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将彻底改变游戏开发。”——类似的宣言,这几年几乎天天都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但最近,一位科技投资人用亲身示范告诉我们:AI 生成游戏的“未来”,可能还离“惊艳”很远,甚至更接近“恐怖谷”。
近日,美国初创公司 HyperWrite 的 CEO、科技投资人 Matt Shumer 在 X(原 Twitter)上高调发帖,声称“AI 游戏将会非常惊艳(AI games are going to be amazing)”,并配上了一段由生成式 AI 制作的“射击游戏演示视频”。

然而,这段视频一经发布,就引发了海量网友群嘲,评论区充斥着“这玩意看得我精神恍惚”、“哥们,这也太烂了”等直白评价——因为,这个所谓的“AI 游戏演示”,不但没有展示 AI 创造力的潜力,反而像是一次 AI 在视觉逻辑上彻底崩坏的“事故现场”。
首先,来品鉴一下Matt Shumer在X上自信放出的这段视频:
从表面上看,这段视频是一段 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片段:一名士兵从直升机索降到曼哈顿街头,与小队成员推进战斗。
但一开场就让人摸不着头脑:角色落地时莫名炸出玻璃碎片,仿佛刚破窗而入;他手中的 MP5 冲锋枪居然有两套瞄具,子弹打出去几厘米就炸成火花,像是对着空气墙开火。随着镜头推进,街边店铺的招牌在“DELI”、“DELE”、“DEE”之间闪烁切换,地铁入口不仅写着奇怪的“Sublone”,台阶竟还逆向朝上延伸。

更荒诞的场景在后续剧情中接连上演:
● 屏幕底部蹦出三个选项,系统自动选了“跳进地铁”,结果角色却开始爬楼梯——上方突然出现了一个悬空的“露天地铁站台”。
● 附近的公交车忽然变成列车,列车后方还伸出了梯子,并且下一秒,墙壁中又“挤”出了一列新列车;过程中,队友全程对着空气开火,根本看不到敌人在哪里。
● 进入车厢后,窗外的景象高速模糊闪烁,地上一个介于燃烧弹与灭火器之间的物体被人拾起又凭空重组,随后对着车壁发射火球。
到了视频后半段,视角切换与物理规则更是崩坏得离谱。
从第一人称突然跳转第三人称,地铁车厢秒变站台,空调外机不仅重叠还弹出了乱码菜单选项。在屋顶战斗时,武器在 MP5 与霰弹枪间随意切换。最终角色选择“逃进下水道”,但通道并非来自地面井盖,而是从车底莫名长出的一架梯子。角色下去之后,灰雾笼罩的囚徒在铁门后呆立,远处无线电传来一句台词:“他们派直升机追我们了。”

至此,视频戛然而止——整个过程不断让人联想到 AI 图像生成的各种“幻觉”特征:空间逻辑混乱、文字拼写错误、物理规律错乱、实体不断融化重组。
乍看之下,这更像是AI 把人类梦境拼贴在一起的失败实验,而非任何可玩性的游戏作品。正如一位开发者犀利指出:“连基本物理逻辑都无法保证,谈何颠覆游戏行业?”
很快,这段视频就被各大论坛和视频平台转载,成为当日科技圈的热点话题之一。
Reddit 上的开发者社区有人调侃:“这大概是第一个能引发 PTSD 的 AI 游戏。”还有人开玩笑说:“AI 终于做出了一款可以让你体会什么叫‘GPU 也会做噩梦’的作品”,“真好,这是近期最有效的反 AI 广告了”、“这视频看得我都要神经衰弱了。”
不少评论直言,这个视频展现的并非 AI 的“潜力”,而是当下生成式 AI 在游戏内容创作中的根本困境:AI 可以生成素材,但无法维持叙事连贯性、物理逻辑或玩家体验。有开发者指出,这段视频很可能是通过图像生成模型配合文字提示拼接出的伪游戏画面,而非真实交互演示。
对此,有一位网友精辟总结:“这不是‘AI 游戏’的演示,而是‘AI 想象自己在玩游戏’的画面。”
面对铺天盖地的嘲讽,Matt Shumer 随后在帖子下方回应称,大家“错过了重点”。
“这些演示并不是成品游戏,而是对未来的预览。现在当然还达不到 3A 水准,但五年后,AI 驱动的游戏一定会令人惊叹。”
Matt Shumer解释道,他认为生成式 AI 在游戏开发流程中的作用正在快速扩张——从场景概念生成、NPC 对话、任务脚本到动作捕捉替代方案,AI 都可能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而这段“糟糕的演示”,只是早期的样本,就像上世纪 80 年代的像素原型一样,无法代表未来的最终形态。
从理论上来说,Matt Shumer的说法并非全无道理。如今 Unity、Unreal 等引擎都在尝试将 AI 融入内容生成链路,部分独立团队已经用 AI 快速生成关卡、武器建模甚至背景剧情。
可问题在于——普通网友看到的不是“未来原型”,而是一场AI失控的幻觉。当 Matt Shumer 把一堆模型幻视当作“创新”,人们自然难免觉得他是被技术的幻象迷了眼。
Matt Shumer 的视频,也许并不会彻底毁掉人们对 AI 游戏的信心,但它至少给行业提了个醒——生成式 AI 并不等于“创意的捷径”。它能生成素材、拼装片段,却无法真正理解“游戏”这一媒介的逻辑与节奏。
有人将这段视频比作 AI 时代的“反乌托邦小剧场”:一个算法梦见自己在打仗,却永远搞不清哪儿是出口。虽然 Matt Shumer 坚信那是未来的雏形,但更多人看到的,是一场看似精致的混乱。
无论你站在哪一边,这段“AI 游戏演示”至少证明了一件事:AI 可能终将参与游戏的创造,但距离“惊艳世界”的那天,大概还有一段路要走。
参考链接:https://www.pcgamer.com/gaming-industry/tech-investor-declares-ai-games-are-going-to-be-amazing-posts-an-ai-generated-demo-of-a-god-awful-shooter-as-pro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