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任职半年遭OpenAI撬墙角,英特尔震动,CEO陈立武被迫亲自接管AI
3 小时前 / 阅读约8分钟
来源:36kr
英特尔CTO Sachin Katti宣布离职加盟OpenAI,引发外界对英特尔AI业务未来的质疑。Katti学术与产业经验丰富,其加入OpenAI将助力AGI计算基础设施构建。英特尔面临AI战略挑战,CEO陈立武将领导AI团队。

原本处于艰难转型中的英特尔,如今似乎又被迫直面新一道难题。在毫无预警之下,公司 CTO Sachin Katti 宣布离职,选择加盟 ChatGPT 的创建者 OpenAI。

起初,这一消息迅速在 X 上流传,引发外界质疑与猜测。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在于 Sachin Katti 担任英特尔 CTO 一职至今仅仅过去了六个月,而他要是走了,英特尔的 AI 业务谁来负责?

而就在众人热议之际,最新验证这一传言的是 OpenAI 的总裁兼联合创始人 Greg Brockman,其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欢迎这位前英特尔高管加入自家公司:“欢迎 @sk7037 加入 OpenAI!我们非常兴奋能与他一起设计并打造公司的计算基础设施,这将支撑我们的 AGI 研究,并推动其应用普惠化,让每个人都能受益。”推文中,他还附上了带着以 OpenAI logo 为背景的合照。 

Sachin Katti 随即转发并回应道:“很高兴有机会与 @gdb、@sama 以及 @OpenAI 团队一起为 AGI 构建计算基础设施!同时非常感激过去四年在英特尔领导网络、边缘计算和 AI 项目所获得的宝贵机会和经验。能与 @LipBuTan1、@PGelsinger 和 @nickmckeown1 密切共事,是人生难得的荣幸。”

这也让人不禁好奇,这位短暂担任英特尔 CTO 的技术大咖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

Sachin Katti,一位学术与产业兼备的技术人

打开其履历,不难发现 Katti 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

根据领英资料显示,Katti 拥有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以及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IIT Bombay)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此前,Sachin Katti 是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专注于无线通信、网络和应用编码理论的前沿研究。

他的学术生涯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包括 ACM 博士论文奖(提名)和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最佳论文 William Bennett 奖。

不仅如此,Katti 还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曾创办多家技术公司,对网络和 AI 领域产生过实质性影响。他共同创办了 Kumu Networks,开创了自干扰消除技术,后来又创办了 Uhana,开发用于移动网络优化的 AI 解决方案,该公司最终被 VMware 收购。

在电信行业,他也颇具影响力,曾担任 O-RAN 联盟技术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推动开放智能无线接入网络在全球应用。

后来,Katti 于 2021 年加入了英特尔,负责网络和边缘计算部门。

2025 年 4 月,随着英特尔新任 CEO 陈立武上任,Katti 被提拔为公司的 CTO 和人工智能官,成为英特尔新一轮管理层重组的核心成员。他主要负责公司整体 AI 战略和产品路线图,同时还领导 Intel Labs,并负责与初创公司和开发者社区的关系。

彼时路透社分析认为,虽然英特尔历任 CTO 也曾兼任额外职责,但这次将 CTO 与 AI 两个角色合并,显示出公司对未来战略的高度重视。毕竟,此前英特尔的 AI 战略并不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 AI 长期归属于数据中心部门,在公司内部地位偏低,资源和管理关注度有限。随着 Katti 成为 AI 部门的专门负责人时,有望改变这种状况。

然而,这种期待并未持续太久。Katti 在英特尔 CTO 和人工智能官岗位上待了六个月便选择离开,这不仅对英特尔造成震动,也反映出其在推进 AI 战略过程中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Katti 奔赴 AGI,OpenAI 狂揽人才

不难猜测,OpenAI 吸引 Katti 加入的主要原因便是可以更好地为 AGI 构建计算基础设施。近年来,OpenAI 在 AI 基础设施多个方面动作频繁。

不久前,OpenAI 相继宣布与英伟达和 AMD 达成合作,将从这两家公司分别采购 10 吉瓦和 6 吉瓦算力的芯片,英伟达还将向 OpenAI 投资最多 1000 亿美元,而与 AMD 的合作则是还包括 OpenAI 入股,AMD 将向 OpenAI 发行认股权证,OpenAI 最多可认购 1.6 亿股的 AMD 普通股,相当于 AMD 流通股的约 10%。

随后,OpenAI 还与半导体巨头 Broadcom 联手开发定制 AI 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 GPU 的依赖。据悉,该芯片将在 2026 年实现量产,主要用于 OpenAI 的内部训练与推理任务。

不仅如此,据外媒 Business Insider 报道,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表示,公司正在寻求“直接向其他公司出售计算能力”的方式,这意味着 OpenAI 将直接与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云服务巨头展开竞争。他同时明确指出,公司预计到 2025 年底,年化营收(ARR)将超过 200 亿美元,并计划到 2030 年将这一数字提升至数千亿美元。为支撑这一增长,OpenAI 计划在未来八年内投入约 1.4 万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这一空前规模的投资,凸显了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野心。

另外,OpenAI 也正在探索消费级 AI 设备,使 ChatGPT 等应用更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值得关注的是,其还在持续推进 AGI 研究,并尝试从非营利架构向混合商业模式转型,以确保大规模项目资金充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 AI 芯片深厚经验积累的 Sachin Katti 加入 OpenAI,无疑带来了明显的战略利好。

英特尔 CEO 亲自挂帅,领导 AI

一家欢喜,一家愁。相较之下,对于英特尔而言,Katti 的离职显然是个负面信号。

虽然对于 Sachin Katti 的离职,英特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感谢 Sachin 的贡献,并祝他一切顺利。”但是,这份声明中随后的公告也暗示了英特尔的窘境,其表示——「陈立武(Lip-Bu Tan)将领导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团队,与团队紧密合作。人工智能仍然是英特尔最重要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正专注于在新兴人工智能工作负载领域执行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路线图。」

这意味着 Katti 被挖走后,CEO 陈立武一人身兼数职。

事实上,自陈立武 3 月上任以来,英特尔已有多位高管离职,包括任职 30 余年的产品主管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今年夏季,英特尔还裁员约 20,500 人,总计近两年裁员 35,500 人。彼时陈立武称此举旨在:“更精简、更专注。我们整合了重叠项目,聚焦于回报最高的三大核心业务 —— 客户端、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以及晶圆代工。这关乎建设一个规模更小但更强健、在成本上自律且执行精准的英特尔。”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英特尔在 AI 加速器开发上落后于 Nvidia 和 AMD,也难以与 Google、AWS 等超大规模云厂商自研 AI 芯片抗衡,这让 OpenAI 在寻找硬件合作伙伴时更倾向于与 Broadcom 等公司合作。

此外,英特尔的芯片代工厂尚未证明自己能生产复杂的 AI 芯片,也还没有拿下重大 AI 客户。

时下 Sachin Katti 选择加入 OpenAI,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其个人职业路径,也折射出 AI 领域人才流动的加速趋势,显示出未来谁能掌握顶尖技术和算力资源,将在 AGI 及 AI 竞争中占据先机。

参考:

https://x.com/gdb/status/1987996461846659372?s=20

https://x.com/sk7037/status/198799883227012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