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事业部 2025 上半年进行的二手车企业营商环境调研显示,上半年二手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 73.6%。
据《第一财经》周日(28 日)报导,今年上半年,二手车市场交易量达到 957.01 万辆,年增 1.99%,累计交易金额达人民币(下同)6,232.38 亿元。
协会监测数据显示,二手车交易规模增长,但均价下降,成交均价从 2024 年同期的 61,180 元降至 53,673 元,跌幅达 12.3%,呈现量升价降态势。
近两年来新车价格战对二手车造成较大影响。自 2022 年下半年开始,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战此起彼伏,多个品牌的产品售价大幅度下降,导致部分车型甚至出现新车的价格低于二手车的收购价,二手车商盈利较难,出现亏损。
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车价格竞争持续激烈,严重影响二手车企业经营,也导致零售购买量下降,满意度相对较低。
二手车企业经营情况整体较为严峻,面临着诸多挑战。
除了亏损比例较高,企业还面临库存压力增大、获客成本高、利润微薄、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具体来看,当前二手车商库存仍普遍较高。2025 年 6 月,二手车平均库存周期延长至 43 天,库存周期 30 天以上的企业比重提升至 35.6%,反映出车商经营压力加大。
据多家会员制的二手车平台测算,2025 年平均获客成本已攀升至 6,200 元,而单笔交易平均利润仅 1,500 元左右,资本退潮后,平台无力维持高额补贴,用户增长速度断崖式下滑。
此外,目前市场上主流二手车平台商业模式几乎完全相同,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平台之间只能依靠价格战争夺市场。
“大体上来说,基本上从 2020 年开始,这几年行业一直在经历洗牌。前几年受疫情影响,近年则叠加经济波动与汽车市场结构变化——大量新能源新势力入局后,新车价格波动与市场行情调整,直接导致二手车整体业务表现不佳。”二手车行业专家张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