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科移动端侧大模型“领航”,开启终端智能化新时代
9 小时前 / 阅读约3分钟
来源:C114
中信科移动推出端侧大模型“领航”,通过轻量化技术和三级自适应机制实现全场景稳定运行,重塑运维与服务模式,提升响应速度和运维效率,助力通信产业智能化转型。

在5G深度普及、6G加速研发的背景下,通信与AI的融合持续深化。作为AI核心技术的大语言模型正加速从云端向终端侧渗透——端侧大模型的核心突破,在于跳出“云端依赖”的范式,将通信专业能力内嵌于终端,既重塑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模式,更成为破解通信网络运维痛点、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的关键驱动力。

中信科移动创新推出端侧大模型“领航”:依托知识蒸馏、量化压缩等轻量化技术,在维持核心性能的同时降低模型参数量与计算复杂度;更构建“在线-弱网-离线”三级自适应机制,该机制支持模型无需全程联网,从根本上解决了云端方案在弱网、无网场景下的“瘫痪”问题,实现全场景稳定运行。

基于上述技术优势,“领航”端侧大模型正通过端侧智能重塑传统的运维与服务模式。在移动终端交互中,不仅接入了中信科移动自主研发的网络诊断与运维工具的API,更深度融合自然语言理解与通信协议解析能力,可准确识别用户指令,动态调度专业工具,完成“指令-识别-执行”的端到端闭环操作。相比传统人工或云端模式,响应速度从分钟级压缩至秒级,运维效率显著提升。在基站设备运维场景中,“领航”端侧大模型凭借其“无需云端介入、本地实时决策”的架构优势,展现出区别于云端方案的独特价值。

基站智能巡检:依托“实时信号采集-本地智能分析”一体化能力,直接在设备端完成信号质量评估、盲区识别与干扰定位,大幅缩短单站检查时间,精准解决了传统巡检中 “流程繁、依赖高、响应慢”的痛点。

网络覆盖优化:依托终端众包感知能力,以匿名脱敏方式采集海量无线数据,构建高精度网络感知地图,分析后可输出精准建议,更能联动自组织网络实现自动优化,单区域优化周期从数天缩至小时级。

知识离网问答:“领航”端侧大模型可以通过本地内置的通信专业知识库,无网状态下可支持自然语言问答,大幅提升无网场景运维决策效率。此外,端侧大模型凭借本地数据处理机制,结合端到端加密,构建了更加可靠的数据隐私保护体系。同时,终端侧零网络延迟的实时交互能力,确保用户在各类环境下皆能享受流畅、高效的智能服务。

未来,中信科移动将持续深耕端侧智能技术研发,拓展更多垂直应用场景,深化产业链协同,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助力通信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迈向更高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