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三菱汽车终止与航天三菱的发动机合资业务,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听到这个消息,三菱的车主们并不感到意外。
在新能源浪潮下,仍主营油车业务的三菱,终是被时代抛弃了。不过,这并不妨碍那些狂热粉丝对三菱的喜爱。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代帕杰罗经典车型,仍是那一代越野车爱好者心里的神车。如今这些老车大多已服役超过十年,长情的车主们,却不舍得卖掉,“能修就不换车了”。
在郑建国面前,停着一台1983年生产的三菱L047,这是第一代帕杰罗。这辆车虽然已经42岁“高龄”,但车型线条硬朗,骨架扎实。他低头俯身,细细打量,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三菱帕杰罗是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越野车,1982年正式推出,主打硬派越野性能,于1991年首次引入中国市场。帕杰罗拥有强悍的四驱性能,因耐用性和对恶劣地形的征服能力闻名,又被车友们亲切地称为“山猫”。
自问世以来,帕杰罗累计销量超过330万辆,是三菱旗下不折不扣的支柱车型,尤其在硬派越野细分市场表现突出。
近两年,郑建国经营的汽修店里,出现了不少三菱车主的身影。他们大多数开2004年以后国产的帕杰罗V73、V93、V97。大家遇到的问题很相似,比如“机油消耗异常”“水箱水温偏高”,以及发动机零部件的“材质和做工质量大不如前”。
对于已经服役十几年的老车来说,像气门油封(发动机气门杆上的橡胶密封圈)这类部件,老化硬化、失去弹性是常见现象。这会导致机油顺着气门导杆渗入燃烧室,车子表现出症状就是烧机油。不过,在郑建国看来,“这些不算大问题,修一修保养好的话,至少还能再开15年”。
开着高龄“老爷车”的车主们,找到郑建国这里,为爱车修修补补,并没有换新车的打算。和如今喜欢两三年就换新车的年轻一代不同,他们对老车有情怀,开出了感情,能修就不换了。
上个月,郑建国的手机屏幕弹出“三菱退出中国汽车市场”的消息。作为三菱帕杰罗二十多年的老粉,郑建国没点开细看就划过去了。他觉得随着造车质量下滑,三菱在中国市场的路,走到头是迟早的事。车友群里也没人讨论这个消息,似乎大家都心照不宣。他们唯一感到可惜的是,二代帕杰罗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复产了。
在郑建国的记忆里,三菱汽车的“分水岭”大约在2004年之后。他常跟车友们念叨,早些年,军警部门还常用V7系列,可到了V9系列开始出现各种小毛病。这也是为什么郑建国好些年没碰过三菱的新车了,他更喜欢产于1997年前后的那批老车。
上世纪90年代,郑建国在湖南怀化的一座小镇长大。“我们那个地方,饭都吃不饱,车更是见不到几辆。”9岁那年,郑建国第一次坐越野车,那是同学叔叔开的一辆三菱帕杰罗V32。
墨绿色的车身颜色“很新潮”,一下吸引住了他。霸气的前照灯,底盘比轿车要高许多,从车内看向窗外,视野辽阔。在那之前,他坐过一两次货车,走在家乡坑坑洼洼的泥路上,货车摇晃得人东倒西歪。同样的路,这辆帕杰罗坐起来就要平稳许多,这带给幼小的郑建国一种很新鲜的体验。
那时的他,对三菱的越野性能没有概念,但他知道这台车家里买不起。“三叔做木匠,一个月赚200块,算是村里高收入者,而一台三菱帕杰罗V32要三十多万”。按照三叔的收入水平,即使不吃不喝也要125年才够买下这台车,他不敢想象自己未来能开上帕杰罗。
1996年,三菱与长丰合作生产帕杰罗Sport,标志着这款神车国产化的开始。而1998年长丰汽车国产帕杰罗V31的出现,填补了中国硬派越野市场的空白。这款车当年售价达到30万元,主攻公务车市场。那个年代,北京房价单价大约只要几千元,30万足够买一套不错的两居室。
车友们回忆,那个年代,“生意做得足够大的老板”才开得起帕杰罗,开在路上,回头率堪比现在“百万级的保时捷”。
