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人士获得的文件显示,硅谷两大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财务状况,正揭示出它们如今在AI热潮中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Anthropic公司有望比其竞争对手OpenAI更快实现盈利。
文件显示,凭借Claude聊天机器人在编程等领域的强大能力,Anthropic的企业用户数量持续增长,预计将在2028年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相比之下,不断加大“烧钱”力度的OpenAI预计该年运营亏损将膨胀至约740亿美元——相当于其届时收入的四分之三,这主要源于算力成本的激增。OpenAI之前预计,在2030年实现盈利(比Anthropic晚上两年)前,其现金消耗量将是Anthropic的14倍左右。
这两份今年早些时候向投资者披露的财务路线图表明,全球估值最高的两家AI初创企业正采取截然不同的业务增长策略。OpenAI预计未来五年销售利润率将低于Anthropic,但其在芯片和数据中心等AI技术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远超后者,并正试图通过更丰厚的股票期权激励吸引顶尖研究人才。
这一激进计划也折射出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的宏图:将OpenAI打造成市值数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主导人工智能浪潮的节奏,并展现出近乎无止境的风险承受力——该战略需要持续融资以维持初创企业运转,若市场对AI技术或其盈利能力的信心降温,则可能适得其反。
事实上,近期部分投资者就一度因担忧AI支出规模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能否获得足够收入支撑,而对美股科技巨头进行了抛售。
OpenAI的上述财务数据出现于该公司与多家云计算和芯片巨头签署一系列新的计算协议之前——这意味着其未来数年的支出还可能进一步攀升。正如奥尔特曼近期在X平台上透露的,这些协议使OpenAI未来八年需承担高达1.4万亿美元的承诺支出,而这也引发了行业质疑者和部分投资者对其偿付能力的担忧。
相比之下,文件显示,Anthropic正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其成本增长速度更贴近营收增速。该公司专注于提升企业客户销售额(目前约占其总营收的80%),并避开了OpenAI在图像和视频生成领域耗资巨大的探索——这些领域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Anthropic的AI模型在程序员群体中也相对更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Anthropic的创立本身也与OpenAI有着不小的渊源——该公司由前谷歌研究员Dario Amodei创立于四年前,他此前因与奥尔特曼发生争执而离开了OpenAI。当ChatGPT发起引发病毒式传播后,这家初创公司最初曾措手不及——该产品为OpenAI带来了庞大的用户群和销售上的巨大领先优势。
不过,Anthropic此后很快锁定了发展路径,并转而专注向企业销售其Claude聊天机器人,近期其估值已攀升至1830亿美元。OpenAI目前的估值则约为5000亿美元。
目前,几乎所有硅谷的主要投资者,都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份,并期待借此实现科技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全球三大云服务巨头也将其增长与这两家初创企业紧密相连:微软是OpenAI最大的云服务供应商,亚马逊和谷歌则为Anthropic提供云支持。
私营企业通常会披露快速增长的营收数据,但其余财务状况往往保密——因为这些数据通常远不如营收数字亮眼。这种做法在AI开发商中尤为常见,他们不愿公开惊人的现金消耗速度。但近期,一些业内媒体曾披露过两家公司的部分财务指标。
文件显示,OpenAI预计今年将消耗90亿美元现金,而销售额为130亿美元;Anthropic则预计在42亿美元销售额基础上消耗近30亿美元现金——两者现金消耗率均约占收入的70%。
但此后,Anthropic的运营效率将显著提升。到2026年,Anthropic预计现金消耗将降至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而OpenAI同期消耗率仍将维持在57%。2027年,Anthropic的现金消耗率预计进一步降至9%,OpenAI则保持不变。
当然,在Anthropic实现盈利之际仍在“烧钱”,也并不意味着OpenAI当前的路径就一定有何大问题。事实上,若产品需求持续激增,OpenAI前期巨额投资(尤其在新型芯片和数据中心领域)或将获得丰厚回报。该公司近期推出颇具轰动效应的视频应用Sora和浏览器Atlas,同时正积极研发新型消费级硬件设备、ChatGPT电商广告功能及人形机器人。
OpenAI发言人近期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的需求已超过现有计算资源的供给能力。我们投入AI基础设施的每一美元,都正用于服务数以亿计依赖ChatGPT提升工作效率的消费者、企业和开发者。”
文件显示,该公司正斥资近1000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备用容量,以应对未来产品和研究可能产生的意外需求。其为新的人工智能研究预留的计算能力远超Anthropic。
奥尔特曼近日也在X平台发文称,“我们认为OpenAI面临计算能力不足的风险,远比算力过剩的风险更为显著且更可能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