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被爆“Meta化”!研究团队考核KPI,一切向流量看齐
1 天前 / 阅读约3分钟
来源:凤凰网
OpenAI内部正以商业化和用户增长为先,引发员工担忧。公司为ChatGPT添加用户参与功能,同时开发提醒休息功能,折射内部矛盾。研究团队成果衡量标准变用户参与度,员工不愿成流量机器。

Sam Altman 对外不断在画AGI大饼,但真实的的OpenAI内部,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

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最新报道,OpenAI内部正悄然刮起一阵增长旋风,一切以商业化和用户增长为先

这引发了部分员工的担忧和不满,甚至有人直言,公司正变得越来越像另一个 $META,那种增长压倒一切的心态正在蔓延

理想与现实的拉扯,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

一手上瘾,一手劝退

为了将用户更久地黏在产品上,OpenAI正在为ChatGPT添加各种“ engagement features”(用户参与功能)

比如,当你和ChatGPT完成一次对话后,它会主动推荐后续可能相关的任务,引诱你开启下一轮对话,从而显著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长

与此同时,OpenAI也在强化ChatGPT的工具属性,让它能更方便地查询股票、体育比分和天气等日常信息,使其成为一个离不开的每日助手

然而,一个充满矛盾的细节是,OpenAI同样在开发一项新功能:当检测到用户使用聊天机器人时间过长时,会主动提醒用户该休息一下了

这种一边想方设法增加用户粘性,一边又贴心劝你别太沉迷的操作,显得颇为吊诡,也折射出公司内部的身份认同矛盾

研究团队沦为“增长工具人”?

这股商业化的风,甚至吹进了OpenAI最核心、最纯粹的研究部门。

报道指出,现在就连研究团队的工作成果,其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评估标准很简单:模型本身有没有变得更好、更强大。

而现在,用户参与度(engagement metrics) 成了一个关键的KPI

这意味着,即使是前沿的模型后训练工作,也必须服务于如何让用户用得更久、玩得更多这一目标

一些员工认为,这是最清晰不过的信号,证明OpenAI正在变成它曾经所批评的那种——一个不折不扣的“流量机器”

OpenAI 员工普遍反应:

我们不想成为流量农民(engagement farmers)

在AGI和商业化的现实引力之间,OpenAI正试图维系两种身份的平衡

但如今,这根平衡木正变得越来越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