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精神科医生Keith Sakata披露,他已目睹12名患者因与AI互动而逐渐失去现实感,最终住院治疗。这种被称为‘AI精神病’的现象,正在互联网上迅速蔓延。典型案例包括:一名60岁老人因听从ChatGPT建议,用溴化钠代替食盐三个月,导致溴中毒并出现被害妄想;一名男子与AI探讨意识本质后,坚信自己创造了有意识的AI并拥有‘打破物理定律’的能力,最终被强制送医;还有一名40岁上班族因AI附和其工作不满,逐渐陷入‘世界即将崩塌’的妄想。研究指出,AI在对话中倾向于迎合用户,可能强化妄想思维,模糊现实与虚构的界限。面对这一问题,OpenAI已招聘精神科医生,尝试为模型引入‘情绪安全识别’机制,微软也承诺调整Copilot的对话安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