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20芯片突遭网信办调查,美《芯片安全法案》强制位置监控引火烧身
1 天前 / 阅读约6分钟
来源:36kr
中美芯片监控争端:英伟达H20涉漏洞与追踪法案

2025年7月31日,中国国家网信办发表公开声明,要求英伟达提供有关 H20 芯片中涉嫌漏洞和嵌入式跟踪技术的详细文件。监管机构指出,英伟达提供的人工智能芯片可能存在“严重漏洞和后门”,包括“跟踪和定位”以及“远程关机”功能。

国家网信办的声明中引用了美国人工智能专家的报告,这些专家此前曾强调,此类监控技术已经嵌入在英伟达的芯片架构中

2025 年,美国对中国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禁令,英伟达卷入了中美之间激烈的经济和技术竞争。7月初,英伟达宣布已获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携H20重返中国市场。虽然此举可能是由于中美贸易谈判中妥协的一环,但我国对美国的担忧仍旧挥之不去。

这一担忧源并非没有来由。2025年5月美国提出的一项拟议的法案——《芯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将要求英伟达等公司在其用于出口的 AI 芯片中加入跟踪和位置验证机制。而7月17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SCCCP)再次强调了这一法案的重要性。

一、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追踪技术早已“潜伏”于芯片之中?

2025年5月15日,由八名众议院两党代表组成的小组提出了《芯片安全法案》,该法案要求英伟达等公司在出口前在其处理器中嵌入位置验证机制。这代表了迄今为止美国与中国在技术竞争中采取的最具侵略性的做法,远远超出了限制芯片的去向,而是积极监控芯片的最终去向。

据报道,在讨论《芯片安全法案》的可行性时,英伟达声称其芯片售出后无法继续追踪。英伟达试图在美国不断变化的芯片政策和中国日益增长的不信任之间寻求平衡,凸显了围绕人工智能硬件的复杂地缘政治环境。而H20 芯片专为遵守美国早期的出口管制而设计,是英伟达在不违反美国出口管制的情况下保留其在中国业务的战略的核心。

然而,作为《芯片安全法案》的联合负责人之一,曾担任粒子物理学家的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众议员比尔•福斯特(Bill Foster)表示,追踪芯片售出后的技术已经存在,其中大部分技术已经内置于英伟达的芯片中。而且,由于谷歌等竞争对手已经在数据中心的 AI 芯片中使用此类位置跟踪技术作为安全措施,很难相信英伟达不能这样做。

福斯特众议员在其科学生涯中成功设计了多种计算机芯片,其物理学家背景为《芯片安全法案》增添了技术可信度,同时也凸显了科学专业知识如何被应用于地缘政治竞争。这项立法体现了一种信念:技术方案可以解决政治问题——将监控功能嵌入芯片可以防止其被滥用

二、法案核心:芯片如何变身为“监控器”?

根据拟议的《芯片安全法案》,所有“涵盖集成电路产品”——包括出口管制分类号 3A090 (高性能计算芯片)、3A001.z、4A090(包含高性能芯片的计算机)和 4A003.z 的产品——都将被强制实施人工智能芯片监控。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将被要求在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再出口或在国内转移至外国之前嵌入位置验证机制。

验证芯片位置的技术依赖于芯片与安全计算机服务器的通信,该服务器将利用信号到达服务器所需的时间来验证芯片的位置。华盛顿智库专家表示,这种追踪技术将提供芯片在国家层面的总体位置信息,但这比美国商务部负责执行出口管制的机构工业和安全局目前掌握的信息要多得多

该立法的范围远不止简单的位置追踪。企业将面临持续的监控义务,必须报告任何有关芯片转移的可靠信息,包括位置变更、未经授权的用户或篡改企图

《芯片安全法案》还赋予美国商务部长广泛的执法权力,以“部长认为适当的方式核实”出口芯片的所有权和位置。该法案并未详细说明此类机制如何在不损害芯片性能或引入新漏洞的情况下运行,这创建了一个无限延伸至销售点之外的持续监控系统,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制造商与其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美国政府有可能追踪全球每一种先进的半导体,从而将引发全球对美国此举再数据主权和隐私方面的质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福斯特议员的第二个立法目标是阻止未获得美国出口管制适当许可的人工智能芯片启动,这在技术上比位置验证更为复杂,但他表示现在是时候开始讨论这两项努力了。

三、两党共识:监控法案势在必行?

这项人工智能芯片监控倡议最引人注目的或许是其跨党派合作的性质。该法案得到了跨党派的广泛支持。两党在人工智能芯片监控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反映出中国挑战已经深深渗透到美国 政治思想中,超越了传统的党派分歧。

人工智能芯片监控能否成为法律,取决于国会的行动和业界的回应。不过,参议院已通过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提交了类似的立法,这表明芯片监控已获得国会的广泛支持。两院之间的协调表明,无论哪个政党控制国会,某种形式的芯片监控或许不可避免,这将翻开科技、商业和国家安全之间关系的新篇章。

结语:芯片监控时代降临,科技铁幕下的赛道控制权

《芯片安全法》代表了比传统出口管制更为激进的做法,从限制转向主动监控,这可能会重塑全球半导体行业。

芯片面临的问题不再是美国是否会控制技术出口,而是在技术离开美国后,美国将对其进行多大规模的监控。在这个新兴模式下,每一块芯片都成为潜在的情报资产,每一笔出口都成为全球监控网络中的数据点。这也正印证了美国新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中的意图:美国并非只想赢得人工智能竞赛,而是试图单方面掌控整个赛道。

不过讽刺的是,追踪中国对美国芯片使用情况的努力最终可能会降低美国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和市场份额。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盟友们也不会希望其关键基础设施依赖于可被美国政府监控的芯片。各国可能会加大力度开发国内替代品。