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产AI软件Deepseek如同深水炸弹一般波及几乎一切行业,消费品牌尤其影响深重,比如在内容生产、产品管理和组织提效上,都在进入新的竞争维度。
虽然消费品+AI是大家共识的大潮,但也有不少人在一直煽风点火,说不怎么学习就会被马上淘汰,如何进入快车道云云……,搞得大家精神紧张,市面上一堆AI培训、赋能服务开始大行其道。
可是历经多次风口和浪潮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与其疲于奔命地抓机会,不如就地做品牌的升级迭代,比如要做好内部效能,我们就可以从每个文档、会议、复盘中开始优化,不管是结合飞书的诸多新功能,还是自己沉淀一套智能体,本质上都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真正面对其中的沟坎和磨合。
品牌面对消费者需求也是如此,所谓“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不管如何使用AI工具,最终都是给到客户持续如一的交付,在细分定位、品质、审美、价值观等基本要素上完成市场预期,而非直接忽略这些必经之路。
在不久前,浪潮新消费联合20多个细分头部品牌创始人组织了一场闭门会,其中一个议题便是围绕「AI浪潮下,如何思考企业智能体建设和未来工作方式」展开。
通过大家的碰撞,还是觉得很心安的,其实不用把AI神秘化和万能化,关键是扎实做好当下每一步:
比如及时跟上步伐,熟悉这些应用的使用方法;做好组织沟通,不要加剧恐慌而是强化每个人的独特价值;利用AI带来搜索结构改变后的红利机会,发挥其在品牌全局策划上能力等等。
就像知名科技投资人、创新工场合伙人汪华最近讲的,AI应用这个事,应用是主语,AI是定语。但AI现在太dominate了,变成了AI是主语,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
虽然AI很火,消费下行,但也希望还身处品牌探索的创始人,能看清本质,做好本行,同时与时俱进,不落下风!浪潮新消费回忆和提炼现场部分创始人关于此议题的分享、感悟,具体信息和细节都已脱敏,希望对AI与消费企业融合感兴趣的创始人有所启发!
做服装要掌握流行趋势,做企业也是这样。之前微信图文、短视频流行起来,总有人不敢、不去尝试,但别被这些新形式吓到,顺其自然跟着做就好了。
AI时代来临,我们虽然创造不了它,但只要能熟练应用便好。品牌未来所有的重复劳动都可以靠AI数字人完成,比如要做一个15s的动画视频,原来至少要几万元,现在只需要3天时间,成本极大降低。
直接用DeepSeek等软件生成音乐,虽然效果跟人工还差很多。但AI是自驱型的,一直在成长,或许明后年效果就会很不一样。
Deepseek可以验证企业的部分经营策略,这是让管理层激动的事情,但员工似乎没那么兴奋。社会一直在讨论AI到底是助力或是替代人类,这可能也让员工感受到生存压力。
但在消费品企业中,执行层至少占了一半,逼着革自己的命,推动起来自然就特别慢。所以企业需要定下基调:AI不是替代基础工作的工具,而是协助完善知识框架的助手。
第一,对于管理层,AI本质上是帮助回顾和验证策略的工具。点线面体是人在职场成长的必然过程,管理层本质上是看体系化的能力。借助AI助理帮助完善框架体系,是员工、企业双赢的结局。
第二,运用AI可以释放体力、提升大脑。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价值,用AI是从体力到脑力转化成长的关键阶段。
虽然提出了拥抱新事物的要求,但大部分人还是不知道如何将AI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这时候就需要模板,给每个部门一个标准、完整的闭环,展示怎样在业务中用AI帮助解决问题,落地效率就会提升很多。
快节奏时代,公司都特别注重效率,比如会在办公系统中内嵌GPT,这需要大量知识库和问答训练。可是一旦成功打造出来,就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在DeepSeek前,AI在办公时的应用还不是特别深入,但现在每个员工都能感觉AI平权时代的到来,加速自主的探索。
AI的生成、制作能力是非常牛的,但大家往往忽略的是它的全局策略能力。人做决策之所以难,就是因为数据观非常狭窄,但把自身及对手的数据和内容输入后,就会对决策情况有明确的监测。
AI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内容策略,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策略打法。这对很多品牌有效,在营销端这是一个比较有用且有趣的方式。
