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降价从中国波及全球
5 小时前 / 阅读约3分钟
来源:36kr
特斯拉下调美国主力车型价格,日产在日本降低EV售价,比亚迪等中国企业在日本展开价格攻势,全球EV价格下降,中美对立影响成本削减。

特斯拉的“Model Y”低价版(右)

特斯拉将美国主力车型的最低价格下调了1成。即使是EV普及率在发达国家中垫底的日本,日产主力EV“LEAF(中国名:聆风)”的建议零售价降低了约6万日元,加剧降价压力的是比亚迪 等中国企业……

美国纯电动汽车(EV)巨头特斯拉10月7日将美国主力车型的最低价格下调了1成。日产汽车也将在日本把2026年进行全面改进的主力纯电动汽车的价格设定为比以前低。在EV率先普及的中国,由于内需不足导致库存增加,各企业致力于降价和出口。“EV通缩”似乎已开始波及全球,但受中美对立带来的供应链分断的影响,成本削减存在局限性。

特斯拉7日在美国等地下调了2款主力车型的价格。大量低价销售的SUV“Model Y”的最低价降至3万9990美元,比原来的最低价下降了5000美元。减少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缩短1成。

美国特朗普政府9月底废除了前拜登政府敲定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以Model Y为代表的美国国内畅销车型实际上涨了2成。特斯拉立即投放低价车型,意在抑制客户流失。

在同一日的美国股票市场,特斯拉的股价下跌4%。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一直表示有意推出3万美元以下的低价位汽车。5年前超过8成的特斯拉在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目前已降至4成多。投资者认为价格下调1成还不足以卷土重来。

特斯拉面向美国的EV从电池到整车都在美国国内生产,但在零部件和原材料方面构建了全球供应链。

特别是生产电池和马达所需的稀土类,大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

中国为了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占据优势,正在加强对稀土生产的管理。对于需求量大的特斯拉来说,寻找替代供应商也不容易。长期持续的中美对立被认为是阻碍成本削减的主要因素。

降价的动向不仅限于特斯拉。在美国,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正在分阶段地降低EV价格。两家企业计划今后投放3万美元以下的新型EV。

即使是EV普及率在发达国家中垫底的日本,降价也在推进。日产10月8日宣布,全面改良的主力EV“LEAF(中国名:聆风)”在日本的建议零售价设定为标准车型约51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36万元)。比有可比数据的旧款(约525万日元)降低了约6万日元。

在日本,加剧降价压力的是比亚迪 (BYD) 等中国企业。

在中国EV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为了开拓日本市场而展开价格攻势。比亚迪 9月在日本将热销的EV一度降价50万~117万日元。

全球EV价格的下降,与中国厂商在车载电池市场提升实力也有很大关系。全球市场份额居首位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将与欧洲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携手投资电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