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每一个新晋独角兽似乎都在讲述着同一个神话:技术革命、算法突破、规模化增长、市场验证。然而,很少有企业愿意坦白,在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到来之前,支撑业务运转的往往不是所谓高大上的代码,而是隐藏在幕后默默补位的人类双手。
今年夏天,人工智能笔记创业公司Fireflies宣布估值达到10 亿美元,并高调声称其“服务覆盖了全球 75% 的财富 500 强企业,用于转录公司会议”。这个消息迅速登上科技媒体头条,也让这家原本并不广为人知的公司一夜之间成为关注焦点。
据了解,Fireflies 自 2023 年以来一直保持盈利状态,并且自 2021 年之后再未进行任何一级市场融资,但公司的年度增长率依然维持在三位数水平。
Fireflies 联合创始人兼 CEO Krish Ramineni 强调,在持续盈利的前提下实现新的估值高度,显示出 Fireflies 选择了一条不同于硅谷传统“高融资、高消耗”模式的发展路线。
“我们构建人工智能公司的方式,与市场上那种‘融资越多越快、烧钱越猛越好’的模式截然不同。”他表示。这也被外界视为 Fireflies 能在竞争激烈的 AI 赛道中保持稳健增长的关键原因之一。
Fireflies 于今年 6 月新增了一项名为“与萤火虫对话”(Talk to Fireflies)的功能。作为一款交互式人工智能会议助手,这款产品可在 Zoom、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 等主流平台上使用,支持超过 60 种语言的语音或聊天互动。用户在会议过程中即可向 AI 提问并获取来自互联网的实时信息,而无需切换窗口或中断讨论。
目前,Fireflies 已为全球超过 2000 万用户及 50 多万个组织提供服务,其核心能力仍是帮助员工自动提炼会议中的关键信息,提高沟通效率和决策质量。
“会议是企业做出关键决策的场景,但会上往往缺乏及时、充分的信息支撑。”Perplexity 首席商务官 Dmitry Shevelenko 在新闻稿中表示,“通过将 Perplexity 的搜索能力与 Fireflies 深度结合,我们让用户无需在不同应用之间来回切换,也不必将问题留到会后再查证。这将帮助团队建立‘以提问为先’的工作方式,让决策过程更加高效。”
据悉,“与萤火虫对话”由 Fireflies 与 Perplexity 联合打造,被视为推动 AI 办公从“记录信息”向“实时智能辅助”迈进的重要一步。
那么,这个靠人工智能笔记产品起家的初创企业到底什么来头?
据 Tech Funding News 报道,Fireflies 联合创始人 Krish Ramineni 和 Sam Udotong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期间相识,之后又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Udotong 是一位尼日利亚裔美国人,拥有航空航天工程和计算机科学背景。Ramineni 来自印度,在联合创立 Fireflies 之前曾在微软工作。

左:Fireflies CEO Krish Ramineni / 右:Fireflies CTOSam Udotong
但鲜有人知道,这家如今在 AI 领域被视为黑马的初创企业 Fireflies 的 CTOSam Udotong 在今年公开回顾创业历程时坦言,该公司在 2017 年起步时所提供的 AI 转录服务最初是由两位创始人手工敲击键盘完成的。
Fireflies 创始团队的故事,是硅谷创业叙事中最“不硅谷”的一段。
Fireflies CEO Krish Ramineni 是一位典型的“反内卷”达人。
前几天,Krish Ramineni 在 LinkedIn 发帖称,他每天 10 点起床、凌晨 3 点睡觉,却把 Fireflies 做成了估值 10 亿美元的公司,用实际行动证明成功不靠 “996”。
他反对“加班即忠诚”的错觉,认为强迫加班只是企业缺乏信任的表现。疫情后公司普遍过度反应,而他坚持让100 多名员工全远程、跨十多个时区自由工作。没有办公室、没有强制例会,却依然人人达成目标。他强调,真正的效率来自信任,而不是盯着工时。
我每天早上 10 点起床,凌晨 3 点睡觉。
成功并不需要每天 6 点起床。Fireflies 之所以能做到估值 10 亿美元,我们的 CEO 从来没有在早上 10 点之前起床过。
科技行业的人喜欢神化“996”。如果你不是每天早上 9 点干到晚上 9 点、一周工作六天,你就会被贴上“懒惰”的标签。
在解释这种文化为何危险之前,先要回到疫情期间发生的事:所有人都开始远程办公,很多人松懈了,企业也一度无法判断员工的实际产出。于是疫情后,不少公司开始过度反应,用“加班”来弥补这种不确定感。
但要求员工延长到不人道的工作时长,并不会提升生产力。那只是缺乏信任的表现。
站在金字塔顶的人之所以拼命加班,是因为他们拿最高奖金。但如果没有相匹配的激励,却要求所有人都照做,只会导致人才倦怠。最好的工作成果,来自被信任,而不是被盯着。
在 Fireflies,我们 100 多名员工分布在超 10 个时区,全员远程办公。有人早上 7 点上班,也有人中午才开始。
我们不会为了表现“忙碌”而强制每周进行一对一沟通。
我们不会强制员工回办公室——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办公室。
我们的销售团队分散在全世界,但依然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所有目标。
我们之所以达成这些成绩,是因为我们雇佣值得信任的人,而不是靠严密监管工时。
极端的加班文化,其实是企业恐惧感的投射。
如果你也不是晨型人,欢迎一起同行。
联合创始人兼 CTOSam Udotong也喜欢在 LinkedIn 上畅所欲言,他在一篇帖子里毫不避讳地揭开了企业成立早期的秘密:2017 年,他们向客户收取每月 100 美元的费用,宣称提供一个能够“自动加入会议、自动记录笔记”的 AI 助理。
但事实上——AI 根本不存在。
“我们告诉客户,我们有一个‘可以参加会议的 AI’。” Udotong 写道,“但实际上,只有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拨入会议,静静地坐在那里,用手写做笔记。”