而且由DeepSeek引发的这一波AI浪潮,改变了人们的搜索习惯,这意味着媒介策略也在变,所以AI会带来搜索结构改变之后的一波流量红利。
首先,人在没有AI之前也都是媒介。现有的思考在人类书籍上都存在,只是没有被完全看到。现在AI就是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了,让使用者更高效学习而已。
其次,不要觉得AI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价值、情感,不要歧视AI。
最后,AI的安全性。
第一,安全与伦理问题。只要人形机器人不是满大街跑,人类就还是安全的。人性的本质是恐惧未来,总是站在过去的经验和道德伦理上,判断此刻发生的改变,产生面对未来的恐惧。
第二,替代与人效问题。企业通过AI工具让学习和演进速度更快,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让营收增加一倍,这才是AI的正确使用方式。所以AI工具是提人效,不是替代人。
第三,关于未来。AI的本质是把古今所有人的大脑连接在一起。人类对于情感人伦的信息了解得比AI多,但如果每天交互,未来大模型也会知道这部分信息。
在应用层面,AI确实能大大加速工作效率。提升效率不是为了裁员,而是员工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进步。肯定有办法让企业既有责任感、人情味儿,又能推动AI的落地。
AI还有很多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今年一定是AIGC营销的元年。
企业的一号位对整个组织的底层能力有着关键的定义作用。不管是今天的AI,还是未来的其他工具,它们一开始都是全新事物。在一个具备学习力的组织里,要有先发意识,不去思考用不用,而是先迈出第一步。
到了第二个阶段,问题变成AI产品与企业经营以及个人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联。AI在公司内部可以定义为集成知识库助理,用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新领域知识的普及,二是对现有框架的全面梳理。
职位越高的人,从点到线、到面、再到体的能力就越强。AI 正好弥补了员工在 “体” 这个层面的短板。另外,它能大大缩短学习新事物的周期。
所以,不用恐惧AI,相反,AI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因为人的核心价值在于思维和认知,而非体力。AI 能让你更多地去思考、动脑,做体系化的事情,也就拓展了人的成长上限。
首先,得承认自己没法在任何时候都成为学习能力最强的一批人,身体机能、知识积累和过往经历都会对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也要接受一个现实: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某些领域比我们效率高很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某些维度上接受自己的平庸,面对新时代,要保持谦卑,尽可能跟上时代。
其次,也要鼓励更多的团队成员去学习。春江水暖鸭先知,得有一只脚踏进去,才能知道现在的水温到底怎样。对于AI,企业可以做很多事,比如鼓励小伙伴学习、应用,甚至投资这个领域。
AI可以做knowhow的具象化,它是个性化+专家的知识库构建。未来很多企业都会做AI智能体,因为通用GPT只能获取公共数据,它无法深入解决企业内部实际问题,特别是水面下的问题。
企业自己的AI智能体是基于私有数据和知识,能够整合工作SOP、产品理念、企业文化、工作技巧等等问题,可以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企业的knowhow,搭建知识库,沉淀成公司的能力体系。
AI时代下什么样的人会被更需要?你不会因为AI而倒闭,但你会因为别人使用AI而失业倒闭。你也不要因为没有跑过AI而感到焦虑,但你需要比别人更会理解AI、使用AI。
品牌都在使用多种平台和工具呈现内容,最终想要达成的目的,就是希望信任自己的那一小部分客户体验好。
善弈者无赫赫之功,消费品品牌要做的就是稳定、持续如一地交付。当具备了以下六要素后,就可以说真正拥有了一个品牌:
(1)有清晰的CIS系统。
(2)有精准细分的忠诚顾客。
(3)品牌能够交付如一。
(4)员工能始终如一、清晰地表达企业的主张和原则。
(5)有合理的利润增长。
(6)品牌在供应链上有独特的价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