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迪全无人L4卡车,端到端了
12 小时前 / 阅读约7分钟
来源:36kr
Bot Auto完成Hub to Hub商业运营实战测试,实现车内全无人、后端无辅助,验证系统处理白天和夜晚场景的能力,采用TaaS商业模式,侯晓迪称市场庞大,不视其他参与者为竞争对手。

图森未来10年未竟的事业,联合创始人侯晓迪,用再出发的Bot Auto带来了新进展。

全无人上路,完成Hub to Hub商业运营实战测试:

Hub to Hub,端到端,而且是无人车落地维度里终极的端到端。

这一度也是图森未来写在招股书和愿景里的里程碑目标,但现在,只能由侯晓迪再创业公司Bot Auto来实现了。并且承运线路、商业模式更加清晰明确…

用侯晓迪的表态来说:

自动驾驶攀登珠峰,我们已经到达了“珠峰营地”。

侯晓迪再创业2年,交了什么样的卷?

Bot Auto 2023年7月成立以来,对外公开的只有一轮Pre-A融资,由线性资本、M31 Capital等机构领投,筹集2000万美元,2024年10月官宣。

更早的天使轮种子轮未透露,不过今年4月份侯晓迪在博客栏目《Category Visionaries》上说,公司已经融了超过4500万美元。

而Bot Auto几乎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因为2年首款产品落地且达到交付状态,真的就只花了4500万美元(2.9亿人民币),侯晓迪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重要性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

首先“这笔钱放在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可能2到3周就烧完了”,相当于Bot Auto效费比是传统自动驾驶公司的50倍

其次是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克制的成本,Bot Auto拿出的成果几乎是目前L4卡车最完备的状态:车内全无人,后端无辅助,完成商业运营路线的全程测试:

也就是自动驾驶赛道被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全无人的场景Hub to Hub,从一个货物集散地到另一个货物集散地。

测试地点在休斯顿,路况涵盖城区、高速,且测试时段从黄昏开始,同时验证了系统处理白天和夜晚场景的能力。

首先在城区道路中,系统能够顺利识别各种路口、交通标识,在没有明显红绿灯的路口,能够主动避让其他车辆:

还会自主识别匝道口,甚至是连续两个匝道:

在高速上,系统还能够主动加速、绕行超越侵入本车道的慢车:

路边临时停车的目标,系统还会提前做预防性避让:

测试全程40英里(64公里),类似国内这样人车混行的极端复杂场景其实并没碰到,但显然是真实的美国卡车长途运输的难度。

侯晓迪如此描述Bot Auto这次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正式承运商单还没开始,但能力、可靠性已经得到初步验证。

目标是珠峰的话,现在相当于到了珠峰大本营

侯晓迪透露Bot Auto目前完成的是单条运营线路的验证后续不同的路线侯需要分别验证,拿出可靠性数据去说服客户。

但验证速度会越来越快,第一条路线验证用时整整3个月,但现在已经有希望“压缩到3个月内甚至2个月”。

实际透露了侯晓迪再次创业L4卡车的商业模式——TaaS,运输即服务,不是车企自动驾驶供应商,也不卖车给物流企业,而是自己运营一支L4全无人车队,服务有货运需求的客户

网友评论绝大部分惊叹于Bot Auto的进度,2年全无人,而且成本如此低。

有人认为侯晓迪关于“友商”烧钱的发言,显然是冲着Aurora trash talk,并且希望不要重蹈图森覆辙:

有人认为如此快的进度,显然不是“从0开始”,而是吸收了很多之前的旧部,就如同Waabi吸收了大量前Uber团队:

但也有网友接受了侯晓迪的表述:团队、产品可能看不出端倪,但背后是全新的技术栈

所谓“新技术栈“,实际就是特斯拉启发引领的端到端浪潮,侯晓迪最新的采访中首次确认了这一点。

侯晓迪最新发声

问:马斯克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过程中面临过种种障碍,你如何应对?

侯晓迪:我要赞扬特斯拉推动了监管边界的拓展,推动了自动驾驶监管进程的发展。

目前自动驾驶的联邦层面法规即将出台,其公众意见版本现已公开,我们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将开始实施。

具体到卡车,我们构建了一个类似于特斯拉的系统,有基础模型和神经网络,使用摄像头等传感器数据来完成大量计算工作。

但特斯拉仅依靠摄像头,我们却配备了激光雷达,这为高速公路行驶增添了安全保障。

问:Bot Auto2年时间都做了什么?

侯晓迪:构建自动驾驶卡车的相关体系,特别是针对4级自动驾驶。首先需要构建相关功能,比如让卡车学习如何在复杂场景中导航。

第二年,我们大幅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论是恶劣天气,还是港口出现故障,总会有一个安全驾驶的备用计划。

搭建好整个安全网之后,现在才将无人驾驶车辆投放到公共道路上。

问: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侯晓迪:去年12月以来,我们已经启动了一个大项目。这期间我们一直在向合作伙伴和客户学习,了解如何打造更好的产品来服务他们,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这项伟大的技术应用到物流行业中。

目前我们拥有一支混合编队,安全员和全无人并行。我认为下一步最重要的任务是降低成本,即每英里的运营成本。

问:再次创业为什么选了卡车而非乘用车?

侯晓迪:北美卡车司机存在严重短缺,但这个国家的运转又离不开卡车,所以我们认为存在巨大的机遇。

自动驾驶技术除了本身是一种很酷的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可或缺性。特别是未来面临电子商务、食品运输等等领域出现更多需求的时候。

问:既然是L4,第一款车为什么没有直接取消驾驶舱?

侯晓迪:大约一年前,我们在搞搭载人类安全驾驶员的Hub to Hub测试。从工程经济性上讲,之前已经发明出来的,最好还是复用它。比如NASA不会为人造卫星重新设计CPU,而是沿用X86芯片。

我们使用同一辆卡车,但在上面增加大量的冗余功能。实际上,这比我们从头开始制造卡车要容易得多,毕竟大多数组件实际上是有人和无人状态下通用的。

问:目前来看,谁是你们的竞争对手?

侯晓迪:参与者很多,Aurora、Waabi等等…,但我不会把任何人视为竞争对手,因为市场非常庞大。

截至今天,北美大约有数十万卡车司机缺口。非常乐观的估计,即使到2030年,我认为所有这些自动驾驶货运公司提供的总运力加起来,也无法填补这一缺口。

我只看到了珠峰,没看到其他登山者相互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