59%,创历史新高。

结果是,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自2024年的2.5%下滑至1.7%,跌幅惊人。施密特更批评马斯克在7月财报电话会中坚称“欧洲销量没有问题”的说法,认为这是对现实的回避,甚至“近乎妄想”。

供应链咨询公司SC Insights联合创始人安迪·莱兰补充称,西班牙8月的高增长可能只是因为集中交付所致,季度数据更具代表性。这意味着,即便在表面上表现亮眼的市场,特斯拉的基本面也并不稳固。

马斯克的政治阴影

除了产品劣势,特斯拉在欧洲更面临一场“形象危机”。

马斯克近年来在政治上的高调行为,引发了大量消费者的不满。他不仅资助特朗普赢得大选,还公开支持欧洲的极右翼政党。这种立场在欧洲引发抵制情绪,直接波及特斯拉的销售。

电动车咨询平台Electrifying首席执行官吉尼·巴克利表示,该网站自年初以来一直跟踪消费者对特斯拉的态度,结果显示品牌形象正在日益两极化。超过半数受访者明确表示,他们因马斯克的言行而不愿购买特斯拉。

这意味着,特斯拉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科技品牌,而逐渐被贴上了政治化标签。这在高度重视价值观与公共形象的欧洲市场,成为极大的负面因素。

降价后的副作用

特斯拉的另一大困境来自价格体系。为了维持销量,特斯拉自2023年以来在多个市场频繁降价。然而这种策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二手残值的大幅下滑。

英国二手车数据机构Marketcheck的数据显示,7月二手特斯拉销量同比暴增270%,看似繁荣,但背后的原因是价格暴跌。Model Y二手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下跌41%,成为市场中“跌价最快”的车型之一。

对于潜在购车者而言,这种“买新车就立刻贬值”的风险极大削弱了购买意愿。长此以往,新车销量自然难以维系。

总结

特斯拉在欧洲的挑战正在叠加:产品更新乏力、市场竞争激烈、二手车残值崩塌、以及马斯克个人争议引发的品牌受损。相比之下,比亚迪凭借高性价比车型和积极扩张策略迅速抢占市场,逐渐成为欧洲电动车市场的新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