2005年,郑建国离开老家去广州做汽车维修学徒,一个月赚150元,后来经验逐渐丰富,工资也涨了不少。省吃俭用的他,用五年时间存了六万多块钱。他用这笔钱买了一辆二手帕杰罗V43。刚拿到车时,根本挪不开视线,郑建国绕车身走了一圈,细细品鉴所有细节,黑色牌照挂在车头,是那个味道。
二手帕杰罗价格不贵,质量却很能打。于是,在那辆V43之后,他又买了辆V55。有一次,他开着帕杰罗V55上高速,隧道里没有灯,前面一辆奥迪Q5被追尾,他紧急刹停,还是没能避免碰撞,后面三辆车接连撞上来,导致前车的后备箱、后保险杠、后尾灯全被他的车撞坏了。但他的那辆V55没什么大问题。
▲ 郑建国开了13年的帕杰罗V55 。图 / 受访者供图
在山东济南开出租车的师傅张勇也夸帕杰罗性能好。2003年,有一天深夜12点,他的朋友开着帕杰罗V73跑高速,车速一百多,路面突然滚出很多大石头,朋友一脚重刹、猛打方向,躲到了对面车道。当时右侧轮子几乎离地,坐在旁边的张勇被甩得紧贴在车门。最后车子稳稳地落地。“车的操控性非常好,换做丰田霸道,可能早侧翻了。”经历过这次生死,张勇决定也要买一辆帕杰罗。
进入2012年,三菱与广汽集团成立了广汽三菱,三菱整车国产化明显提速。陆续推出了欧蓝德、奕歌、劲炫等多款车型。三菱开始被更多人熟知,销量逐渐攀升,到2018年达到巅峰,创下三菱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高的14.4万辆。
郑建国赶上了帕杰罗在中国的热潮。“爱玩车的人,看到别人哪辆好开,自己也想买来试试。”他想在有能力养活车子的前提下,尝试到自己最满意的三菱越野车。2010年买了V43,半年不到,又买了V33,一年多后再买了V45。他不抽烟不喝酒,除去日常开销,省下来的钱全花在车上。这些年他买过不少三菱越野车,如今他手里还留着V55、V73、V75和V78。
在郑建国买车的2010年,赵琦也拿出了自己存了两年的积蓄,加上爸妈的资助,全款买下一台全新的三菱翼神。翼神由东南汽车引进生产,主攻年轻消费市场,2009年面世。按照长辈的说法,提车要选个好日子,但他“一分钟都等不及”,找各种熟人,想快点见到新车。提车那天,他“巴不得睡在车上”。
▲ 赵琦2010年买的三菱翼神 。图 / 受访者供图
2016年,广汽三菱推出城市SUV欧蓝德,三菱汽车的销量一路飙升,欧蓝德也一度成为主力车型(销量占比超60%)。张勇在这一年买了三菱帕杰罗V93。
56岁的张勇喜欢钓鱼,他当时看中了这款车的空间大、操控性和通过性强。遇到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以及泥路、高水位、大坡等复杂场景,不容易被困住。
张勇花30万拿下这台车,在郑建国看来,性价比很高。他告诉每人Auto,当年丰田霸道2.7L排量版本要接近40万,4.0L排量的要60多万;而帕杰罗3.0L版本售价仅30万左右,比霸道2.7L还便宜约10万,且后者油耗更大。
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前后。三菱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油耗法规和市场趋势,将资源集中于新能源车业务(如插电混动、纯电车型)和中型SUV,同时帕杰罗销量持续走低,研发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三菱官方宣布停止帕杰罗的研发,这款经典车型进入生命周期末年。彼时,国内硬派越野领域也刮起新能源风潮。受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帕杰罗的价格逐渐走低。2019年,中规版V93还能卖到约32-33万元;到了2024年,平行进口的V93价格已降至25万元左右,创历史新低。
即便车价一再下探,也挡不住三菱在华一步步走向深渊。