二人给自己起了统一的名字——“Fred”。这位看似拥有通话识别算法与自然语言摘要能力的“AI”,实际上是在全球企业会议里静默旁听的两个真人之一。
十分钟后,会议记录被发送给客户。准确、完整、结构化。客户满意度很高,回头率极强。
而这两名创业者,在背后默默参加了超过 100 次会议,靠着人力“补全算法”,才终于支付得起房租,维持他们第七次创业的希望。
Udotong 表示,通过这种方法,他们赚到了足够的钱来支付他们在“旧金山一间狭小客厅”的 750 美元房租,也正是在那时,他们决定“停止一切,实现自动化”。
在许多人感叹这是“硅谷又一个骗局”时,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早期创业最真实的写照:假装成功,直到成功为止。
在这段“创业血泪史”被公开之后,网上的反应却并不如 Fireflies 联合创始人所预期的那般励志。Udotong 的帖子在 LinkedIn 上迅速传播开来,不少网友对他们早期“人工假扮 AI 参会”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伦理风险。

在 LinkedIn 上,有用户评论称:
“要知道,提供他们承诺给客户的可是 AI 服务而不是人工转写。虽然我们很想为这两位年轻的创业者加油鼓劲,他们竭尽全力地将‘假装成功直到真正成功’的原则发挥到极致,但浏览一下评论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可能存在潜在的陷阱。”
“未经邀请就参加他人的会议侵犯了隐私。他们想要的是机器人参会,而不是一个不速之客,”自动化专家乌马尔·阿夫塔布说道。“这样做会破坏信任,并可能引发法律后果。”
“祝你官司缠身好运,”另一位网友补充道。
“这看起来可能像是一个创业者奋力拼搏的励志故事,”软件工程师毛里西奥·伊达拉加说道,“但实际上,这是我一段时间以来见过的最鲁莽、最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帖子之一。”
还有用户表示:“随着 Udotong 的帖子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我估计用不了多久,Fireflies 的早期客户就会看到他们被公开欺骗的真相,而且我怀疑他们不会感到高兴。
然而,一些 LinkedIn 评论者似乎认为 Fireflies 早期那些可疑的商业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妥。”
“这真是个超级励志的故事,”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说道。
“总会有人不喜欢你。而且大多数人也不会理解,在努力生存的同时,白手起家走到今天这一步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最终,你的毅力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你改变了世界。”
“这不叫骗,叫 MVP 验证”?
Fireflies 的故事引发热议的背后,也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一个靠“人工冒充 AI”起家的公司,最后能混成估值十亿美元的独角兽?Fireflies 这事儿吵归吵,但背后道理挺实在的:
“说白了,市场才不管你用不用真 AI,能解决问题就行。企业开会总得有人做记录,这活儿又烦又费时间。Fireflies 的早期客户心里很清楚:我付钱买的是准时准确的会议记录,至于背后是人还是 AI,根本没人在意。就像你点外卖,只要饭能送到,谁关心是骑手送还是无人机送?”
也有用户认为,这俩创始人其实挺聪明的,他们用“人肉”先跑通了流程,证明这需求真实存在。
“投资人也明白,创业初期用人工顶一下太正常了,这不叫骗,这叫 MVP 验证。人家靠自己的劳动把产品雏形搭起来了,用户也愿意买单,这就够了。”
还有用户表示,这在 AI 时代并不算新鲜事了,不管模式是怎样的,最后能跑通就证明是好的模式。该用户坦言:
“不只是 Fireflies,现在很多 AI 产品都是这个套路:技术还没完全成熟时,先让人在后台顶着,积累数据训练模型,等算法练好了再慢慢替换人工。就像学骑车,开始得有人在后面扶着,等你会了自然就放手了。Fireflies 无非是把这过程商业化罢了,说到底,能跑通的模式就是好模式。”
参考链接:
https://futurism.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fireflies-founder-startup-ai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393690382884044800/
https://peopleofcolorintech.com/articles/ai-meeting-assistant-gains-unicorn-status-with-1b-valu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