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加速在欧生产,由自建工厂转为与欧企合作
1 天前 / 阅读约2分钟
来源:集微网
在欧盟对中国制电动汽车征税背景下,中国车企加速在欧洲生产布局。零跑、小鹏与欧企合作投产,广汽寻求代工。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加速在欧本土化。慕尼黑车展吸引中国车企参加。

在欧盟对中国制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背景下,中国车企今年加速在欧洲的生产布局。据报道,考虑到出口欧洲的高成本与合规性风险,在欧洲建立生产线已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必然选择。

最新披露的两起中国车企的欧洲投产计划显示,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均选择与欧洲企业合作,利用欧企的工厂进行生产。零跑汽车计划借助其金主兼合资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的西班牙工厂,于2026年开始投产零跑电动车型。而小鹏汽车则与欧洲零部件巨头麦格纳(Magna)合作,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小鹏电动车,今年将投产G6和G9两款车型。

此外,广汽集团也在寻求由麦格纳代工的可能性。在本土化生产的支持下,小鹏汽车将同时进入欧洲5国市场,除了10月进军奥地利市场外,还将通过与欧洲的Hedin集团合作,进入瑞士市场。Hedin集团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之一,自2022年起与比亚迪合作在瑞典、德国进行销售,并在去年8月将其德国子公司出售给比亚迪。

随着愈来愈多中国车企在欧洲生产,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加速在欧洲本土化,趋向与欧企合作。例如,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目前在欧洲拥有3个生产基地,其中德国和匈牙利的工厂为自主投资,正在建设的西班牙工厂则是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9月10日曾表示,不能允许中国主导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同时间举行的慕尼黑车展吸引了116家中国车企及供应商参加。有欧洲买家表示,中国汽车的科技功能十分有吸引力,但也有用户表示会观望,或在特殊时期支持欧洲本土汽车业。

去年,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导致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成本大幅提高。这一政策促使中国车企加快在欧洲的生产步伐,以规避高额关税和合规性风险。特斯拉在德国建厂历经波折的前车之鉴,也让大部分中国车企在选择入欧生产时更加谨慎,积极探索独立建厂之外的低成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