从2019年到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一路从13.3万辆降到7.5万辆,后两年甚至跌落至不足4万辆。2023年2月,广汽三菱仅卖出330辆车。同年3月,广汽三菱宣布停产整车。
业内普遍认为,电动化转型慢,是三菱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面对比亚迪、吉利等自主车企的新能源强势进攻,三菱坚持以燃油车为主业务。尽管2022年,广汽三菱推出首款纯电SUV阿图柯,但没能救火,月销只有两位数。
看到三菱黯然离场,郑建国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情去看待——至少,这家公司巅峰时期创作的作品,他已经拥有过了。
他挚爱的那辆帕杰罗V55,已经开了15年,但仍带给他一种“正值壮年”的感觉。车子很少需要大修,只需定期更换磨损件(比如轮胎、刹车片等)。
车企退市,通常最让车主头疼的是,后期维保会大受影响。三菱的离开,似乎并没有给车主带来太多困扰。
多位三菱车主告诉每人Auto,他们日常去通用汽修店比4S店更多。郑建国说,三菱老车的优势在于,生产时间早,汽车保有量大,配件有一定的库存基础。像这类老牌车的配件,车主们基本都买得到。
熟悉汽修店采购渠道的阿明表示,市面上的私人汽修店通常会出售两种配件,分别是原厂配件、副厂仿件。“使用效果一致,只是耐用性不同,原装比仿件用得更久。”
爱车如命的三菱老车主们,愿意让自己的车“吃得好一点”。曾经有一次,郑建国的帕杰罗V55前大灯坏了,他坚持“必须从日本买进口的原厂件回来”。他真的托熟人花了900块买了原厂件,而副厂件只需100多块钱。但郑建国觉得值,宁愿“自己吃少一点,也不能让车将就”。
车主们也担心,随着三菱品牌在华全面退出,未来原厂配件可能越来越难买到,价格也可能上涨,到时候不得不被迫使用副厂配件。
不过,当初整车停产时,广汽三菱明确承诺售后服务将由广汽集团承接,通过广汽网络继续提供支持,原广汽三菱4S店已转型为230家“2S服务站”,专注于维修和备件供应,覆盖全国。并且三菱承诺车主可继续享受原厂质保(如5年10万公里),零部件供应至少保障10年,维修价格和工时费不会因重组而上涨。
车总有开报废的一天,但一些三菱的老车主暂时还无法接受新能源车。郑建国和多位车友都觉得电车“像玩具一样”。郑建国接受不了隐藏式门把手,更无法适应各种“感应”装置。“我还是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踩下油门后发动机爆发出的轰鸣声、需要放CD进去才能播放音乐的老式唱片机等。
新能源车引以为傲的智能化也让赵琦感到陌生,“人坐进去车子自动把你送到目的地,还可以自己泊车,(人)没有参与感,不如坐公交车”。郑建国更是觉得智能辅助驾驶不踏实,“就连朋友开车我都不相信,更没法相信机器人(开车),我只信自己”。
两个月前,一位来自广东梅州的朋友开价9万,想买他的V55。郑建国说多少钱都不卖,“它在我这,不仅是一台车。只要我能养得起它,就不会轻易卖掉”。
赵琦曾在两年前的一个饭局上一时兴起,将第一台三菱翼神卖给了朋友。如今想起这辆车,他仍然非常不舍。后来买的三菱EVO和帕杰罗,他不打算卖了,要留给儿子。“我想等他长大,那时满街的电车,他开着一辆绝版的油车在路上,会是怎样的场景。”
汽车消费需求在快速变化,无法适应的车企只能被迫说再见。折射在车友群,是许多同行者逐渐走散了。十几年前,郑建国身边玩车的朋友很多,随便一喊都能来“一百多号人”。他们一起开车到依山傍水的地方,搭几把椅子,泡泡茶,能聊一下午。甚至还发现一处尚未商业化的水库,成了他们自驾游的秘密基地。
但这两年,郑建国明显感到寂寞,只有他还留着帕杰罗。一些车友年纪大了,不再喜欢开车出来玩,他身边玩车的同伴越来越少。
今年2月,郑建国开着V55去年审。一群人涌上来围住他的车,大家好奇郑建国在哪买的、如何改装,争抢着加他的联系方式,说有空一起出去玩车。但后来,也没人找过他。
前几天,他再次路过那个“秘密基地”,熟悉的水库外,已经围起了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